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25)
2023(5051)
2022(4336)
2021(4051)
2020(3435)
2019(7565)
2018(7378)
2017(13577)
2016(8093)
2015(9519)
2014(9893)
2013(8858)
2012(8009)
2011(7267)
2010(7366)
2009(6555)
2008(6447)
2007(5892)
2006(5192)
2005(4978)
作者
(20469)
(17248)
(16870)
(16358)
(10828)
(8108)
(7800)
(6632)
(6451)
(6341)
(5791)
(5722)
(5632)
(5507)
(5458)
(5327)
(5263)
(5051)
(5047)
(4849)
(4529)
(4146)
(4086)
(4064)
(4010)
(3948)
(3838)
(3773)
(3446)
(3425)
学科
管理(28526)
(22651)
经济(22583)
(22373)
(20270)
企业(20270)
(10970)
(10562)
方法(7878)
(7839)
中国(7605)
体制(6756)
业经(6706)
理论(6603)
数学(6425)
(6394)
财务(6378)
财务管理(6361)
数学方法(6319)
技术(6312)
(6123)
企业财务(6052)
教学(6049)
(5370)
银行(5365)
教育(5290)
(5097)
(4972)
(4931)
金融(4929)
机构
学院(112588)
大学(104538)
(40813)
经济(39740)
管理(37849)
研究(33697)
理学(32340)
理学院(31901)
管理学(31290)
管理学院(31079)
中国(24045)
(23452)
(21823)
职业(18914)
(18646)
科学(18487)
技术(18230)
财经(17632)
(16891)
师范(16778)
(16161)
(15875)
中心(15272)
(14622)
研究所(14119)
教育(13712)
职业技术(13668)
技术学院(13621)
北京(13600)
师范大学(13205)
基金
项目(69749)
研究(58711)
科学(56500)
基金(48208)
(39985)
国家(39565)
社会(35686)
科学基金(34787)
社会科(33655)
社会科学(33651)
教育(32578)
(30002)
编号(26589)
基金项目(25252)
(24903)
成果(22693)
课题(20837)
自然(20563)
(20456)
自然科(20087)
自然科学(20083)
自然科学基金(19737)
资助(19175)
(17965)
(16739)
重点(16675)
(16386)
规划(15980)
项目编号(15629)
(15417)
期刊
(47856)
经济(47856)
研究(34930)
中国(29749)
教育(29312)
(20102)
管理(15916)
技术(13962)
学报(12991)
职业(12859)
科学(12699)
(12394)
大学(10950)
(10118)
金融(10118)
学学(10062)
财经(9563)
技术教育(8217)
职业技术(8217)
职业技术教育(8217)
(8163)
农业(7906)
业经(7186)
(7144)
论坛(7144)
经济研究(7014)
问题(5998)
财会(5129)
会计(4810)
(4715)
共检索到171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玲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目前存在的压抑及仇视、固执及强迫症、恐惧及焦躁、职业压力症、交往症等各种心理现象,需要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渠道机制、心理调节方式机制、心理调节内容机制以及心理调节保障机制等四大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持高职院校教师心理调节的长效性和持续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晓明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兼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量上逐年增加。运用在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中合理运用心理契约的相关理论,可在较高层次的心理需求方面满足兼职教师的要求,又可以解决在兼职教师管理实践中所产生实际问题。开展包括兼职教师心理契约辅导和心理契约激励机制的建立的心理契约的建设,以及包括有效沟通、提高契约履行度、进行归因训练等的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是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的有益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千波  
"创客空间"是一个全新创业服务平台和创业教育载体,"创客空间"的出现,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们点亮了希望之灯。高职院校应当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积极在校内设立"创客空间",为大学生"创客"构建自己的筑梦家园。而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创客空间"作用发挥的关键。文章从明确建设目标、科学定位功能、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完善项目孵化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创客空间"机制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洪春  温中梅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由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促进机制、控制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五个部分构成,五个部分分别通过教学组织、教师个人和教学过程的作用形成了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效果依赖于教师个人条件和组织环境,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自身的实现需要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总结,并是一个持续的改进过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升合作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核心成员是专业教师,如何明确其权责,调动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是高职院校大力提升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兆飞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评价的调控、激励和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紧密联系工作对象与工作实际,确定评价主体;细化工作过程与工作绩效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加强评价信息反馈与沟通,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成为增强教师成长性评价绩效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胜龙  李闽  
从对"机制"和"高效能的教师评价机制"概念的解析入手,从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构成、特性与功能(静态)和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运行(动态)两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证了高职院校高效能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方式和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鹏  
在国家宏观政策支撑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持续增长,学校学生数量的大幅增长对师资规模提出了挑战,使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强。合理利用心理契约能有效帮助高职院校解决兼职教师管理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从完善兼职教师的招聘体系、调整兼职教师的管理方式、创新兼职教师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进行调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祝成林在《教师教育研究》2017年第3期中撰文,反思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身份内涵,梳理了历史上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历程,针对当下高职教师在建构性和结构性身份上的危机,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身份的文化建构。教师身份是教师存在的依据和归属,作者认为教师具有结构性和建构性的身份,其在权利和义务、忠诚对象和行事规则等方面具有同一性,对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特征的意识,同时作为学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梅  
为了能够提高民办高职院校实训体系的水平,深入地分析了实训体系的机制。首先,分析了民办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民办高职院校建构实训体系构建的思路;接着,设计了民办高职院校建构实训体系;最后,提出了完善民办高职院校实训体系机制的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磊  沈伊默  
近年来高职院校迅猛增加,伴随办学规模的扩大,非在编的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例均大幅增加。限于制度约束非在编教师在个人待遇、职业发展中存在诸多瓶颈,进而破坏其对组织的认同,本文从心理契约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周海明  陆欣欣  时勘  孔演花  
目的:探讨青年教师工作负荷下心理疏离的影响机制。方法:取样324名青年教师进行工作负荷量表、心理疏离量表、依恋回避量表和过度工作承诺量表的调查。结果:工作负荷和工作过度承诺,以及依恋回避负向预测心理疏离;工作过度承诺在工作负荷和心理疏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作用的实现受到依恋回避的调节。结论:工作过度承诺对心理疏离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古翠凤  郑思  
文章立足于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职前培训现状并找准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师资培训环节尚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德国职业院校在教师准入、师资职前培训制度以及师资培训的外部支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国国情来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方案,严控"双师型"专任教师的准入与培训,并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从企业中选聘优秀的兼职教师,同时完善师资培养的外部条件,保证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从而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泽文  叶敏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