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19)
- 2023(7457)
- 2022(6335)
- 2021(5757)
- 2020(4543)
- 2019(10430)
- 2018(9988)
- 2017(17456)
- 2016(10735)
- 2015(12927)
- 2014(13207)
- 2013(12023)
- 2012(11544)
- 2011(10623)
- 2010(11096)
- 2009(9216)
- 2008(8943)
- 2007(8119)
- 2006(7459)
- 2005(6923)
- 学科
- 济(40366)
- 经济(40329)
- 管理(22387)
- 业(22281)
- 中国(19692)
- 地方(16790)
- 企(15710)
- 企业(15710)
- 农(13577)
- 教育(12133)
- 业经(10919)
- 理论(10882)
- 教学(10125)
- 技术(9874)
- 地方经济(9622)
- 农业(9560)
- 发(9353)
- 方法(9046)
- 融(7839)
- 金融(7839)
- 银(7734)
- 银行(7716)
- 行(7598)
- 数学(7190)
- 数学方法(7042)
- 发展(7022)
- 展(6987)
- 学(6839)
- 环境(6716)
- 学法(6626)
- 机构
- 学院(145725)
- 大学(132377)
- 研究(53340)
- 济(50624)
- 经济(49151)
- 管理(44136)
- 中国(37246)
- 理学(36192)
- 理学院(35620)
- 管理学(34717)
- 管理学院(34468)
- 科学(32465)
- 京(30584)
- 所(28114)
- 技术(28084)
- 职业(27948)
- 范(25997)
- 江(25959)
- 师范(25769)
- 研究所(25129)
- 农(24331)
- 中心(23339)
- 财(23088)
- 教育(22521)
- 州(21344)
- 北京(20366)
- 师范大学(19806)
- 职业技术(19764)
- 院(19370)
- 业大(19293)
- 基金
- 项目(87521)
- 研究(75109)
- 科学(68311)
- 基金(53722)
- 家(45146)
- 国家(44527)
- 教育(42006)
- 省(41410)
- 社会(41396)
- 社会科(38873)
- 社会科学(38866)
- 科学基金(37179)
- 编号(36086)
- 划(33886)
- 课题(29731)
- 成果(29514)
- 基金项目(27842)
- 发(26167)
- 年(25974)
- 资助(21854)
- 重点(21598)
- 规划(21476)
- 发展(21457)
- 展(21019)
- 自然(20982)
- 自然科(20464)
- 自然科学(20461)
- 自然科学基金(20032)
- 项目编号(19818)
- 创(19685)
共检索到243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绚
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现状出发,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合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力图寻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出具有不断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云斗
职业院校在重视学生的思想意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与职业。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如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学生 可持续发展 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崔德明
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不仅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也是当前高职教育刻不容缓的责任。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为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强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文综合素质训练等途径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培养 高职院校 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兆飞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的构建应该坚持"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统一,实现以创新为核心的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重要从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和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君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认识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广泛接受。今天的"通识教育"已从高等教育领域延伸至职业教育和中学教育范畴,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对于完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度注重单纯的技能训练或某一职业知识的学习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环境变化的需要。企业更需要的是综合
关键词:
通识教育 职业院校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肖梅 李霞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扶持,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但高职院校办学的条件和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就业稳定性较差,发展后劲不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本文从高职院校、企业、政府三方面进行探究,研究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文章首先指出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然后分析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流程与特点,最后阐述了人才培养自评工作的开展与实施:建立和谐高效的自评工作制度;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自评内容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自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平台开展自评工作;狠抓自评后的工作整改与落实;营造与构建内部评估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自评工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淑欣 李相佑 赵志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清涛 伊宏伟
本文主要从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现状解析入手,提出在生源及需求方面的关注问题,并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站在"以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原点上,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发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观念转变的具体措施、方法与作用,实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学院特色、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的目标。
关键词:
高职 职业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隆
新时期,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其首要的教学任务,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了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提出德育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 职业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清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要推动社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投资与理财专业是近几年部分高职院校新设的一个热门专业,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主要服务于投资、理财领域,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而我国资本市场又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璐
旅游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基本从业技能的训练,还应该充分重视学生中长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校企共育"的框架下,旅游企业应在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目前旅游企业的参与现状的梳理,结合当下实际,厘清企业在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中的责任与收益,并对有效的企业参与机制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校企共育 职业发展能力 企业 参与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华
人文教育缺失促使职业教育更加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文章通过对其概念、特征、要素和理论基础的研究,从"全人发展"理念出发,构建培养方案管理预警体系、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体系以及搭建柔性的实施过程管理体系,优化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 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斯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输出主体,其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缺乏"双师型"队伍,教学改革步伐缓慢;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未能彰显地域办学特色;人文教育体系亟待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亟待加强等问题,导致职业能力培养工作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能力本位理念,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教学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突显地域办学特色;健全人文教育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
关键词:
能力本位理念 高职院校 职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子飘 丁孝智
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域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专业改造和新专业设置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