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05)
2023(3031)
2022(2495)
2021(2177)
2020(1633)
2019(3736)
2018(3135)
2017(4975)
2016(3771)
2015(4734)
2014(5120)
2013(4355)
2012(4062)
2011(3533)
2010(3592)
2009(2296)
2008(1977)
2007(1760)
2006(1403)
2005(1331)
作者
(8698)
(6980)
(6921)
(6788)
(4402)
(3336)
(3266)
(2854)
(2746)
(2728)
(2441)
(2387)
(2359)
(2285)
(2227)
(2220)
(2217)
(2186)
(2129)
(2048)
(2006)
(1796)
(1785)
(1730)
(1674)
(1642)
(1619)
(1597)
(1567)
(1544)
学科
管理(9466)
(8300)
经济(8295)
中国(6753)
教学(6283)
(6008)
理论(5037)
学法(4733)
教学法(4733)
教育(4230)
(4184)
企业(4184)
学理(4122)
学理论(4122)
学校(3820)
环境(3121)
方法(2870)
技术(2804)
(2735)
数学(2550)
数学方法(2522)
(2430)
高等(2324)
农业(2235)
职业(2191)
资源(2181)
地方(2055)
业经(2015)
(1978)
职业技术(1971)
机构
学院(47942)
大学(37432)
职业(16157)
技术(13942)
(13811)
经济(13410)
管理(12910)
研究(12871)
职业技术(11875)
技术学院(11545)
理学(10838)
理学院(10718)
管理学(10462)
管理学院(10386)
(8331)
(8207)
中国(7707)
教育(7569)
科学(7351)
(7343)
师范(7277)
(6845)
(6401)
(6315)
业大(6134)
(6066)
中心(5596)
师范大学(5460)
研究所(5432)
财经(5135)
基金
项目(30254)
研究(28247)
科学(23345)
教育(18354)
基金(17064)
(15919)
编号(15083)
社会(14218)
(13921)
国家(13735)
社会科(13308)
社会科学(13306)
课题(12502)
(12294)
科学基金(11967)
(11554)
成果(11366)
基金项目(8751)
规划(8657)
重点(7796)
项目编号(7790)
(7603)
(7495)
(7353)
资助(7177)
(7051)
年度(6760)
自然(6707)
(6679)
研究成果(6587)
期刊
教育(22517)
中国(15570)
(13853)
经济(13853)
研究(12857)
职业(12251)
技术(10381)
技术教育(7872)
职业技术(7872)
职业技术教育(7872)
(5501)
(5005)
学报(4978)
(4806)
论坛(4806)
管理(4360)
大学(4323)
农业(4091)
职教(4085)
科学(3982)
学学(3718)
成人(2700)
成人教育(2700)
高等(2692)
(2467)
财经(2424)
业经(2285)
经济研究(2278)
(2189)
图书(1961)
共检索到69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2010年末,麦可思数据研究中心采用长江三角洲地区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离校半年后的调查数据为样本,查看处在开设专业大类数量各档的高职院校在主要就业指标上的差异。选取的数据涵盖该地区85所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总样本数为6.3万人,共覆盖教育部划分的18个高职专业大类中的217个专业小类,按开设专业大类的数量分成3个档次(分别为5个大类以下、5~10个大类、10个大类以上)。结果得出: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较多,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有所降低;专业大类数量越多,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质量和工作稳定性越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勇  孙淑萍  
高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背后隐藏着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对某信息类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接受调研的334名应届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为:初次就业率达86%,相对较高;初次就业区域流向较优;毕业生的就业成就感比较高;毕业生起始薪酬比较高。但也存在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稳定性不强、发展平台较低等问题,从而提出信息类高职院校应明确办学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就业指导等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金昌  
在对当前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从树立现代市场观念,强化就业服务意识;建立就业质量支撑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以及构建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就业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刘范一  
问卷调查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构成维度包括4个方面,即社会保障、就业机会、满意度和薪酬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发现,当前要更加注重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政府要尽快建立"高水平、广覆盖、一体化、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用人单位要遵守劳动法律法规和用工制度,为员工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提高岗位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职学生要增强专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做好职业规划,提高就业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侯德伟  
随着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职院校要从提升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水平、重视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促进毕业生就业合理分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虎  张记超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尚可,但就业形势及质量现状仍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采用"内外兼修"的思路:即提升毕业生的内在素养,同时为其顺利就业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整体上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睿祺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要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简明实用性、超前性、主客观指标结合等原则,其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职业稳定性、毕业生待遇、自主创业率、主客观满意度、工作创新率等指标,对每一个指标都有具体的测算公式和权重划分。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个不断充实和完善的过程,上述七大评价指标不可能涵盖全部,因此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讨和提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秋梅  罗清萍  江辉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2008年一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数据,对如何在高职院校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建立行之有效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体系和就业质量的年度报告制度,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发现就业质量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推进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和办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谭伯勋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出现了从供过于求到供不应求的变化趋势,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出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追求的转变,社会、学生家长、高校、政府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切已从"就业率"转向"就业质量"。文章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的质量定义框架,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阐述为:"高职毕业生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人力与岗位结合的权责利关系特性满足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程度",其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薪酬待遇、劳动时间、工作环境、社会保障、人职匹配度、工作稳定性、职业发展前景、专业对口度、就业结构等9个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振  黄雪飞  
本文是以就业质量评价为主题,以近10年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并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阐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东荣  
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方法,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定位入手,在衡量其毕业生就业质量时应强调人职匹配率,从就业率、人职匹配率、薪酬水平、社会保障、职业稳定性、职业结构和心理满意度入手综合考虑。现实数据说明民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在多数指标上低于同类院校的平均水平。这既需要民办高职院校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淑芳  孙怡  谷慧敏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反映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旨在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其就业的主要影响因子以及这些因子对就业的影响力程度,从而促进有关就业各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并为促进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分析提供实证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亚丹  
调查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5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对毕业生就业收入、就业时间、就业对口率、就业周期、岗位迁移情况、就业满意度进行分析。研究显示,高职汽检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收入2300元左右,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初次就业时间早、对口率高、实习期内就业稳定性差;初次就业时间和对口率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较大;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就业岗位从汽车行业向其他行业迁移,更换工作的比例减少,就业岗位趋于满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明  
地方高职院校是河南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特色专业建设是提升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河南地方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指自考毕业生的行业就业领先系数在优势行业小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现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自考毕业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不足。解决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问题的思路在于重塑自考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调整自考专业设置以及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