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07)
2023(4818)
2022(3918)
2021(4037)
2020(3581)
2019(8625)
2018(8667)
2017(16061)
2016(9505)
2015(11417)
2014(11744)
2013(10880)
2012(9530)
2011(8442)
2010(8770)
2009(7711)
2008(7680)
2007(7092)
2006(6254)
2005(5672)
作者
(24603)
(20039)
(19976)
(19147)
(12919)
(9402)
(9217)
(7818)
(7643)
(7524)
(7009)
(6720)
(6533)
(6417)
(6270)
(6144)
(6117)
(6064)
(5927)
(5745)
(5151)
(5003)
(4982)
(4763)
(4692)
(4644)
(4494)
(4493)
(4179)
(4063)
学科
管理(33898)
(30309)
经济(30288)
(26584)
(25221)
企业(25221)
方法(18239)
数学(15964)
数学方法(15456)
(9913)
理论(9753)
教学(8163)
中国(7880)
(7420)
财务(7372)
财务管理(7354)
企业财务(6902)
业经(6721)
(6461)
(6301)
技术(6133)
(5949)
(5933)
经营(5512)
(5410)
学法(5379)
教学法(5379)
教育(5358)
(5325)
银行(5324)
机构
学院(124874)
大学(116425)
管理(49161)
理学(40599)
(40505)
理学院(40154)
经济(39179)
管理学(39032)
管理学院(38794)
研究(33250)
中国(27067)
(25852)
技术(21555)
(21194)
职业(21052)
科学(20943)
(20728)
(18229)
师范(18092)
(17257)
北京(16536)
中心(16533)
(16475)
业大(15641)
财经(15630)
技术学院(15562)
职业技术(15208)
研究所(14709)
(14683)
(14124)
基金
项目(76001)
研究(60329)
科学(59855)
基金(50752)
(42717)
国家(42317)
科学基金(37306)
教育(34206)
(33288)
社会(33085)
社会科(31308)
社会科学(31297)
编号(28442)
(27698)
基金项目(25987)
自然(25006)
自然科(24479)
自然科学(24477)
自然科学基金(23999)
成果(23017)
资助(22989)
课题(21603)
(18530)
重点(17794)
项目编号(16840)
(16661)
规划(16327)
(16038)
(15426)
(14888)
期刊
(46915)
经济(46915)
研究(34072)
中国(31770)
教育(31220)
管理(22412)
(19191)
技术(19031)
科学(14525)
学报(14132)
职业(13265)
(12220)
大学(11624)
(10590)
金融(10590)
学学(10471)
技术教育(8477)
职业技术(8477)
职业技术教育(8477)
农业(8313)
财经(7733)
(7554)
论坛(7554)
统计(7526)
业经(7323)
(6896)
(6876)
图书(6816)
经济研究(6750)
(6667)
共检索到191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邵建东  王振洪  
校本研修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自主性、实践性、针对性等特点。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以实践问题为基础、以多元专家为引领、以团队互助为推力、以个人反思为目标"的校本研修模式。同时,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做好校本研修规划、完善校本研修制度、营造校本研修氛围等,保证校本研修的有效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作为“专家”的教师是以“实践性知识”为基础和特色的。因此 ,研究教师所固有的“实践性知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种研究不仅导致临床教学研究的课题 ,也引出了改进教师研修的模式与机制、塑造终身学习时代“教师形象”的一系列课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福  
校本教师培训在教师教育中具有重要及独特作用 ;校本教师培训应从实际出发 ,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采取多种形式分期开展 ;在转变培训观念的基础上 ,要建立和完善校本教师培训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泠沅  
基于学校的教学研究,在我国已绵延了半个多世纪。教师们或围坐于陋室,或观摩于课堂,人人参与,校校如此,似乎成了约定俗成的常规性活动。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在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运动中,西方各国试图通过权力下放、共同决策等校本管理手段提高学校的有效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本管理模式也逐渐传播到其它国家和地区,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学校管理理念和模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范士龙  孙扬  
法国教师教育模式经历了从教师培训大学院到高等教师教育学院的转变过程,来提升教师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从教师培训大学院到高等教师教育学院的法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变,表现为教师培养中的职业实训由"阶梯式"到"螺旋式"的转变;教师培训中的在职培训由"普遍性"到"差异性"的转变;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教学主体由"杂糅化"到"专门化"的转变等特质。法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变,对中小学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优势在于:研修主体中"教学者"与"参与者"的双重主体共建共生;研修前提中教师作为行为实践主体的"能动反思";研修路径中充分调动一线教师作为"参与者"的能动反思立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立  郁晓华  祝智庭  
网络研修是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它不只是网络技术的引入,而且是对传统教研与培训的变革与创新。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要素框架包括网络研修平台、学习共同体、混合式学习、资源与互动、评价与管理系统。未来,网络研修模式在推广应用中将越来越发挥出它的潜在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欢迎。只要坚持继承、改革、发展、创新的指导方针,教师继续教育必将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混合式研修之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辛宪军  
当前,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纷繁多样,其中,教师工作坊研修日渐兴盛,并成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新任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工作坊、不胜任教师教学问题诊所式工作坊、骨干教师流动工作坊是实践中运用较多的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效果,要构建积极向上的对话与合作氛围,促进知识协同构建;设计科学有效的主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给予情感支持,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科学安排参与者规模,提高组织者的专业指导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钟亚萍  
根据我国现行教育体制采用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后分流的实际,技师院校制定相应的入学资格、标准学制和毕业资历,在此基础上实行分流分层次教学。教学安排上采用分段式教学,基础段进行高中段文化基础教学和按专业大类进行公共基础知识教学,提高段进行专科层次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段进行专科层次的专业教学,技师段采用专题研修形式,并实行导师制和小班化教学,突出高新技术应用、综合技能和独立解决典型生产技术问题能力的考核。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茹  何小莉  傅沛明  
本文介绍了北京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培训所采取的"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新模式。这种培训新模式具有运行组织体制新颖、实践企业特色鲜明且职业教育自觉性高、培训基地作用明显等特点,使教师们在教育观念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文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面对工学结合给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带来的新挑战,英语教师应该适时进行知识调整,积极学习,自主发展,以期自如应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更高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旷利平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才需求逐步增加,为弥补人才缺口,国家大力推行职业教育。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逐步加大,师资出现了大量紧缺的现象。国办发[2017]95号令《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初次提出产业教师(导师)这一前瞻性的非专任教师角色,目前国内均无此类研究,经过多方面和多维度的调研后,认为组建一支由专职教师和产业教师(导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必然选择,它已成为缓解当前师资紧缺、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师资整体水准,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能力、促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必然途径。文章主要从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现状分析、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产业教师(导师)的培养进行剖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楼梦红  
师资队伍水平一直是制约各中职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短板"。宁波市鄞州职教中心敢于直视"短板",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中职师资"五进"式校本研修模式,通过教师进企业、进协会、进高校、进赛场、进工作室等途径,培养教师成为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焦燕灵  
运用文献法对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现状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研究高职院校教师校本教育的背景、内涵和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校本教育,即高职院校立足于本院校、教师本人、本专业特色的"三本"教师教育模式。其教育目标是更新理念、完善知能、学会创新;教学内容注重以教师为本、以能力为本、以发展为本;教育方式要体现多样性、特色性、灵活性;教育管理要形成支持性环境,注重过程性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