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4)
2023(7229)
2022(5854)
2021(5950)
2020(4585)
2019(10275)
2018(10078)
2017(16229)
2016(9934)
2015(11455)
2014(11122)
2013(9563)
2012(8816)
2011(7862)
2010(8391)
2009(6791)
2008(6471)
2007(6038)
2006(5235)
2005(4761)
作者
(22296)
(18393)
(18145)
(17463)
(11687)
(8726)
(8443)
(7212)
(6994)
(6755)
(6217)
(6065)
(5908)
(5846)
(5807)
(5750)
(5499)
(5445)
(5398)
(5296)
(4846)
(4609)
(4443)
(4364)
(4249)
(4193)
(4105)
(4033)
(3847)
(3617)
学科
管理(27839)
(24859)
(22486)
企业(22486)
教育(21755)
(19075)
经济(19052)
技术(16496)
中国(15479)
理论(11862)
教学(11421)
技术管理(11214)
学法(6806)
教学法(6806)
业经(6578)
(6432)
(6333)
(6265)
方法(5965)
(5904)
学理(5868)
学理论(5868)
学校(5844)
(5251)
研究(5236)
思想(4870)
政治(4776)
(4735)
银行(4730)
发展(4639)
机构
学院(115135)
大学(112268)
研究(38700)
管理(38256)
(34110)
经济(32912)
理学(32384)
理学院(31862)
教育(31265)
管理学(31136)
管理学院(30880)
(26645)
师范(26507)
(25742)
职业(24898)
中国(23759)
技术(23556)
师范大学(21500)
(21368)
科学(21322)
职业技术(17694)
(17613)
中心(17546)
北京(17261)
(17140)
(17119)
技术学院(16513)
研究所(15689)
(14530)
财经(12515)
基金
项目(72461)
研究(67314)
科学(60125)
基金(45634)
教育(42607)
社会(38256)
(37464)
国家(36869)
社会科(35819)
社会科学(35814)
(33636)
科学基金(32621)
编号(31867)
(29036)
成果(27791)
课题(27259)
(23989)
基金项目(23458)
(21932)
规划(20474)
创新(19085)
项目编号(18891)
重点(18336)
自然(17726)
自然科(17397)
自然科学(17394)
(17335)
(17208)
(17158)
自然科学基金(17134)
期刊
教育(63042)
研究(45162)
中国(44566)
(40261)
经济(40261)
技术(20436)
职业(20346)
管理(17954)
(13409)
技术教育(13347)
职业技术(13347)
职业技术教育(13347)
科学(11689)
(11257)
论坛(11257)
学报(10914)
大学(10557)
(9323)
(8752)
金融(8752)
图书(8170)
高等(7862)
科技(7712)
学学(7490)
成人(6970)
成人教育(6970)
职教(6640)
高等教育(6583)
(6548)
业经(6526)
共检索到19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卉  
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进行视域拓展及转换,创新教育理念、工作方法,实现全员育人专业化、实时育人网络化,加强团队建设、内涵建设,通过不断完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构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新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艳娟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不仅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和开发网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拓宽教育渠道,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建立网络化系统,从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等方法,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途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高职院校的迅速崛起,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个体心理辅导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出发,探讨其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时碧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存在实践创新薄弱、教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内容与设置不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要求、缺乏对课改整体性研究的问题。实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与创新,首先要理清课程如何设置、教材内容如何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结构如何设计的问题,然后从设置专业心理学必修课、编写富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学教材、多措并举提升心理教师团队总体实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喆  杜琼  
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但是在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以"问题"为导向,过度关注极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忽视占学生群体大多数的正常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文章建议应该走一条创新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星  
文章指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心理支持为主线,以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持久发展为目的,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个别咨询、团体辅导、文化营造、环境创设、危机干预"为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曾骊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不同层面构建独立的工作体系,正确思考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途径和队伍建设等,切实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平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缺乏自信、人际交往受挫、就业压力时刻困扰等问题。据此,提出了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提升家校育人合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发挥自媒体的优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文琴  
加强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也是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问卷调查,着重分析了目前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霞  
文章首先对正念训练进行了概述,然后指出正念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最后论述了正念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践: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注意力;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个体人际交往能力;运用正念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学果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建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强化积极观念,形成积极认知;搭建活动平台,激发积极潜能;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积极发展;整合积极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等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海珍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金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就业压力导致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正确认识和定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团队,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以必修课的方式开设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材,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唐闻捷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及的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进一步向纵深拓展和保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在工作布局上关注执行力和专业化的互补,在工作模式上注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和精神医学模式的互补,在工作视角上注重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互补,采取有针对性的模式和创建多元化的实践共同体等策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晓慧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中央16号文件和与之配套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教社政1号)为指导,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确立“发展为本、教育为主”的工作理念,建设“专业化、高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构建“及早发现、及时预防、有效干预”的、具有科学性与实效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