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5)
- 2023(7860)
- 2022(6742)
- 2021(6143)
- 2020(4813)
- 2019(11135)
- 2018(10746)
- 2017(19334)
- 2016(11222)
- 2015(13232)
- 2014(13506)
- 2013(12772)
- 2012(12129)
- 2011(11166)
- 2010(11669)
- 2009(10174)
- 2008(10025)
- 2007(9292)
- 2006(8538)
- 2005(7997)
- 学科
- 济(46912)
- 经济(46877)
- 业(28572)
- 管理(27422)
- 企(22269)
- 企业(22269)
- 中国(18817)
- 地方(18388)
- 农(14877)
- 业经(13142)
- 方法(11202)
- 理论(10878)
- 地方经济(10376)
- 农业(10320)
- 发(9983)
- 教育(9939)
- 技术(9506)
- 贸(9115)
- 贸易(9101)
- 银(9000)
- 银行(8982)
- 行(8852)
- 教学(8760)
- 易(8741)
- 融(8681)
- 金融(8681)
- 制(8464)
- 数学(8443)
- 数学方法(8317)
- 学(7998)
- 机构
- 学院(159921)
- 大学(146825)
- 济(59549)
- 研究(58509)
- 经济(57973)
- 管理(52702)
- 理学(43199)
- 中国(42889)
- 理学院(42607)
- 管理学(41828)
- 管理学院(41526)
- 科学(35153)
- 京(33674)
- 所(30473)
- 江(27948)
- 研究所(27213)
- 技术(26824)
- 农(26628)
- 财(26399)
- 中心(25212)
- 职业(25161)
- 范(25041)
- 师范(24810)
- 州(23129)
- 北京(22203)
- 院(21458)
- 业大(20955)
- 农业(20371)
- 财经(19690)
- 师范大学(19112)
- 基金
- 项目(94996)
- 研究(77702)
- 科学(73576)
- 基金(60712)
- 家(51747)
- 国家(51132)
- 社会(44133)
- 省(42986)
- 科学基金(42874)
- 社会科(41631)
- 社会科学(41623)
- 教育(39662)
- 编号(35989)
- 划(34744)
- 基金项目(31254)
- 成果(29339)
- 课题(28576)
- 发(27495)
- 自然(25296)
- 资助(25041)
- 自然科(24668)
- 自然科学(24662)
- 年(24367)
- 自然科学基金(24176)
- 重点(22887)
- 发展(22456)
- 展(22014)
- 规划(20796)
- 创(20652)
- 项目编号(19945)
共检索到2659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明伦
高职院校只有从自身的成长规律和发展优势出发,理性选择核心发展力培植的路径,坚持文化积淀和路径创新,才能真正生成属于自己"产权"的核心发展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柒文英
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与认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聚焦了职业教育界有识之士的眼球。综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趋向,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应该坚持专业动态发展的适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渗透性原则,实施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和品牌化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福全
<正>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主要产业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于未来产业是未来具有商业化前景但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称为“产业”,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核心抓手。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比2014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但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区域之间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还有差距。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求从规模扩张主导的外延式发展转向科技创新主导的集约式内涵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珊 陈颖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空间的发展,使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网络空间覆盖范围广泛、传播方式独特、传播冲击强大的挑战,同时,网络空间发展也为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带来新气象、新变化、新效果的难得机遇,为建好队伍、占领阵地、创新手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维栋
把培育和发展城市新生产力放到战略位置于维栋(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研究员)一、把培育和发展新生产力的增长点放到战略位置。从80年代到下世纪20年代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特征,是从计划经济体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梁华 赵勇
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但是,西北地区重要经济区存在规模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辐射带动力与经济联系较弱、先导部门成长性不足等问题。西北地区新增长极的培育和发展应采取"突出总量和规模扩张,注重多元化发展,强化区域和区际合作,协同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战略思路,以加快核心城市发展来推动增长极经济规模扩大、以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来提高增长极产业支撑能力、以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推动增长极创新发展、以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功能分工来提高增长极的经济联系、以区域联通和发展环境塑造来优化增长极的发展环境、以信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智勇
软科学硬研究是决策支持研究的发展方向.在林业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战略研究还是新尝试,本项研究通过建立由5个制约方面、lO个制约因素和6个重点领域方案组成的层次结构和相应的判断矩阵,在定性判断的基础上,对所选6个营林科技发展战略重点进行了定量化的优先程度分析.结果表明,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速生丰产林营造技术名列前茅.研究还指出,AHP方法的应用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关键词:
发展战略 定量评价 营林科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民选 谢仁业
从发展规模来看,我国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面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互动发展关系的矛盾或悖论。如何从优化学科布局与专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突破,实现高等教育由外延向内涵发展战略的转变,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是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璐琴
"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然而,文化事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公共文化服务存在"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陆玉龙
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无疑也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交通运输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现代运输方式和人畜力运输方式所组成,由于诸运输方式凭借的自然条件、技术水平和采用的动力、装载器具不同,因而在运输速度、批量、距离、成本、投资规模、建设周期以及与国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紧张程度等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交通运输是江苏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不能一概而论。对各种不同运输方式,既要强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英
服务经济是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工业化中后期开始出现并在后工业化时代日益成熟,以服务业为主导,并使国民经济整体日益服务化的高级经济形态。服务业大发展是服务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内涵,但服务经济不仅表现为服务业自身的高度发展,更突出地表现在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的融合、协同、互动发展和国民经济整体的服务化。未来一个时期,我国要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强化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引领、渗透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忠祥
"十二五"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的风险和挑战。(一)海洋经济面临的形势从国际环境看,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国际金融资本加速向实体经济转移,为我国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全球需求结构变动和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资源依赖性的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三川
5月30日,教育部召开了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杜玉波副部长指出,党的十七大以来,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思路更加明确,结构逐步优化,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推进公平迈出新步伐,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高校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将必然放在提高质量上,从以规模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翠兰
经济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兼备的新型职业人才日益偏爱。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以教学为主渠道,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及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全面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真正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关键词:
职业精神 内涵发展 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