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4)
2023(11434)
2022(9336)
2021(8657)
2020(6787)
2019(14983)
2018(13943)
2017(25720)
2016(14681)
2015(16236)
2014(15958)
2013(14849)
2012(13492)
2011(11764)
2010(11681)
2009(9724)
2008(9391)
2007(8151)
2006(6796)
2005(5786)
作者
(41737)
(34949)
(34586)
(33090)
(21795)
(16983)
(15602)
(13554)
(13028)
(12317)
(11822)
(11505)
(11126)
(11062)
(11044)
(10730)
(10569)
(10292)
(9968)
(9958)
(8924)
(8461)
(8364)
(8102)
(7847)
(7840)
(7833)
(7621)
(7273)
(7024)
学科
(47085)
经济(47033)
管理(36644)
(34042)
(26360)
企业(26360)
方法(21790)
(19893)
数学(19604)
数学方法(19333)
中国(15372)
(15283)
教学(12057)
业经(11610)
理论(11557)
(11419)
财政(10578)
农业(10351)
技术(10237)
(10098)
贸易(10096)
(9990)
(9868)
地方(9470)
(8902)
教育(8467)
(7963)
财务(7955)
财务管理(7935)
环境(7844)
机构
学院(198650)
大学(189144)
(72774)
经济(71304)
管理(66131)
研究(64989)
理学(58710)
理学院(57975)
管理学(56689)
管理学院(56348)
中国(44970)
科学(44133)
(41171)
(38009)
(37155)
业大(34607)
(33829)
农业(32975)
研究所(31328)
(29276)
中心(29228)
技术(29102)
财经(28096)
(26289)
(25844)
师范(25803)
经济学(23421)
(23404)
(23271)
职业(23116)
基金
项目(142282)
科学(110186)
研究(101399)
基金(99806)
(90240)
国家(89417)
科学基金(74970)
社会(62554)
(59711)
社会科(59252)
社会科学(59235)
基金项目(53142)
教育(51313)
(49939)
自然(49396)
自然科(48329)
自然科学(48312)
自然科学基金(47480)
编号(41025)
资助(39367)
重点(33648)
成果(31439)
课题(31135)
(31048)
(30696)
(30452)
创新(28849)
科研(27844)
计划(27480)
(26894)
期刊
(71560)
经济(71560)
研究(52546)
中国(42697)
学报(40357)
(36402)
教育(35711)
科学(32415)
大学(29798)
(29617)
学学(28432)
农业(24940)
管理(22667)
技术(19759)
职业(14472)
财经(14290)
(14044)
金融(14044)
经济研究(13697)
(13208)
业经(12405)
(12325)
业大(11349)
(11084)
科技(9810)
农业大学(9662)
问题(9565)
技术教育(9163)
职业技术(9163)
职业技术教育(9163)
共检索到27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勇兵  綦玉帅  王伟  
教学实效性是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与前提,提升教学实效性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宏观社会环境、校园微观环境、教学主客体、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其中有些因素具有一定的刚性,有些因素则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各高职院校应该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从教师与学生相统一、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等方面不断探索与拓展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基本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植文选  
对影响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提高高职学生思政课教学的实效,需要深化对课程特质的认识,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加强学科教材建设,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资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教学方法单一、缺少社会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大背景下,开展实践育人创新研究,实现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成为新时期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冯务中  
问题教学法是以阐述、解析疑难问题和解开学生疑惑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思政课教师从统编教材中提炼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将问题分门别类、区别对待,经过深入研究、充分准备,鼓励和引导学生提炼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欣  党安静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网络多媒体学习环境,变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流程,优化教学活动各要素等方式来增强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帮助高职实现育人目标。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应该更加精心地组织课堂,充分发挥学习管理系统的作用,同时,在选择与制作教学视频的时候,要注意教学视频应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茹  
“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是应对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培养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重要论断,为解决新时代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视域下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加强教学主体的职业素养、激发教学客体的内生动力、发掘思政课程的教学资源,有效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发挥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芳  
文章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实效性概念界定为基础,深入分析影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内外因素。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应立足"一点"、突出"三性"、满足"三需要",即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固有属性的前提下,立足高职学生独特的心性特点,结合思政课程教育目标大胆创新,从教育内容、方法、载体和评价上突出时代性、职业性、灵活性,以满足个体需要、企业需要和社会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阎芳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众创时代,众创是新的时代主题。基于几个关键概念的阐释入手,分析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承担的三种角色地位,解析山东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出现的折扣现象,剖析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几个关键因素:学校因素、教师因素、文化因素、学生因素等,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策略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玉玲  文学禹  
全媒体样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主体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视提升教学实效性,强化育人效果。文章从提高媒介素养、夯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就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提升教学实效性进行阐述,以期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倩倩  
项目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从"做"中"学"的学习方式。"知行转化"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以学生为本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题中之义。项目化教学是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它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训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凌  郑瑞涛  
将信息技术的工具理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性结合起来。加强对高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遵循高职生成长成才规律和要求。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互联网+"提升为国家行动战略,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优质的教育资源,极大拓展了高职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而且对高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翔莲  吴东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亚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服务,了解国情民情,拓展视野,增长才干,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本活教材。用好这一活教材,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实现自我教育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作用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障碍性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卫  
思政课要"因材施教",使理想信念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和心灵。"教学相长"模式既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又调动学生"反哺"老师的主动性。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不仅是教育手段的变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本着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多年来,清华大学始终把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研究,与时俱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作为中心工作抓好落实。学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