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9)
2023(4740)
2022(3741)
2021(3823)
2020(2722)
2019(6267)
2018(6004)
2017(9348)
2016(6590)
2015(7818)
2014(8230)
2013(6759)
2012(6152)
2011(5486)
2010(5677)
2009(4426)
2008(4126)
2007(3859)
2006(3344)
2005(3110)
作者
(13574)
(11050)
(11000)
(10744)
(6970)
(5272)
(5253)
(4474)
(4263)
(4139)
(3834)
(3682)
(3656)
(3516)
(3506)
(3393)
(3355)
(3348)
(3296)
(3177)
(3099)
(2869)
(2770)
(2683)
(2596)
(2589)
(2520)
(2423)
(2354)
(2341)
学科
教育(20647)
中国(11863)
(10255)
经济(10250)
理论(9808)
教学(9025)
管理(8426)
(5648)
学校(5130)
学法(5108)
教学法(5108)
(5021)
企业(5021)
(4882)
思想(4725)
(4700)
(4673)
政治(4611)
业经(4561)
学理(4500)
学理论(4500)
高等(4451)
思想政治(4423)
政治教育(4423)
治教(4423)
发展(4402)
德育(4373)
研究(4300)
(4280)
技术(4156)
机构
学院(76121)
大学(71171)
教育(29062)
研究(26833)
(23109)
师范(23037)
职业(22546)
技术(19239)
师范大学(18723)
(17315)
管理(16908)
职业技术(16035)
(15357)
科学(15339)
技术学院(14693)
经济(14548)
理学(14036)
(13842)
理学院(13718)
管理学(13191)
管理学院(13016)
(12543)
中国(12079)
北京(11817)
(11547)
研究所(11356)
教育学(11241)
中心(10765)
(10011)
教育学院(8293)
基金
研究(46538)
项目(44879)
科学(36371)
教育(32627)
编号(25127)
基金(24566)
社会(24062)
成果(23011)
(22391)
社会科(22254)
社会科学(22250)
课题(22234)
(20516)
(20072)
(19335)
国家(18875)
规划(15569)
科学基金(15299)
项目编号(14244)
(14234)
(13150)
研究成果(12851)
年度(12781)
重点(12362)
(12165)
(11884)
基金项目(11882)
(11849)
阶段(11813)
(11248)
期刊
教育(56798)
研究(31878)
中国(28195)
(20164)
经济(20164)
职业(18564)
技术(14309)
技术教育(12146)
职业技术(12146)
职业技术教育(12146)
(8058)
论坛(8058)
学报(8048)
大学(7874)
科学(7021)
(6922)
高等(6417)
职教(6335)
成人(6295)
成人教育(6295)
(5762)
管理(5744)
高等教育(5459)
学学(5393)
(5355)
农业(5079)
图书(4777)
发展(4512)
(4512)
业经(4039)
共检索到123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尤凤英  
本文通过考察当前高职院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做法、调研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及掌握情况,分析了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淡漠的原因,进而给出在高职院校弘扬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及重要意义。提出了通过课程建设引导、文化环境浸润、信息媒体推广等系统工程建设,便捷高效地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景新  
从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引擎和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为例,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品牌创建四个方面,探索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更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建军  
深化当代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并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教育主渠道作用,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要把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作为载体,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和熏陶;要大力支持和组织好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桑华  卿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长期历史发展积淀的产物,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决定作用,高校在素质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应有之义也是时代命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在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生活现代化、知识爆炸化的环境下,进一步以优秀传统文化充实、提升素质教育,提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常书智  
弘扬传统文化 加强古籍开发常书智Abstract:Accordingtothestatistics,upto1911theChineseancientbookswerenotlessthan106titles.Duringtheyearsfrom19...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蔚继洋  
文章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左敏  
山东是孔孟故乡、齐鲁文化的发祥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弘扬,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纳入学校整体规划,体现到人才培养各个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精神家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夏文斌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教育人文追求,在弘扬道德、启迪民智、推动社会和平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一路走来。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高地,是学术研究的宝地,更是人格培育的圣殿。在当今,大学能否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责,关键要看我们的大学是否具有浓厚的精神积淀和价值目标,是否具有一种能够吸引青年学子并影响社会的文化气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安国  
城市恶性竞争已成为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要阻碍因素。要创造和谐的城市关系,重塑和谐的城市文化是必要的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义利观"、"整体观"以及"和合"文化等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传承和不断创新,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和争互补、和争相济、和争共存的和谐的和有活力的区域文化,是建设和谐城市区域的必由之道。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静  任焕茹  
作为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领域的推行必将是一场艰巨持久的教育硬仗,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课堂主渠道作用,在高职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添设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培养传统文化师承者,打造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坚持文化氛围熏陶,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浸润传统文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资源,打造传统文化新媒体平台;汲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高职逐渐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惯性和文化引力,使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迟会礼  吕长芳  陈福刚  张忠立  
本文对高职院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索,根据高职德育工作的要求以及高职学生的德育需求,将高职德育工作目标归纳梳理,针对高职德育的重点内容,就如何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分别进行了论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明辉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将其培养成为有内涵有底蕴的创新人才;但在传统文化方兴未艾的今天,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材编写或流于形式,或过于专深且选题随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材应照顾学生基础与行业需求,将文化史的通才教育与文化专题的专才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推陈出新,并具有地方特色,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方可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四川省蒲江县职业中专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有机融合,学生人文素养、专业技术、职业品质、创业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德育工作内涵。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开发"趣品文化""三味书屋"等特色德育课程,创设"淑韵女子学堂""雅韵君子学堂",开设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帮助学生修身立信。挖掘地域文化,设立"了翁道德讲堂",用魏了翁等历史名人事迹教育学生。聘请文化专家、德育学者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帮助学生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