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1)
- 2023(12635)
- 2022(10848)
- 2021(10550)
- 2020(8724)
- 2019(20652)
- 2018(20651)
- 2017(39003)
- 2016(21899)
- 2015(24971)
- 2014(25376)
- 2013(24281)
- 2012(22072)
- 2011(19628)
- 2010(19961)
- 2009(17354)
- 2008(16752)
- 2007(14564)
- 2006(12447)
- 2005(10771)
- 学科
- 济(78800)
- 经济(78713)
- 管理(59445)
- 业(54331)
- 企(46023)
- 企业(46023)
- 方法(40196)
- 数学(35261)
- 数学方法(34550)
- 中国(21409)
- 农(21263)
- 理论(18248)
- 财(17925)
- 业经(17800)
- 学(17314)
- 地方(15682)
- 教育(14339)
- 农业(14098)
- 技术(14095)
- 教学(13334)
- 和(13321)
- 贸(13138)
- 贸易(13128)
- 制(12972)
- 易(12743)
- 环境(11861)
- 务(11593)
- 财务(11519)
- 财务管理(11499)
- 划(11439)
- 机构
- 学院(296943)
- 大学(291525)
- 管理(117074)
- 济(105678)
- 经济(102984)
- 理学(101808)
- 理学院(100691)
- 管理学(98483)
- 管理学院(97981)
- 研究(92889)
- 中国(66893)
- 京(62652)
- 科学(60294)
- 财(47187)
- 所(46294)
- 农(46250)
- 业大(45430)
- 江(43660)
- 研究所(42467)
- 中心(42453)
- 范(40893)
- 师范(40503)
- 北京(39702)
- 技术(39458)
- 财经(38177)
- 州(36294)
- 农业(36172)
- 经(34691)
- 院(34182)
- 师范大学(32317)
- 基金
- 项目(206377)
- 科学(160790)
- 研究(154172)
- 基金(144618)
- 家(125600)
- 国家(124497)
- 科学基金(106861)
- 社会(91146)
- 社会科(86138)
- 社会科学(86111)
- 省(83946)
- 基金项目(76738)
- 教育(75626)
- 自然(70846)
- 划(70520)
- 自然科(69202)
- 自然科学(69185)
- 自然科学基金(67874)
- 编号(66474)
- 资助(60968)
- 成果(53550)
- 课题(47227)
- 重点(46822)
- 部(44660)
- 创(43283)
- 发(43250)
- 项目编号(40273)
- 创新(40089)
- 科研(39235)
- 大学(38967)
- 期刊
- 济(112463)
- 经济(112463)
- 研究(82595)
- 中国(60798)
- 教育(50652)
- 学报(46559)
- 管理(43269)
- 科学(42148)
- 农(41804)
- 大学(35432)
- 财(34774)
- 技术(32928)
- 学学(32860)
- 农业(29844)
- 融(20313)
- 金融(20313)
- 业经(19047)
- 图书(17831)
- 职业(17753)
- 经济研究(17361)
- 财经(17360)
- 业(15947)
- 科技(14906)
- 经(14698)
- 理论(14237)
- 问题(14107)
- 技术经济(14051)
- 坛(13600)
- 论坛(13600)
- 版(13595)
共检索到42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构建适应"工学交替"教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此,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本着"依据需求、多元推进、模式各异"的原则,在航海类专业实施校内模拟航海职业环境模式,在船舶工程类专业实施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模式,在汽车类专业实施引企入校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财经院校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紫婷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学生 企业 实验实训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红华 何云剑
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建华 刘慧娟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佘雪锋 马仁秒
高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与外贸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更好地培养出高技能应用性外贸专业人才,树立鲜明的专业培养特色,是专业发展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开展国际贸易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为中小企业外贸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使命所在。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工作过程系统化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益霖 高志宏
本文介绍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企-校-企"三轴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找准需求定人才、校企合作建课程、工学结合育人才"等措施,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情况。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工学结合 培养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君
作为浙江省惟一的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建设类实用人才。本文介绍了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多元效应。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杰 辛宝英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在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尽人意,要想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找到校企合作难题的根源问题,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效实施的体制机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50所高等职业院校及40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国际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怡民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以工学结合为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介绍了以"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于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