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4)
2023(3308)
2022(2899)
2021(3022)
2020(2417)
2019(5589)
2018(5345)
2017(8996)
2016(5798)
2015(7319)
2014(7900)
2013(6998)
2012(6534)
2011(5595)
2010(5905)
2009(4647)
2008(4941)
2007(4600)
2006(3925)
2005(3648)
作者
(14461)
(11689)
(11593)
(11453)
(7245)
(5720)
(5661)
(4686)
(4497)
(4429)
(3996)
(3972)
(3839)
(3821)
(3809)
(3621)
(3465)
(3433)
(3406)
(3353)
(3150)
(3143)
(2933)
(2838)
(2810)
(2786)
(2669)
(2644)
(2508)
(2499)
学科
管理(14309)
(13094)
教学(11669)
(11409)
经济(11392)
财政(9667)
(9539)
理论(8602)
(8185)
企业(8185)
(8042)
学法(7687)
教学法(7687)
中国(7021)
教育(6930)
学理(5750)
学理论(5750)
(5255)
(4842)
学校(4479)
地方(4038)
(3873)
(3742)
制度(3740)
(3586)
政治(3508)
技术(3421)
方法(3321)
思想(3295)
(3256)
机构
学院(73705)
大学(63447)
职业(19916)
研究(19106)
(18595)
管理(17746)
经济(17708)
技术(17545)
(17271)
(15317)
中国(15104)
职业技术(14320)
技术学院(14143)
(13913)
理学(13662)
理学院(13452)
管理学(12916)
管理学院(12797)
(12644)
(12496)
师范(12493)
科学(12320)
教育(10679)
(10324)
财经(10105)
中心(9619)
(9491)
师范大学(9212)
北京(9151)
(8963)
基金
项目(35956)
研究(34989)
科学(25533)
教育(22126)
编号(19545)
(18848)
基金(18147)
成果(16815)
课题(16048)
社会(15598)
(15186)
社会科(14341)
社会科学(14337)
(14173)
(13859)
国家(13596)
科学基金(11073)
项目编号(10684)
(10503)
规划(10331)
(9931)
研究成果(9647)
(9309)
(9306)
阶段(9276)
基金项目(9190)
重点(9090)
年度(8704)
阶段性(8667)
大学(8430)
期刊
教育(31577)
(29599)
经济(29599)
研究(26095)
中国(26013)
(18137)
技术(13933)
职业(13931)
技术教育(8907)
职业技术(8907)
职业技术教育(8907)
学报(8620)
管理(8056)
(7460)
大学(7181)
(6491)
论坛(6491)
(6221)
金融(6221)
学学(5943)
科学(5892)
财经(5748)
图书(5612)
(5154)
财政(5154)
(5037)
农业(4800)
业经(4769)
财会(4740)
职教(4502)
共检索到128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仲逸智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师资要求、教学内容要求等,并提出要改革考核评价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瑞鹏  
在高职院校,完全理论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小林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度重视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然而,在部分高职院校中,由于受教师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思政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没能发挥,影响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为此,高职院校应推动形成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外动力,实现内外动力的互补,完成铸魂育人的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继明  蒋家胜  
本文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模式,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职业性",促进了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信容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企业等组织培养熟练掌握某一特定职业技能或职业服务规范的技术应用型的一线人才,同时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存在着人才"供求关系"。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企业,高职院校需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就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职业道德观,更好地认识企业、认识社会、认识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方向,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辉  
以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立足当前实践教学的实施困境,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以“校内研学+VR/AR体验+工坊练创”为主要内容的高职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传统教学和信息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融通推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媛  黄振宣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规范化不强、教学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不高、方式方法单一等问题。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特点和职业素养要求,探索构建以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标准化、实践教学活动组织网络化、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过程化、实践教学项目成果品牌化为主要特征的高职思政课实践育人"四化模式",从而推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瑞平  陈怀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以下简称“五个必由之路”),强调“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利红  倪新兵  
在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提出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工作相结合、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并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  
艺术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它把"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坚持"守正"再"出新",把"思政内容和艺术专业"相融合,突显了以生为本、教学相长和朋辈引领的教学特征。同时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萍  
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特色及其功能构建展开探讨,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特色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功能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卫中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从思想观念到实际教学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传统的实体教学逐步与线上教学相融合。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认真研究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的特点及其挑战,积极探索思政课线上教学实践路径,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的时代课题,也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文辉  邓泽民  
基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及高职思政课实际,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包括领域维度目标、心理维度目标和能力维度目标。为保证这一三维教学目标体系取得实效,高职院校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协同联动;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推动教改;健全长效机制,营造良好氛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路才  才晓茹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不能适应新形势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主体间性理论改变了主客二分的传统教育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成果,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对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康贤  林丽芳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制造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加强对技能型人才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在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入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树立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远大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德才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承担历史使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