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9)
2023(4815)
2022(4209)
2021(4087)
2020(3502)
2019(7951)
2018(7803)
2017(13445)
2016(8336)
2015(9993)
2014(10697)
2013(9463)
2012(8674)
2011(7832)
2010(7901)
2009(6854)
2008(6514)
2007(6106)
2006(5163)
2005(4574)
作者
(24121)
(19897)
(19784)
(18759)
(12391)
(9626)
(9250)
(7975)
(7795)
(7393)
(6855)
(6736)
(6446)
(6411)
(6375)
(6303)
(6074)
(5850)
(5847)
(5550)
(5358)
(4979)
(4917)
(4827)
(4619)
(4593)
(4483)
(4340)
(4308)
(4276)
学科
(22561)
经济(22527)
管理(20917)
(15994)
(14131)
企业(14131)
方法(9220)
理论(8481)
中国(8340)
教学(7678)
数学(7609)
数学方法(7392)
(7161)
教育(6745)
(6436)
(6381)
技术(6255)
(6164)
(5821)
地方(5487)
业经(5191)
(5101)
学法(4964)
教学法(4964)
学校(4536)
(4261)
银行(4239)
学理(4154)
学理论(4154)
(4040)
机构
学院(111292)
大学(102743)
研究(38457)
管理(35709)
(31685)
经济(30545)
理学(29873)
理学院(29456)
管理学(28613)
管理学院(28431)
科学(26818)
中国(25977)
(23452)
技术(22823)
(21212)
(20474)
职业(20238)
(19056)
研究所(18812)
(18680)
师范(18428)
业大(17897)
中心(17203)
农业(16774)
(15939)
教育(15535)
技术学院(15511)
(15279)
北京(14747)
(14704)
基金
项目(74234)
研究(58788)
科学(56786)
基金(46316)
(40997)
国家(40543)
(34545)
科学基金(33172)
教育(32100)
社会(30930)
社会科(29000)
社会科学(28990)
(28805)
编号(27825)
基金项目(24088)
成果(23773)
课题(22477)
自然(21060)
自然科(20554)
自然科学(20540)
自然科学基金(20107)
资助(19215)
(18811)
重点(18006)
(16423)
项目编号(16183)
(15833)
规划(15537)
(15512)
(14658)
期刊
(37151)
经济(37151)
教育(33173)
中国(32044)
研究(30778)
学报(19757)
(18597)
科学(16143)
技术(15764)
大学(14275)
职业(13777)
(13182)
学学(13062)
管理(12969)
农业(12722)
技术教育(8745)
职业技术(8745)
职业技术教育(8745)
(8023)
论坛(8023)
(7108)
(6770)
金融(6770)
业经(6592)
图书(6419)
科技(6225)
(5659)
经济研究(5480)
财经(5472)
统计(5431)
共检索到169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旻  韩先满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坚持系统性、科学性、特征性、可行性和实效性的基本原则,并能够体现评价、描述和预测的基本功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7个二级指标和14个三级指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隆平   向林峰   彭桂良  
教师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制定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新时代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从哲学层面对能力的定义出发,结合已有研究和标准,提出了教学能力的哲学层次含义,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四维度评价模型,并利用文献研究法和德尔菲调查法,细化和确定了评价体系的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以期为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和职业院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可操作性的依据和工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刘红磊  
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团队评价事关教师队伍发展方向,科学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系统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基本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建设目标、师德师风、团队带头人、团队成员、团队建设、团队业绩6个维度、25个领域、75个观察点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评价指标,旨在为各级各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和评价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任丽君  
对高职院校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和分类评价是推动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特色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为主要评价依据,遵循"适用性"、"导向性"、"发展性"、"定量与定性结合"以及"可操作性"的原则,研究探讨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引导民办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云志  
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刻不容缓。文章通过论述构建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标准的演变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基本视角,指出应立足于高职院校治理实际状况,以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为指向,以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为根本内容,不断完善相关体系,逐步构建高效的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伟  黎炜  
以陕西高职院校人才工作为例,高职院校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存量、人才投入、人才产出、人才环境4个一级评价指标;12项二级指标,共计28个主要观测点。二级指标中,人才质量与结构、人才梯队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教科研成果、科学人才观的树立、人才工作机构和制度建设等7个方面为核心指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善兴  
为提高学生实习实训质量,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学生实习实训质量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实习实训参与者、实习实训内容、实习实训过程、实习实训环境和实习实训效果等8个要素构成,实行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校外评价和校内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并建立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考评表,细化指标,增强可操作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睿祺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明实用性、超前性、主客观指标结合等原则,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职业稳定性、毕业生待遇、自主创业率、主客观满意度、工作创新率等指标,对每一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测算公式和权重划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上述七大评价指标不可能涵盖全部,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提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英姿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有效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高职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科学性、职业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选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设置评价等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建保  
高职能力型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开发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标准,满足以人为本和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从课程学习评价的应用需求出发,高职课程学习评价应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指标体系,实施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方法,并加强对学生学习评价质量的保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甘迎春  白颖  陆冬梅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呈现出高素养、优结构、深合作的特质,具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凸显职业教育全民性、扩大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价值优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依旧存在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合作水平有待强化和师资结构亟待优化的问题。为实现以评促建,立足全面性、动态性和针对性等基本原则,以所在学校2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作为参考,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利用AHP层次法测算得出各评价指标权重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团队综合素养”“团队建设成果”“团队整体合作能力”“团队内部治理水平”“团队结构优化水平”以及“团队建设环境”的结论。据此,提出三方面实施建议:推进评价体系配套机制改革,强化专业教师团体综合素养;打造多方联动评价系统,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治理水平;构建信息化管理评价模式,巩固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成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国亮  吴海清  
依据国家教师资格认定的法律法规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成果,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三个一级指标,德育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能力等11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艳坡  范海荣  何尚琴  高明晶  王娜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的特点,构建了具体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斌  王亚南  徐珍珍  
开展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是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质量的基础,有助于客观全面反映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真实状况。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的理论模型呈现"金字塔"结构,包含了教师供给、教师教学发展、教师科研发展、教师社会服务以及教师声望5个基本维度。基于教师发展理论模型,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科学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以及35个三级指标的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测评指标体系。通过测评发现,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水平省域间不均衡,院校间差异过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浩  付艳芳  
为了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可靠性、真实性和适应性,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指导,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德育养成、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责任意识、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终身学习能力8个方面,既突出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又体现教育部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改革评价相关要求,是对混合式教学质量全要素、全过程的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通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