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5)
2023(13538)
2022(11821)
2021(11206)
2020(9492)
2019(21975)
2018(21795)
2017(41264)
2016(23042)
2015(26526)
2014(26848)
2013(26283)
2012(23885)
2011(21419)
2010(21443)
2009(19584)
2008(19446)
2007(17570)
2006(15650)
2005(13757)
作者
(65166)
(53767)
(53549)
(50908)
(34363)
(25688)
(24446)
(20974)
(20538)
(19593)
(18458)
(18122)
(17133)
(17089)
(16622)
(16525)
(16218)
(15887)
(15501)
(15313)
(13490)
(13321)
(12970)
(12349)
(12227)
(12170)
(11918)
(11865)
(10911)
(10546)
学科
(82303)
经济(82180)
管理(78060)
(66700)
(59003)
企业(59003)
方法(36962)
数学(30612)
数学方法(30248)
(27061)
中国(23361)
(22271)
(21586)
业经(20805)
(17935)
(17660)
财务(17573)
理论(17565)
财务管理(17534)
地方(17165)
企业财务(16630)
(15292)
(14936)
银行(14899)
技术(14882)
(14658)
农业(14320)
(14085)
(14004)
环境(13931)
机构
学院(319145)
大学(316002)
管理(127882)
(118279)
经济(115151)
理学(108272)
理学院(107050)
管理学(105330)
管理学院(104709)
研究(101181)
中国(78016)
(68889)
科学(62192)
(60486)
(50097)
(49814)
中心(47218)
(46710)
财经(46266)
业大(45330)
研究所(45022)
北京(43683)
(42049)
(41847)
师范(41690)
(40453)
技术(38801)
(37151)
农业(36087)
财经大学(34221)
基金
项目(211414)
科学(165660)
研究(160792)
基金(149934)
(128846)
国家(127696)
科学基金(110208)
社会(97468)
社会科(92032)
社会科学(92007)
(84570)
基金项目(80006)
教育(76396)
自然(71209)
(70386)
自然科(69463)
自然科学(69450)
编号(68694)
自然科学基金(68178)
资助(61396)
成果(56603)
课题(48291)
重点(47275)
(46530)
(44168)
(43980)
项目编号(42167)
(41856)
创新(41031)
教育部(40311)
期刊
(137408)
经济(137408)
研究(95098)
中国(70267)
管理(50920)
(49410)
学报(47385)
教育(47079)
科学(43665)
(42431)
大学(36793)
学学(33845)
技术(32345)
农业(29083)
(28898)
金融(28898)
财经(22890)
业经(21954)
图书(20380)
经济研究(19567)
(19437)
问题(17128)
理论(16324)
职业(16189)
(16087)
科技(15072)
实践(15038)
(15038)
现代(14936)
(14814)
共检索到48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静  代晓容  
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分类施策、定向发力",分类分层管理与建设有利于满足教师个体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特点和实际,构建更加系统化、多维化、精细化,同时兼顾校内外教师个体和团队的师资队伍分类分层体系。紧扣最新政策文件要求,探索管理和建设、个体和团队、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分类分层管理和建设机制,有利于高职院校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纪淑青  陈章侠  
师资队伍建设事关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大局,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和新形势下实现高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在阐述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内涵目标的基础上,对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重要举措进行深入探索,从实践的角度构建分层分类培养的"1133"三强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向阳  苏益南  桂德怀  
随着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提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基础和社会服务能力,"教研用"联动能够促进教师发挥最大潜力。学校"教研用"联动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堵有进  
为突破高职院校优质师资难以引进和不易留住的瓶颈,需要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的系统机制。应当从强化人才的流动机制、践行人才的选拔错位机制、实施人才的薪酬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制度层面的变革激励机制;从高水平教学平台、科研及服务平台、实验实训平台建设构建学校层面的筑巢引凤机制;从唯才是举、引培共生、优胜劣汰理念出发构建高职院校人才集聚的强基固本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师资的整体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师资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虞钢  
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教育质量水平。行业高职院校作为教育多元情境下的一部分,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在办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本文通过论述行业性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情况,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行业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能力建设的对策,为其内涵发展建立了一个基础、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焕国  吕莎  黄明清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的希望,教师是院校最大的资本和资源。近年来我国新建地方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而教师的数量、质量及结构等方面存在大量问题,只有稳定、引进、培养一流人才,才是地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宇苓  
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需要着力从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加以建设。目前制约高职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因素是职业资格不明确、职业准入制度缺失、职称评审标准误导、挂职锻炼渠道不顺等。应从任职资格、准入制度、评聘考核、畅通实践锻炼渠道等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职业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伯玮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专职化建设既有利于高职教师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能力,也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师资专职化建设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学术研究不足、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等问题,并据此提出增强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专职化建设的认识、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完善对高职教师的各项激励等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静  
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整体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高职英语办学层次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和实践,针对高职教育内涵的认识、人员结构不合理和教育边缘化等问题,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将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纳入顶层设计,通过加强培训、参与企业实践、引进相关行业专业人才、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注重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等方式,做好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晓云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与教师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高校要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文章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所遇到的困境,从构建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建立系统化的教师能力提升体系、健全教师能力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以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玲  汪高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应用型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是根本任务。同时,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也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及其师资队伍建设仍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会造成一定阻碍,所以要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双创"的出现对管理类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主要围绕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分析和探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红  
本文从现代学徒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以协同育人、校企共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为切入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实践策略,期望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敏  
职业教育发展到今天,使职业教育人最为困惑的就是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多样的。然而,我国现行的各类体制已成为职业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障碍,必须要"以破为先,以立为主",构建一个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三三制"。[1]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帮俊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特点主要包括目标特点、实施特点、成效特点和保障特点四个方面。建设目标具有多元性、阶段性和特殊性;建设实施具有录用的择优性、培训的系统性和评价的发展性;建设成效体现为规模结构的匹配性、质量评价的复杂性;建设保障方面具有系统性、导向性及稳定性特点。根据这些特点,确定人才战略规划、建设、保障、成效四个观察点,以此构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克玲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师质量和形成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文章在提高高职师资建设的认识上,在建设途径、激励与保障体系、职称评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力求找出应对之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