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0)
2023(9856)
2022(8494)
2021(7668)
2020(6710)
2019(15297)
2018(14606)
2017(27449)
2016(16133)
2015(18449)
2014(18797)
2013(17819)
2012(16510)
2011(14942)
2010(15016)
2009(13443)
2008(13239)
2007(12132)
2006(10249)
2005(8954)
作者
(48941)
(40995)
(40967)
(38952)
(25638)
(19947)
(18702)
(16240)
(15304)
(14593)
(13837)
(13630)
(13550)
(12978)
(12807)
(12726)
(12686)
(12163)
(11816)
(11778)
(10605)
(10050)
(10035)
(9420)
(9375)
(9199)
(9066)
(9042)
(8490)
(8358)
学科
(60124)
经济(60060)
管理(41571)
(39975)
(31009)
企业(31009)
方法(30917)
数学(27935)
数学方法(27668)
(17359)
中国(17069)
(15696)
(14007)
(13292)
贸易(13292)
(12929)
业经(12495)
农业(11805)
地方(10854)
理论(10708)
技术(10517)
(9966)
(9905)
财务(9892)
财务管理(9866)
企业财务(9323)
环境(9134)
教育(9035)
(8603)
(8543)
机构
学院(233674)
大学(226673)
(89156)
经济(87302)
管理(82571)
研究(76509)
理学(72487)
理学院(71568)
管理学(70073)
管理学院(69674)
中国(53824)
科学(51680)
(50047)
(47264)
业大(41790)
(40915)
农业(40397)
(38480)
研究所(37899)
(35157)
中心(35138)
技术(32099)
财经(31787)
(30498)
师范(30041)
(28908)
北京(28821)
(27964)
经济学(27789)
农业大学(27233)
基金
项目(160135)
科学(123945)
研究(112801)
基金(112613)
(100854)
国家(99938)
科学基金(83654)
社会(68709)
(66766)
社会科(64955)
社会科学(64930)
基金项目(60643)
教育(56390)
(56264)
自然(56244)
自然科(54979)
自然科学(54954)
自然科学基金(54011)
编号(47297)
资助(45700)
重点(37378)
成果(36945)
(34938)
(34347)
课题(34184)
(34099)
计划(31805)
科研(31767)
创新(31573)
大学(30295)
期刊
(88903)
经济(88903)
研究(58667)
学报(45599)
中国(45544)
(43658)
科学(37685)
教育(34260)
大学(32842)
学学(31212)
(29858)
农业(29468)
管理(25886)
技术(22173)
(16269)
(15956)
金融(15956)
财经(15714)
经济研究(15095)
业经(15071)
职业(13862)
(13512)
(12839)
问题(12565)
业大(12262)
技术经济(11202)
科技(11025)
商业(10749)
农业大学(10562)
(10346)
共检索到32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郝福锦  
高职院校学生非正规就业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通过常州高职园区二所高职院校263个样本的调查问卷,采用Logistic回归探究高职院校学生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非正规就业当前的认可程度、就业难度的自我感知、文科专业背景与非正规就业意向显著正相关;男生和城镇生源地学生与非正规就业意向显著负相关。结论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张银  
我国的就业模式正在从正规就业逐渐转向非正规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失业模型,指出必将有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得不非正规就业、甚至非自愿性失业。在此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展实证分析,指出非正规就业是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可逆转的趋势。最后提出了转变就业观念、完善就业制度、加强引导教育、构建支持体系四点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立媛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经济因素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是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在非正规就业类型中,以受雇者类型为主,性别、年龄、户籍、未成年子女个数、受教育程度、经济地区等均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房产数量则影响不显著。城镇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改善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关注非正规就业人群及其差异性,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推进市场规范化改革进程,保障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滕志香  赵书峰  
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为了了解农民工非正规就业收入的影响因素,本文对山东省17地市的农民工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479份有效问卷的Logistic分析,发现务工单位所在行业、单位所有制性质、单位距离、务工者的性别、年龄显著影响务工者的务工收入,而务工者的婚姻状况、学历和是否有耕地对务工收入影响不显著;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机制,发现农民工自身竞争力不强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建议相关部门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工业化建设、搭建和完善农民工求职信息平台,以及给予农民工其他必要的创业帮助。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守军  王德清   邓春雪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由于存在着多种障碍 ,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发展缓慢 ,在地区、行业、学历层次及专业结构等方面分布不平衡。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 ,通过高校、政府及社会各部门合作 ,在法律、经济、教育等方面给予大学生非正规就业大力支持 ,才能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弦  樊明成  
对北京、天津、南京、厦门和广州五市10所高职院校共426名专业教师和2937名高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就业前景、学风、学生的学业基础、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课业负担的合理性等5个学生因素对教学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着眼于学生因素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增强专业对劳动力市场的调适能力,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多渠道改善生源质量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林靖  郭彩梅  
本文通过计量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就业选择群体的收入,以客观数据直观反映非正规就业与其他就业形式的收入差异,呈现非正规就业这一就业形式对提升就业者收入的重要作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7955个不同就业类型的劳动力进行了收入ATT评估。研究表明:地区因素和原生家庭条件会极大影响劳动力未来的就业选择;无论何种形式的非正规就业(自雇型或者受雇型)都将显著增加无业人员的收入,创业型的非正规就业会明显增加正规就业者的收入。本文为提高就业者对非正规就业的重视程度,并为我国解决就业难、缓解低收入群体的民生困境、制定相应就业促进和安全保障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屈小博  
本文使用CHNS 1997-2006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收入不平等分解结果表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工资收入差距,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的转变,两类就业者由于就业类别差异导致的"收入差异"呈缩减的趋势;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特征是两类就业者决定工资的主要影响因素,也是他们之间工资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贡献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琳,李军锋  
基于第二次中国妇女地位抽样调查数据 ,本文分析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及相应的收入和就业环境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 ,非正规就业中的行业和职业性别隔离是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最重要性别特征 ,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收入方面的性别差异 ,而且也为非正规就业的劳动权益保障和就业服务提出了具有性别特征的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张耀华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劲松  
构建高职院校科研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高职院校科研综合效率,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省份高职院校科研效率综合值之间的差距呈现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U形变化,并且近4年的效率值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分化趋势。进一步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样本选择(DEA-Tobit)二阶段模型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研发资助、产学研合作4个因素显著正向影响高职院校科研综合效率,而区域教育资源、区域人口素质和企业技术溢出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  
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春光  许艳丽  
基于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库,采用美国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就业起薪、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维度,揭示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核心,探寻其中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表明,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起步年薪、获得福利保障、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和稳定度有所增长,但是专业对口率和学生的满意度没有显著改善;虽然投递简历数、面试邀请数和求职总花费等都对获得稳定的工作有帮助,但是其中性别、家庭状况和父母的发展因素对高职毕业生获得稳定和发展前景的工作产生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的策略在于,统筹推进类型、层次、专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匹配度;实施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高职毕业生到与专业对接紧密的行业就业、基层就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实行毕业生人力资本补偿收益机制和保障机制,关心毕业生在基层的职业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鑫  田秀娟  
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作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期影响着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从资金供给端以体现投资者偏好的借贷满标时间构建断尾模型,实证检验非正规金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借款订单满标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收入地区借款人倾向于更快地获得借款,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正规金融的风险溢出使得放款人更倾向于低收入地区借款人;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的借款人,借贷平台执行了差异化的信用审核标准。因此,非正规金融即使有高新技术的支持仍然存在区域差异等市场分割,金融市场效率有待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