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26)
- 2023(2744)
- 2022(2451)
- 2021(2493)
- 2020(2003)
- 2019(4439)
- 2018(4080)
- 2017(6765)
- 2016(4847)
- 2015(6019)
- 2014(6380)
- 2013(5381)
- 2012(5099)
- 2011(4683)
- 2010(4959)
- 2009(3976)
- 2008(3917)
- 2007(3608)
- 2006(3201)
- 2005(2905)
- 学科
- 济(11252)
- 经济(11234)
- 管理(8997)
- 理论(6510)
- 业(6488)
- 教育(6484)
- 教学(6386)
- 企(5390)
- 企业(5390)
- 学(4767)
- 方法(4738)
- 中国(4642)
- 学法(4430)
- 教学法(4430)
- 学校(4148)
- 思想(3726)
- 数学(3691)
- 学理(3666)
- 学理论(3666)
- 政治(3583)
- 数学方法(3513)
- 思想政治(3446)
- 政治教育(3446)
- 治教(3446)
- 德育(3433)
- 农(3151)
- 技术(3148)
- 业经(2521)
- 高等(2521)
- 财(2328)
- 机构
- 学院(69205)
- 大学(60982)
- 研究(21829)
- 济(17590)
- 管理(17346)
- 经济(17008)
- 职业(16453)
- 技术(15959)
- 科学(15453)
- 理学(14949)
- 理学院(14604)
- 管理学(13888)
- 京(13875)
- 管理学院(13792)
- 中国(13579)
- 范(12992)
- 师范(12878)
- 技术学院(12407)
- 所(12115)
- 职业技术(12089)
- 江(11775)
- 研究所(11207)
- 农(11141)
- 教育(10857)
- 师范大学(10113)
- 州(9720)
- 业大(9385)
- 中心(8923)
- 农业(8868)
- 财(8793)
- 基金
- 项目(41335)
- 研究(34634)
- 科学(32212)
- 基金(25812)
- 家(22249)
- 国家(21978)
- 教育(21818)
- 省(19431)
- 科学基金(18013)
- 社会(17482)
- 编号(17460)
- 划(16567)
- 社会科(16199)
- 社会科学(16194)
- 成果(14977)
- 课题(14575)
- 基金项目(13609)
- 年(13159)
- 自然(11803)
- 自然科(11538)
- 自然科学(11531)
- 自然科学基金(11317)
- 资助(10865)
- 重点(10698)
- 规划(10061)
- 性(9497)
- 项目编号(9363)
- 部(9299)
- 创(9083)
- 大学(9041)
共检索到99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彦军
高职院校的学生评教出现了严重的异化现象,具体表现为目的异化、功能异化和过程异化。学生评教不但基本上没有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而且反过来抑制了教师教学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师生关系、师校关系变得不和谐,最终影响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应通过实施制度改革、优化评教指标体系和评教流程、科学分析评教数据、正确反馈评教结果等举措来修正学生评教中的异化现象,提高评教的建设性效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评教 管理主义 异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海祥 王萌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不仅是高职院校确保教学质量、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基本采取四元评价模式,其中学生评教的权重较大,会影响教师对专业自我的认知和调整。文章分析了由评教所触发的教师专业他我和专业自我的互动关联,从教育理念、教育观念、组织文化、管理制度和操作方法上,提出了变形成性评教为发展性评教,以评教促进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鹤霞
根据随机抽样调查原则,对X高职院校270名学生进行了有效问卷调查,从学生评教现状、学生评教指标、学生评教过程、学生评教结果四个方面得出了一系列实证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从评教指标来看,指标体系设计主体单一,指标语言阅读晦涩难懂;从评教过程来看,存在从众心理和缺乏宣传与培训;从评教结果来看,评教结果对学生与对教师的反馈信息不对称。针对上述问题,建议科学制定指标体系、重视管理评教过程、合理运用评教结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评教 教学考评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江 王晓凤 祁伟
20世纪40年代,国外教育学者开始研究如何把学生评价教师用于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学生评教日益受到国内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已广泛开展。积极健康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质量活动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的有效手段,可用于指导教师了解自身的教学质量状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洪
从学生视角审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文化尚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异化现象:以人为本的"文本化"、规章制度"工具化"、管理方式"行政化"、学生权力"真空化"。文章从办学困境、管理体制、治理机制、文化根源等层面,剖析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异化现象的成因,并提出高职院校管理文化回归其本真价值的应然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管理文化 异化 回归 学生视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卫
学生评教是高职教学管理的常规性事务,评教结果被普遍应用于高职教学业绩考核。文章针对学生评教结果同质化失真的现状,结合自身评教组织管理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内因及外缘进行剖析,并从缩小评教目标范围、优化单级指标设置、合理选择评教时机、强化宣传动员、适度反馈、理性利用评级结果等方面给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学生评教 内因 外缘 指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玉琼
评教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评教制度的发展,技术化倾向也越发明显,这导致了评教作为工具异化为目的,导致作为评教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合谋,形成"心理契约",不能反映真实的教学状况。制度创新是应对评教异化的策略,应该坚持正确的评教观,引起立体的评教体系,推进教师教学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
高校评教 异化心理契约 评教制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峰
经济转型的加速引发了人才需求的变革,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更具时代气息和包容优势的教育模式,开始逐渐兴盛起来并为社会所认可。产教融合模式作为一种兼具市场元素与校园特色的模式,既秉承普通高校教学的发展核心,同时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实用特色,具备独特的研究价值。由黎鲲编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评价机制》正是研究成果之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永林
学生评教是教育领域里对教师和教学进行考核评估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人们一直对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许多争议。因此,对学生评教的特性及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做出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学生评教的利弊,并可能通过对影响因素的控制来改进学生评教工作。
关键词:
学生评教 特性 背景因素 福克斯教授效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胥悦红
目前,有的高等院校的教师评价主要采取学生给教师打分的评教方式。须充分认识这类评教的局限性,防止有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教师评价应把重点放在教师作为主体参与的、以工作为对象的研讨式评价上,它可以弥补现有的鉴定式评价和管理式评价的不足。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学评估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继良 龚放 秦雍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目前更多地演变成院系工作考核、教师人事管理和学生教学事务控制的政策工具,这背离了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高校学生评教制度定位应以教学学术治理逻辑为本,而不是行政治理逻辑。高校需要科学构建学生评教与教师教学改进的关联制度,通过优化学生评教管理过程,实现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个人信息推送与评教分析报告制度,为教师教学改进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实施教师教学发展性评价;建立学生评教与学生学习利益的制度链接及其运作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学习收获。
关键词:
学生评教 制度定位逻辑 偏差 纠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高巍 毛俊芳 叶飞 顾鸣洲
学生评教是高校汇集学生反馈、监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学生评教量规大多由管理者、教学论专家开发,学生依据现成量规的评教指标打分,完成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其优点是指标体系明确、操作方便、统计简单,问题是由管理者、教学论专家拟定的教学评价指标不能涵盖学生认为重要的指标。针对上述问题,澳大利亚学者提出最大差异量规,从课程与教学维度评价高校教师教学质量,采用最好-最差配对选择,使评教差异最大化,包括对高校教师课程与教学绩效的评价,还可以对评价量规本身的绩效-重要性程度进行评价,其结果能更有效地反映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动态地反映学生本身的学习发展需求,提升高校学生评教的效度和价值,对提高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科学性有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爱杰 梁迎春 路正南
高校学生评教制度中,教师依法享有诸多权利,如公正评价权、知情权、名誉权、学术自由权、申诉权等。但由于评教制度设计理念缺少法纪和权利保障理念,导致评教制度整体失范并走向异化。同时,评教中学生滥用评教权、教师权利救济体系不完善等各种原因,都极易导致教师合法权利受损。因此,高校必须坚持依法评教理念,构建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校内治理体系和有效权力监督制衡机制,科学设计学生评教制度,弥合评教中教师和学生分离状态,逐步完善教师权利救济程序,有效保障教师合法权利。
关键词:
学生评教 教师权利 保障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樊增广 史万兵
学生评教是高校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评教制度的建立使学生拥有了表达学习感受和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规范通道,体现了高校以生为本的办学宗旨和服务理念。中国高校的学生评教工作目前还存在着功能认知不清、程序设计失当、评价指向空泛、评价主体错位、情感扰动严重和评教结果被误用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明确学生评教的主旨功能,通过规范评价量表、拓宽评教渠道和学习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经验等措施,使学生评教回归改进和提高教学的初衷。
关键词:
教学管理 学生评教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理 宁立伟
高校学生评教作为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与管理的一种制度安排,其涉及的制度正义问题已引起研究者注意。学生评教制度正义表现出三个层面的特征:教师义务与学生权利的协调、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管理手段与伦理价值的统一。具有制度正义的学生评教,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的统一,学生评教制度正义实现的关键,是确保评教制度影响下的各利益相关者在权利与义务方面的对等,为评价对象营造平等的教学权利和专业成长发展空间。从实际情况看,评教目的、指标到评教过程等方面均存在制约制度正义实现的问题。塑造具有正义的学生评教制度可从三方面努力:营造以正义为导向的学校教学管理整体氛围,构建正当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评教体系,实施评教与评人相统一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
高校 学生评教 制度正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