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5)
- 2023(16778)
- 2022(14346)
- 2021(13551)
- 2020(10988)
- 2019(25334)
- 2018(25398)
- 2017(47010)
- 2016(25870)
- 2015(29322)
- 2014(29371)
- 2013(28401)
- 2012(26211)
- 2011(23260)
- 2010(23449)
- 2009(20570)
- 2008(19963)
- 2007(17485)
- 2006(15309)
- 2005(12995)
- 学科
- 济(92874)
- 经济(92694)
- 管理(75234)
- 业(72196)
- 企(59788)
- 企业(59788)
- 方法(40480)
- 数学(32976)
- 数学方法(32588)
- 中国(30701)
- 农(27619)
- 技术(24995)
- 业经(24465)
- 地方(22904)
- 财(22167)
- 理论(21253)
- 学(19539)
- 农业(18546)
- 和(17337)
- 制(17230)
- 贸(16869)
- 贸易(16853)
- 教育(16711)
- 易(16280)
- 环境(14950)
- 技术管理(14205)
- 银(13835)
- 划(13799)
- 银行(13798)
- 教学(13797)
- 机构
- 学院(346130)
- 大学(341429)
- 管理(136978)
- 济(127457)
- 经济(124090)
- 理学(118022)
- 理学院(116665)
- 管理学(114679)
- 管理学院(114024)
- 研究(111142)
- 中国(81515)
- 京(73678)
- 科学(68961)
- 财(57950)
- 所(54011)
- 江(53193)
- 中心(51820)
- 范(50570)
- 师范(50148)
- 农(50039)
- 业大(49287)
- 研究所(48892)
- 北京(46657)
- 财经(45729)
- 技术(45127)
- 州(43567)
- 经(41525)
- 院(41263)
- 师范大学(40057)
- 农业(38537)
- 基金
- 项目(238245)
- 科学(188029)
- 研究(184284)
- 基金(167474)
- 家(143502)
- 国家(142127)
- 科学基金(123275)
- 社会(113247)
- 社会科(106418)
- 社会科学(106388)
- 省(96843)
- 基金项目(89787)
- 教育(88580)
- 划(80554)
- 编号(79405)
- 自然(77794)
- 自然科(75976)
- 自然科学(75964)
- 自然科学基金(74591)
- 资助(66280)
- 成果(64530)
- 课题(56074)
- 重点(53458)
- 创(52964)
- 部(52005)
- 发(51715)
- 创新(48620)
- 项目编号(48381)
- 年(46619)
- 规划(45233)
- 期刊
- 济(142498)
- 经济(142498)
- 研究(100367)
- 中国(80645)
- 教育(62082)
- 管理(51592)
- 学报(49656)
- 科学(46642)
- 农(45227)
- 财(43727)
- 技术(40325)
- 大学(38510)
- 学学(34924)
- 农业(31906)
- 融(26075)
- 金融(26075)
- 图书(25902)
- 业经(24231)
- 职业(22784)
- 经济研究(21389)
- 财经(21157)
- 科技(19447)
- 坛(19403)
- 论坛(19403)
- 经(18190)
- 书馆(18164)
- 图书馆(18164)
- 问题(18060)
- 业(17290)
- 技术经济(17091)
共检索到51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江平 谢晓轲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担负着社会服务职能,协同创新平台是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是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张能云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具有资源优势的高职院校牵头,联合区域内中小企业和院校等创新主体,在共同利益和意愿的基础上,通过契约和协议的形式组建的利益实体。实现协同创新平台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相关组织机构,规范运行管理,根据平台特点可采取资源共用、人员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等协同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宏华 谭永平
本文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提升教师社会服务能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开展"四个学习"、实施"三个对接"、抓好"三支队伍"、搭建"四个平台"、建立"二个机制"是提升行业转制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高职教师 社会服务 能力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永华 王立哲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服务,在充分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赢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区域本土化特色优势产业,走特色优势产业引导特色培训之路,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培训,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了富有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极大发挥了高职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提升了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灵
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需要。本文以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及运行成效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产学研 协同创新平台 运行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平
介绍了现代学徒制的基本含义,并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现代学徒制两种不同类型的质量保障范式,然后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介绍了其基于校企联合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思路,分析了其与企业共建课程、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教学资源库以及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等的具体做法与实践效果,指出其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行业产业特色的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为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有广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在做好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强化政行企校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强化技术技能积累、开展社会服务的宏观背景和重要意义,总结学校在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富国亮 只海平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是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下,由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微企业共同组成的创新实体。高职院校应通过搭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运行体制机制、发挥多方协同优势等措施来促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庆金 马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健全协同创新平台系统,有机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在分析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分别对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主体子系统、区域协同创新平台人才支撑子系统和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载体子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分析,并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主体、组织和平台载体协同发展系统进行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根据系统动力学分析的结果,结合国外经验,提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系统建设和发展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可心 陈若兰 冯可莹
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性强、影响力大,对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大学与社会交融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在高校社会服务功能实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学生社团社会功能的体现还存在参与度低、规模性体现不够等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参与社会服务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要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必须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的顶层设计。多方协同、搭建平台,面向基层、区校共建,加强新媒宣传和舆论导向,引导更多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社团 社会服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利群 吕晓萌
文章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设计之都创意·研发中心"为例,重点探讨了如何建立并完善艺术设计教育协同创新模式及其运行机制,详细阐述了深职院艺术设计学院依托行业、紧联企业,校企合作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整体联动,建立一个适应创意产业发展、多方沟通、交流合作的协同创新平台的运作要点,以期积极推进设计教育与创意产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设计 协同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明田
当前地方性高职院校正处于应用型转型关键阶段,而高职院校物流教学模式却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物流环境。针对目前区域高职院校物流教学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共建的角度构建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产教协同创新实践育人模式,并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四个层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区域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国耀
着眼于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文化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学文化的基本内涵,探讨其有效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文化 建设实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正起 黄达
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是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军战略的重要举措。平台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激发潜在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意愿并提高预期协同效益,以此促进协同创新活动顺利开展。基于资源调控理论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利用自身搭建的大数据信息系统计算出最优资源配置方案,自主高效地为潜在协同创新主体提供最佳配置资源的各项参考指标,以此为依据调整与控制协同创新主体所拥有的各项资源。建设基于资源调控理论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能够有效提高平台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激发潜在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意愿,提高协同合作成功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季沛 栾晶晶
文章结合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对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期实现产学研的有效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职院校文化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社会认同视野下高职院校班级建设实践与启示——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骨干高职院校的公共平台建设论析——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四个助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提升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能力探索——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设备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实践——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