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6)
- 2023(8378)
- 2022(7279)
- 2021(7001)
- 2020(5839)
- 2019(13834)
- 2018(13980)
- 2017(25766)
- 2016(15037)
- 2015(17331)
- 2014(18247)
- 2013(17226)
- 2012(16024)
- 2011(14536)
- 2010(14880)
- 2009(13518)
- 2008(13844)
- 2007(12642)
- 2006(10979)
- 2005(9964)
- 学科
- 济(55313)
- 经济(55248)
- 管理(37071)
- 业(33748)
- 企(27150)
- 企业(27150)
- 方法(24408)
- 数学(21363)
- 数学方法(21108)
- 农(17378)
- 中国(16402)
- 财(15488)
- 制(14519)
- 业经(12571)
- 理论(11752)
- 地方(11746)
- 学(11432)
- 农业(11185)
- 贸(10430)
- 贸易(10426)
- 易(10097)
- 体(9971)
- 教学(9911)
- 教育(9858)
- 银(9850)
- 银行(9827)
- 行(9329)
- 融(9034)
- 金融(9031)
- 和(8898)
- 机构
- 学院(210342)
- 大学(202259)
- 济(78682)
- 经济(76607)
- 管理(71373)
- 研究(70055)
- 理学(59842)
- 理学院(59087)
- 管理学(57872)
- 管理学院(57461)
- 中国(52301)
- 京(43878)
- 科学(43525)
- 财(39594)
- 所(36807)
- 农(35980)
- 江(35590)
- 研究所(32911)
- 中心(32540)
- 范(31819)
- 师范(31539)
- 技术(30071)
- 业大(29999)
- 财经(29925)
- 州(28391)
- 北京(28280)
- 农业(28083)
- 经(26847)
- 职业(26780)
- 院(24931)
- 基金
- 项目(127593)
- 研究(101268)
- 科学(98025)
- 基金(84880)
- 家(72543)
- 国家(71783)
- 科学基金(59757)
- 社会(57975)
- 社会科(54547)
- 社会科学(54526)
- 省(54314)
- 教育(52008)
- 编号(46896)
- 划(45077)
- 基金项目(44538)
- 成果(39635)
- 自然(36417)
- 自然科(35446)
- 自然科学(35433)
- 资助(35078)
- 自然科学基金(34756)
- 课题(34568)
- 重点(29947)
- 年(29183)
- 发(28996)
- 部(28333)
- 性(27101)
- 项目编号(26967)
- 创(26747)
- 规划(25377)
- 期刊
- 济(93935)
- 经济(93935)
- 研究(64944)
- 中国(49687)
- 教育(43209)
- 财(33027)
- 农(32866)
- 学报(30922)
- 科学(26887)
- 管理(24508)
- 技术(23659)
- 大学(23232)
- 农业(21396)
- 学学(21175)
- 融(19502)
- 金融(19502)
- 业经(16342)
- 职业(15935)
- 财经(14913)
- 经济研究(14557)
- 经(12893)
- 问题(12475)
- 业(11435)
- 坛(11199)
- 论坛(11199)
- 图书(10934)
- 技术教育(10296)
- 职业技术(10296)
- 职业技术教育(10296)
- 版(10262)
共检索到32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谦
教师职称评审权的下放,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把“双刃剑”。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其职称评审也应具有自身独特性。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模式的惯性仍然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但其在评审导向、评审标准内容等方面已经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理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充分发挥评审导向功能,服务教师专业发展,在评审理念、标准内容、组织流程、模式类型和结果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以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职称评审 改革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解飞厚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应引入科学计量的指标和方法。为了提高职称评审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建立指标体系需要解决要素和赋分方法等诸多问题。同时 ,学科组专家应当自始至终操作科学计量的整个过程 ,为学校评委会在评审中突出重点、保证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专家不记名投票有其合理性 ,投票的方式宜采用量化法。
关键词:
科学计量 专家评审 职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亮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内涵质量提升发展且全力冲刺的竞争白热化阶段,正值高职优质校-双高建设时期,职称评审改革工作已然进入深水区。正是基于绝大多数高职教师对职称评审工作的高度重视,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却又普遍比较堪忧,整体性弱化、对称性异化、促进性软化和驱动性乏力等状况仍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打击了高职教师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院发展建设。特此以职称评审改革为切入点,完善体制机制、构建指标体系、助推队伍建设,力求解决问题弊端;着力聚焦于驱动优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发展,引导高职教师回归教育教学本身、投身改革建设项目、重视"双师双能"素质、实践应用职教科研,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广途径推进高水平高职优质校内涵建设稳步有序和特色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小梅 吴英策 黄晓 白逸仙 朱泽峰 陈超群
立足于部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工作的实践,通过对75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年度报告、25所抽查学校自评报告的文本分析,结合25所高校的现场考查、座谈与访谈分析,提出现行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取得的成绩,包括坚持党管人才,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同行专家评议,推进分类多元评价;深化代表成果评议制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评审环境等。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新时代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的关键向度,即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突显"教书育人"质量评价;完善"多元分类"评价体系;实现"动态过程"评聘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春平 罗小秋
企业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行兼职教师职称评审,是政府切实加强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对提升高职教育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吸引力、促进兼职教师个人全面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允许职业院校自主聘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新春 吴艳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是人事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在现行的职称评审体制下,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必须具备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学术成果。一方面,由于职称与个人利益相关联,高校职称评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评审高一级职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个人内在自律精神尚未养成与外在约束制度供给不足,同时也滋生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有效治理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坚持教育引导与制度保障有机结合的原则,切实建立健全恩威并施的外在约束制度,学术道德才能逐渐内化成人们自觉的行动意识,才能从源头上抵制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回归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初衷。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称评审 学术道德 失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丙帅 孙建波
基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从职称评定的评审主体、评审行为属性、受案范围、维权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出解决"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中纠纷问题的具体维权程序和方式,科学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关键词:
双师型 职称评审 权利保障 纠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亚南
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是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采用Nvivo12.0软件编码统计分析了32所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通过类属分析方法对相关文本资料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的评价要素可聚类为十一个维度,能够概括为“资历资格基本要求与思想政治及师德师风的要求”“育人及教学工作表现”“科研及专业工作表现”“教学管理及科研管理工作表现”等。通过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高职院校教师职称标准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多样化发展路径;获取标志性成果是教师职称晋升的“硬通货”;教学工作是教师职称评审的核心要素;对教师科研工作的评价呈现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格局;管理资历对教师职称晋升具有助力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欧阳恩剑 刘波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由于起步较晚,高职院校至今尚未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集中表现在以章程为统领的现代高职院校制度体系缺失、学术权力式微、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等。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改革的路径在于树立经营理念实现管理理念更新、完善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平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强化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管理 改革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为民 崔欣欣
2017年评审权下放后,高职院校开启新一轮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建设。该轮制度建设的主要成绩表现在基本建成“四层级、六部门”的评审组织机构,构成“自下而上”的评审闯关模式,职称评审的条件、内容与方法呈现诸多亮点,评聘结合成为评审制度的重要原则等,但同时也存在学术导向的职称评审模式依然占主导地位、职称评审指标的量化赋分方法不够公平合理、职称评审流程不够周全严谨等问题。省思发现,其主要根源是传统教育管理思想长期疏忽高职教育的类型属性,盲目套用研究型大学的理念误导教师的职称评审观,绩效评估模式助长职称评审制度设计的学术导向,教育行政化掣肘职称评审制度的民主性与公平性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金松
高校教师评审权下放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有利于政府合法性基础重建、提升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校教师公平发展。高校教师评审权下放意味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过程控制主体从政府转移到高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从相对统一转变为具有高校特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从依赖政府转移到依赖高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面临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良莠不齐、高校自主设定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可行性未知、职称评审及监督主体与其权责限度未明确规定的瓶颈。因此需要提升高校内部综合管理能力、促进职称评审标准的科学化、强化评审过程监督制度的
关键词:
程序公平 制度公平 制度弹性 办学自主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翠凤 郑思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世杰
智慧城市下的建筑行业发展对建筑类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发数字化、云共享的专业教学内容,运用建筑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便携式平台创新教学手段,建立全时段、全员互动的教学组织方式,建立多元主体、全过程教学评价体系和智慧化的教学管理新模式,以培养出智慧城市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引领智慧城市不断深入发展。
关键词:
智慧城市 高职院校 建筑类专业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颖哲
高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具有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特点,还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职业性和教育性来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通过分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专业发展特点,从高职教师自身发展需求和外部保障制度建设入手探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为高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理 刘敏辉 朱伟
通过精准分析国家评价导向,深度调研陕西省各类本科院校教师职称评审指标,探索省属本科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总体规划,研究构建适用于省属本科院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体系。
关键词:
省属本科高校 职称评审制度 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