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3)
- 2023(10207)
- 2022(8458)
- 2021(7726)
- 2020(6148)
- 2019(13898)
- 2018(13944)
- 2017(24525)
- 2016(14605)
- 2015(17046)
- 2014(17930)
- 2013(16431)
- 2012(15677)
- 2011(14404)
- 2010(14804)
- 2009(13100)
- 2008(12960)
- 2007(12220)
- 2006(10994)
- 2005(10262)
- 学科
- 济(52653)
- 经济(52580)
- 管理(35071)
- 业(30411)
- 企(22987)
- 企业(22987)
- 中国(21786)
- 地方(19448)
- 农(17448)
- 业经(14426)
- 理论(13157)
- 教育(12931)
- 制(12501)
- 学(12115)
- 方法(12016)
- 银(11864)
- 银行(11843)
- 农业(11744)
- 财(11635)
- 行(11560)
- 融(11486)
- 金融(11479)
- 教学(11052)
- 发(10768)
- 地方经济(10593)
- 技术(9655)
- 体(9220)
- 数学(8969)
- 和(8963)
- 环境(8818)
- 机构
- 学院(200970)
- 大学(189884)
- 研究(72420)
- 济(68545)
- 经济(66408)
- 管理(62846)
- 中国(54445)
- 理学(50809)
- 理学院(50009)
- 管理学(48711)
- 管理学院(48337)
- 科学(45560)
- 京(43858)
- 所(38236)
- 江(36340)
- 财(35007)
- 农(34789)
- 范(34403)
- 师范(34031)
- 研究所(33916)
- 中心(33202)
- 技术(32575)
- 州(29969)
- 职业(28990)
- 北京(28738)
- 业大(27354)
- 农业(26766)
- 院(26555)
- 师范大学(26272)
- 省(25765)
- 基金
- 项目(118902)
- 研究(97915)
- 科学(91055)
- 基金(75146)
- 家(64147)
- 国家(63363)
- 社会(54873)
- 省(53393)
- 科学基金(52440)
- 社会科(51447)
- 社会科学(51438)
- 教育(50033)
- 编号(46176)
- 划(43681)
- 成果(40416)
- 基金项目(38422)
- 课题(36092)
- 发(32041)
- 年(31101)
- 资助(30723)
- 自然(30237)
- 自然科(29456)
- 自然科学(29448)
- 自然科学基金(28839)
- 重点(28143)
- 项目编号(26785)
- 发展(25930)
- 规划(25586)
- 性(25556)
- 展(25442)
- 期刊
- 济(94610)
- 经济(94610)
- 研究(65962)
- 中国(59993)
- 教育(52314)
- 农(34138)
- 学报(30070)
- 财(27993)
- 科学(26116)
- 管理(25580)
- 技术(23634)
- 农业(23168)
- 大学(22675)
- 融(21487)
- 金融(21487)
- 学学(20244)
- 职业(18590)
- 业经(18107)
- 图书(14213)
- 经济研究(14068)
- 坛(13165)
- 论坛(13165)
- 财经(12190)
- 业(11935)
- 技术教育(11625)
- 职业技术(11625)
- 职业技术教育(11625)
- 问题(11562)
- 经(10677)
- 书馆(10409)
共检索到339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建松 陈正江
教师、学生和校友是自然形成的各类学校所共同具有的最重要的三类主体。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乃至普及化背景下,教师、学生和校友这三种相对独立又密切相连的行动者在高校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复杂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决定了教师、学生、校友既存在于学校内部,又存在于学校外部,发展共同体基于三者之间的各种互动关系构建而成,其既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工具。本文在对发展共同体理论阐释的基础上,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为个案展开研究,提出基于教师学生校友发展共同体的高职院校治理新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晓华
"校企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产学研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的"校企共同体",共同规划,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发展规划和专业方向;共构组织,实施校企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共同建设,全面调整和改革人才培养方式;重构课堂、联通岗位、校企联动、双师共育;这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合作、共融共进"的紧密型"校企共同体"产学研合作模式,克服了以往校企合作在理念、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了双方共赢的结合点,增强了产学研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校企共同体 产学研合作 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邱金林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改革,在集中跨国优质资源,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打造跨国合作新平台,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推广产教融合标准,提升中国职教国际影响力;推进产教协同创新,服务东盟中小企业发展;深化国际化办学改革,树立国际交流合作品牌等方面开展办学实践。在构建中国-东盟职教共同体背景下,未来职业院校国际化产教整合需要加强政策规划对接,明确产教合作方向;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服务高水平开放合作;打造产教融合新机制,推进高水平协同育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益权 黄云碧 郭丽莹
构建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是高职院校破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实困境的应然选择。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属于现代意义的共同体,以共同愿景为引领、以多元主体互动性为特征、以文化为核心联结纽带是其三个基本取向;战略共同体、治理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是其路径选择。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取得良好成效,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参考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命运共同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会廷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以其超越时空、资源共享、交流便捷等优点逐渐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系统阐述了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了当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些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
教师 专业成长 网络学习共同体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志宏 张祖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纲要”“概论”为主体的“可逆形态教学共同体”建立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意之上,坚持以“八个统一”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则,旨在充分发挥本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一线教学经验,集两课程之优势力量,全面推进教学方法一体化,拟创设“教—学”横纵向穿透回流的模式、逻辑、运用、回访的全局式可逆形态,从而构建异课同建的“术”“学”“道”三位合一、框架清晰、层次丰富、收效明显的“教学共同体”。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可逆形态 教学共同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绍秋 臧智强 娄晓静 呼明环 李蕊 侯捷
混合所有制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但如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是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相时而动、因时而化、顺势而为,创新了混合所有制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明晰了资本、知识、管理、技术、设施设备等要素的产权,构建了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利红
构建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的基本要求。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构建存在兼职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发展目标关联性不高、对高职院校的组织认同感较低、相关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培养共同体领导核心、搭建有效合作平台、完善专兼职教师共同体激励机制、构建合作共享的组织文化等多种途径打造专兼职教师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鉴铭 梁宁森 周小海
经济结构的转型、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的变迁以及人们就业观念的更新,都为高职教育及其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校企联动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创新职业岗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课堂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密切结合,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时效性、适应性、针对性;学校提出"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和理论,是对高职人才培养价值取向的新诠释、新发现和新创造;学校提出"创业带动学业,提升就业能力"的创业教育理论成为引领新时期高职创业教育的新思维、新模式,高职学生创业园的建立成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牛利华
教师专业共同体是建立在教师专业化浪潮的基础之上,以学校为基地,以教育实践为载体,以共同学习、研讨为形式,在团体情境中通过相互沟通与交流最终实现团体成长的提高性组织。它是以求知和育人为基本活动内容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其本身表征了一种共生意识与智慧,是对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匡正与补充。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创建上,应当明确共同体目标,形成平等、民主的参与规则,并要谨防共同体内部的矛盾与分裂。
关键词:
共同体 教师专业共同体 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青春
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构,应当契合实践需求的立身之本,恪守平等对话的基本准则以及生成交流舞台的实体存在。但是,当前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构面临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诉求的淡漠、教师专业发展和谐氛围的缺失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渠道的单一化等现实困境。对此,需要注重群体学习平台搭建与内在诉求的激发、专业发展平台构筑与合作文化的营造以及教研一体化形塑与任务导向平台的打造,强化基于实践教学需求的共同体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教学需求 共同体建构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尼珊瑜
高校持续、稳定、健康、统一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整体知识认知水平、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为此,可从减少对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行政干预,明确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强化其终身学习意识,注重合作的自发自然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活动等几个方面入手,改善高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发展境况,以期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专业学习共同体 高校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红 刘聃
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既是教学研究联合体,也是教学实践共同体,还是联系不同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桥梁和纽带。调研发现,协作共同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协作目标冲突、配套制度缺失、创新目标未落实、文化建设待推进。据此提出协作共同体建设路径:聚焦协同与合作,完善目标管理体系;聚焦组织与制度,构建共商共建共享治理模式;聚焦创新与发展,推动协作共同体可持续发展;聚焦愿景与文化,赋能团队发展自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振洪
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育人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建立多种形式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具有合作主体优势互补、合作目标互惠多赢、合作领域多元拓展、合作体制科学合理、合作机制灵活高效等特征。同时,以校企利益共同体为平台构建高职育人机制,能有效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成海 衣庆泳
在专业共同体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本文论述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重要意义,并指出构建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关键是学校文化的重建。
关键词:
专业共同体 教师发展 组织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