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2)
2023(9894)
2022(8835)
2021(8168)
2020(7091)
2019(16635)
2018(16555)
2017(31292)
2016(18008)
2015(20979)
2014(21993)
2013(21168)
2012(19747)
2011(17937)
2010(18254)
2009(16850)
2008(17016)
2007(15797)
2006(13663)
2005(12477)
作者
(52411)
(43940)
(43789)
(42056)
(27695)
(21254)
(20330)
(17121)
(16621)
(16113)
(14862)
(14862)
(14170)
(14058)
(13872)
(13777)
(13673)
(12909)
(12898)
(12651)
(11268)
(10920)
(10715)
(10311)
(10000)
(9923)
(9908)
(9907)
(9077)
(8891)
学科
(68855)
经济(68754)
管理(54480)
(48743)
(40995)
企业(40995)
方法(32211)
数学(28182)
数学方法(27844)
(21794)
(19159)
(18423)
中国(18066)
业经(15126)
(14079)
(13533)
财务(13492)
财务管理(13444)
理论(13353)
地方(13230)
企业财务(12657)
(12461)
贸易(12456)
农业(12221)
(12142)
(12083)
(11738)
银行(11709)
(11428)
技术(11201)
机构
学院(262873)
大学(256342)
(100896)
经济(98327)
管理(94868)
研究(84228)
理学(80338)
理学院(79403)
管理学(77902)
管理学院(77414)
中国(63464)
(54685)
科学(52333)
(50838)
(43865)
(43485)
(43245)
中心(39635)
研究所(39185)
财经(39172)
业大(37973)
(36285)
师范(35943)
(35089)
北京(34604)
(34132)
农业(34043)
技术(33966)
经济学(30802)
(30049)
基金
项目(164563)
科学(127776)
研究(125583)
基金(113573)
(97399)
国家(96489)
科学基金(81782)
社会(74900)
社会科(70727)
社会科学(70701)
(68628)
教育(62537)
基金项目(60105)
(56813)
编号(55216)
自然(51647)
自然科(50352)
自然科学(50334)
自然科学基金(49390)
资助(47297)
成果(46083)
课题(40140)
重点(38050)
(37020)
(35552)
(34185)
(34028)
(32845)
(32741)
项目编号(32396)
期刊
(115598)
经济(115598)
研究(77068)
中国(58353)
(43289)
教育(42212)
学报(38891)
(38888)
科学(34752)
管理(33520)
大学(29403)
技术(28125)
学学(27267)
农业(25527)
(22924)
金融(22924)
财经(19770)
业经(18793)
经济研究(17403)
(16920)
职业(15718)
问题(15279)
(13976)
技术经济(13322)
财会(12746)
(12705)
(12663)
论坛(12663)
统计(12403)
图书(12383)
共检索到396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越恒  
高职院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一直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和难点问题。基于胜任力理论重构高职教师绩效评价的指标集合,有助于解决"忽视高职教师群体特征""流于形式和极端民主化的现象并存"等弊端,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培养、选拔和聘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从而改进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强伟纲  
双师素质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长期困扰高职教育的棘手问题。针对现有双师素质评价存在的不足,本文从评价原则、评价内容、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翠凤  郑思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亚军  魏焕成  牛西武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有关研究,并在理论研究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架构体系,认为教学能力是由个体基本能力、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而指出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培训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不足,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最后,积极构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段四化—双向提升"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探索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强  卞华  
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有效可行的兼职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推行发展性兼职教师评价机制以及强化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有效管理机制的构建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骆毅  
如何对教师绩效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考核,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在治理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工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关系着教师的职业发展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在教师绩效评价工作中还存在着绩效评价机制亟待健全、绩效评价方法有待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高职院校还需基于能级理论视角出发,健全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绩效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云志  
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进行的研究,提出了要全面看待并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改变仅停留在水平、结构、待遇等个别方面研究现状,并在成立学院"教师工作生活质量"领导小组、建立发展性的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认同教育、重视高职院校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为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兆飞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评价的调控、激励和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紧密联系工作对象与工作实际,确定评价主体;细化工作过程与工作绩效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加强评价信息反馈与沟通,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成为增强教师成长性评价绩效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胜龙  李闽  
从对"机制"和"高效能的教师评价机制"概念的解析入手,从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构成、特性与功能(静态)和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运行(动态)两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证了高职院校高效能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方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芬芳  
教学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基于对教学评价概念内涵的比较研究,以及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理论文献与主流思想的综合述评,结合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管理实践的案例研究,分析质量管理模式对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深层影响及教学评价实践层面的实际问题,反思并明晰高职院校教学评价的文化基因。基于可持续发展质量观及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提出以效果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评价标准体系的系列设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邦曜  
高职院校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如何才能保证持续、稳定、有效发展,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涉及政府、学校和企业多方面,但从高职院校内部来说,关键是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机制建设是内在的,也是自身的问题,先从自身做起,是推动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础,是源泉和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绍良  周睿棋  贺召平  
职业培训是企业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实现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职业培训工作机制,是职业培训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从职业培训工作的操作层面,探析了运行、管理、保障三大方面的十项机制,以期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更快更好地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烨丹  
高职院校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可有效增强学校品位,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本文分析创新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的重要意义和新形势下影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效果的不利因素,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加强文化育人机制创新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章曙雯  周淑芬  
学分互认是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教育机构活力彰显的表现。我国的学分制改革已进入关键性阶段,需建立适合国情、规范合理的学分互认系统。文章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高职院校间学分互认机制建设的可行性。然后阐述了高职学分互认的实施模式:辅修专业培养合作、跨校选课、课程免修、学生校际交流。接着论述了高职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存在的问题:国家层面的支持性政策不多;课程类型相对单一,可选范围比较小;高等教育领域学分互认的范围有待扩大;尚未形成完善的硬性选择、认可机制。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高职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