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4)
2023(6193)
2022(5424)
2021(5128)
2020(4355)
2019(9857)
2018(9592)
2017(17485)
2016(10466)
2015(12276)
2014(12708)
2013(11804)
2012(10841)
2011(9683)
2010(9916)
2009(8959)
2008(8740)
2007(8155)
2006(7163)
2005(6689)
作者
(27906)
(23144)
(23047)
(22162)
(14515)
(11133)
(10676)
(8966)
(8962)
(8557)
(7905)
(7883)
(7564)
(7318)
(7294)
(7276)
(7123)
(6822)
(6792)
(6607)
(6103)
(5718)
(5587)
(5544)
(5381)
(5351)
(5209)
(5170)
(4816)
(4629)
学科
管理(35088)
(32287)
经济(32215)
(27271)
(24704)
企业(24704)
方法(13012)
(12659)
(12554)
数学(10936)
数学方法(10738)
中国(10537)
(8622)
业经(8599)
(8357)
理论(8313)
(7505)
财务(7485)
财务管理(7461)
技术(7299)
体制(7296)
企业财务(7048)
教学(6897)
(6746)
银行(6740)
环境(6567)
(6545)
(6403)
教育(6362)
(6135)
机构
学院(142763)
大学(135056)
(51016)
管理(50715)
经济(49591)
研究(44143)
理学(42611)
理学院(42120)
管理学(41340)
管理学院(41088)
中国(33077)
(28968)
(28655)
科学(25999)
(24190)
技术(22378)
(21739)
职业(21474)
财经(21105)
中心(20749)
(20721)
师范(20567)
研究所(19194)
(19082)
(18958)
(18898)
北京(18166)
业大(18004)
(16358)
师范大学(16085)
基金
项目(90722)
研究(73545)
科学(71995)
基金(61402)
(51599)
国家(51086)
科学基金(44419)
社会(43891)
社会科(41420)
社会科学(41408)
(39423)
教育(38843)
编号(33121)
(32358)
基金项目(32179)
成果(28042)
自然(26739)
自然科(26092)
自然科学(26084)
自然科学基金(25582)
课题(25468)
资助(24927)
(23037)
重点(21459)
(21457)
(20603)
项目编号(19705)
(19438)
(19415)
规划(19256)
期刊
(60264)
经济(60264)
研究(42974)
中国(39434)
教育(32776)
(24760)
管理(19999)
学报(18092)
技术(18016)
(17162)
科学(16787)
大学(14593)
职业(13947)
学学(13218)
(12695)
金融(12695)
农业(11283)
财经(10836)
(9301)
业经(9187)
技术教育(9021)
职业技术(9021)
职业技术教育(9021)
(8785)
论坛(8785)
经济研究(8478)
问题(7309)
会计(6966)
财会(6953)
图书(6947)
共检索到224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胜龙  李闽  
从对"机制"和"高效能的教师评价机制"概念的解析入手,从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构成、特性与功能(静态)和高效能高职教师评价机制的运行(动态)两个角度,全面系统地论证了高职院校高效能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方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庆伟  黎炜  
以陕西高职院校人才工作为例,高职院校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才存量、人才投入、人才产出、人才环境4个一级评价指标;12项二级指标,共计28个主要观测点。二级指标中,人才质量与结构、人才梯队建设、经费投入、人才引进与培养、教科研成果、科学人才观的树立、人才工作机构和制度建设等7个方面为核心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铁柱  杨贵硕  马强  
适应军事院校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军队院校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建设为基础,以一系列教学规章制度为保障,努力构建集约束、监督、评估于一体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将有效改变院校被动应付、临时突击的局面,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春平  罗小秋  
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以及当前高职教师考核评价制度的非专业化,都要求高职师资队伍要进行专业化建设。教师评价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风向标,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高职教师评价机制构建成为当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任务,需要从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着手,做好顶层设计,开发指标体系,健全制度体系,充分研讨论证,提高管理效率,定期总结交流,切实解决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升合作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核心成员是专业教师,如何明确其权责,调动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是高职院校大力提升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锦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与高职办学性质不符、缺乏发展性、评价指标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并提出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即与政府合作建立"独评"制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合理化评价指标和完善评价体系的反馈与监督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兆飞  
高职院校教师成长性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评价的调控、激励和导向作用具有积极的影响。紧密联系工作对象与工作实际,确定评价主体;细化工作过程与工作绩效内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加强评价信息反馈与沟通,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成为增强教师成长性评价绩效的研究重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秀梅  杨红霞  安连锁  
五年一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不仅使高校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重视教学工作、加强基本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改善与提高,也对高校在制度建设特别是在建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华北电力大学借接受这轮评估的东风,在学校内部建立了"院系教学工作评价与公示制度",有效地促进了院系的教学管理、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工作.对确保教学的中心地位起到了良好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晓霞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存在着忽视师德考核、忽视过程监督、忽视多元化、忽视帮扶助长等若干问题。文章以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教师考核评价机构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教师多元化考核评价、分类分层晋升机制以及评价反馈体系的实践经验。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师德考核、教学业绩考核、激励机制建设以及教育培训在高职院校教师考核体系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教师考核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志义  王会来  
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建立系部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就指标体系的构成作了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钦  
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有助于提高教师职业教育能力,推进高职课程体系改革和高职院校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工作站建设存在对企业教师工作站的认识不够深入、教师培养目标不明确、企业缺乏动力和热情、校企支持和配套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教育教学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信息化联动机制、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服务保障机制等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淑维  
在国家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改革的契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是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的关键点。在界定教师评价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及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以宁波市高职院校为例梳理分析了高职院校现行教师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分类分层评价与建立互换机制相结合、自主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的构建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方义桂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提出高职兼职教师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的有效途径:完善聘任制度、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强化培训机制、细化考核激励机制、优化校企合作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于清涟  孙汀兰  唐文秀  
本文阐述了现代大工业生产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制约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诸因素,阐明了高职院校教师劳动具有的生产性、职业性、社会性特点;提出了如何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强  卞华  
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章在简要分析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定科学合理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建立有效可行的兼职教师培养模式、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职称评审机制、推行发展性兼职教师评价机制以及强化兼职教师的激励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有效管理机制的构建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