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3)
2023(8873)
2022(7242)
2021(7210)
2020(5830)
2019(13877)
2018(13966)
2017(24342)
2016(15053)
2015(17607)
2014(18115)
2013(16219)
2012(14519)
2011(13219)
2010(13820)
2009(11633)
2008(11412)
2007(10401)
2006(8963)
2005(8181)
作者
(38736)
(31616)
(31585)
(30329)
(20169)
(15326)
(14778)
(12373)
(12358)
(11886)
(11002)
(10565)
(10192)
(10189)
(10006)
(10003)
(9680)
(9547)
(9408)
(9015)
(8214)
(7934)
(7742)
(7582)
(7378)
(7221)
(7122)
(7080)
(6471)
(6431)
学科
(43901)
经济(43861)
管理(32424)
(27924)
教育(23698)
方法(23185)
(22746)
企业(22746)
数学(20811)
数学方法(20170)
中国(18634)
理论(15632)
教学(14483)
(13315)
(11176)
业经(9746)
(9356)
技术(8622)
学法(8569)
教学法(8569)
农业(8563)
(7635)
(7479)
地方(7437)
(7197)
贸易(7188)
学理(7138)
学理论(7138)
(6970)
(6737)
机构
学院(192159)
大学(189661)
管理(64064)
研究(61596)
(59587)
经济(57664)
理学(55001)
理学院(54192)
管理学(52385)
管理学院(52022)
(42505)
中国(40152)
科学(38678)
(38160)
师范(37884)
教育(37589)
(32558)
技术(32482)
职业(30815)
(30719)
师范大学(30417)
(28340)
中心(28039)
(27937)
研究所(27764)
北京(27607)
业大(27287)
(26226)
(22210)
农业(22028)
基金
项目(122099)
研究(99630)
科学(96275)
基金(80222)
(68188)
国家(67385)
教育(59297)
科学基金(57431)
社会(55933)
(53129)
社会科(52531)
社会科学(52517)
编号(46977)
(45801)
基金项目(40788)
成果(40646)
课题(37362)
自然(35804)
自然科(34985)
自然科学(34981)
自然科学基金(34323)
资助(34050)
(32142)
重点(29576)
(27801)
规划(27698)
项目编号(27611)
(26779)
(25764)
(25225)
期刊
教育(72561)
(65688)
经济(65688)
研究(62443)
中国(53842)
技术(27866)
学报(27356)
(25048)
科学(23967)
管理(23357)
职业(23190)
大学(22448)
(22383)
学学(18768)
农业(17389)
技术教育(15099)
职业技术(15099)
职业技术教育(15099)
图书(12915)
(12240)
论坛(12240)
(12057)
金融(12057)
业经(11581)
财经(10137)
统计(9974)
经济研究(9904)
(9728)
(9362)
书馆(9245)
共检索到295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良好的职业素质最能体现高职教育所培养学生的内在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所培养人才的重要特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以凸显职业性、注重实践性、坚持人本性为理念指导。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围绕一个目标,促进两个融合,建设三个平台,实现四个结合,打造五大中心"的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模式,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光林  
职业素质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围绕职业需求,开设职业素质教育课程、职业素质教育实践项目和建立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还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加强具有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勇  
本文阐述了职业素质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介绍了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涵,其中思想品德子系统、文化修养子系统、职业技能子系统以及身心健康子系统是高职素质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提出"五个基于"是人本论视角下高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天津职业大学通过素质教育实现知识、技能与素质相互融合;素质教育实现系统化设计与运行;素质教育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面育人,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性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玉梓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但现实中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存在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素质教育体系建构存在偏差。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以四大工程为抓手进行实践的基础上,确定了"四目十一项"的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可为高职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志红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不当、人文课程开设甚少等问题。针对高职学生人文知识缺乏,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信仰、信任产生了危机的特点,学校必须从建立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完善人文素质教育实施途径、培育高职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着手,使高职学生受到全面的做人教育,在"成人"的基础上真正"成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兆方  梁枫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人文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开展人文教育实践活动、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漂生  易斌  
针对信息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和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教师—馆员学科教育合作"模式,并在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燕  
会计职业能力和素质是通过对会计理论结构、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角色扮演和作用发挥等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取得的。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能力与素质,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本位改变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扬群  吕红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的共建项目,同时也是重庆市2014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从研究、完善、试点到应用推广,历时2年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内容不断完善、平台不断优化、影响不断扩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应改变过去将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混淆,将教育途径与校园活动相等同的观念。要重视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平台作用,使之成为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发策源、教师的成长基地及内涵管理的抓手。课程建设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就是在处理好课程建设与活动开展二者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主要教育平台的课程化,核心师资的专业化,管理评价的系统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梦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章主要从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立体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开放式"教学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绘锋  
基于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生源渠道、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独特性,职业院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依据针对性、发展性和互动性的原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科研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各种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辅导相互协作的心理教育网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伟柱  何宇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要根据市场需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知识和技能素质、职业核心能力素质、身心素质四个方面的职业素质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莉  
"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现实需要,在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具有优势作用,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在目标、主体、客体、方法与环境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文章从"工学结合"的视角,通过发挥学校与企业共同主体的主导性与协同性,调动学生向"职业人"转变的主动性,开拓多样性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环境的感染力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