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0)
2023(9049)
2022(7055)
2021(6410)
2020(5290)
2019(11800)
2018(11801)
2017(20683)
2016(12969)
2015(15406)
2014(15914)
2013(14017)
2012(12561)
2011(11319)
2010(11483)
2009(9622)
2008(9307)
2007(8631)
2006(7571)
2005(6800)
作者
(36161)
(29969)
(29779)
(28455)
(18703)
(14217)
(13698)
(11705)
(11607)
(10897)
(10143)
(10137)
(9716)
(9593)
(9438)
(9425)
(9213)
(8901)
(8894)
(8361)
(7951)
(7571)
(7438)
(7114)
(6851)
(6796)
(6780)
(6489)
(6259)
(6239)
学科
(36994)
经济(36949)
管理(28154)
(24260)
中国(18354)
(17896)
企业(17896)
(14596)
教育(13016)
方法(12987)
理论(12297)
教学(11294)
数学(10895)
数学方法(10697)
业经(10418)
(10056)
农业(9438)
(9267)
地方(8349)
(8183)
(8101)
技术(7901)
(7351)
学法(7257)
教学法(7257)
(6900)
银行(6854)
(6629)
(6303)
金融(6296)
机构
学院(170285)
大学(160510)
研究(59776)
(54628)
经济(52998)
管理(52728)
理学(44713)
理学院(44057)
管理学(42760)
管理学院(42481)
中国(40234)
科学(39139)
(35418)
(35089)
技术(31754)
(31557)
(29337)
研究所(28970)
业大(28561)
职业(28344)
(28060)
师范(27713)
农业(27702)
中心(26478)
(25402)
教育(23654)
(22799)
北京(21981)
(21947)
师范大学(21297)
基金
项目(113479)
研究(89483)
科学(87756)
基金(73954)
(65252)
国家(64546)
科学基金(53328)
(50965)
社会(50698)
教育(48742)
社会科(47568)
社会科学(47553)
(42528)
编号(41397)
基金项目(38736)
成果(34260)
课题(32719)
自然(32703)
自然科(31948)
自然科学(31932)
自然科学基金(31335)
资助(29159)
(27997)
重点(27571)
(25949)
(24206)
(24148)
项目编号(23651)
规划(23640)
(22549)
期刊
(62905)
经济(62905)
教育(49420)
中国(48839)
研究(47509)
(32974)
学报(31543)
科学(25463)
大学(23615)
技术(23388)
农业(22526)
职业(21971)
学学(21737)
(19526)
管理(18955)
技术教育(14396)
职业技术(14396)
职业技术教育(14396)
(12151)
(12101)
金融(12101)
(11728)
论坛(11728)
业经(11594)
经济研究(9717)
财经(9569)
图书(9560)
(9412)
业大(9042)
(8439)
共检索到260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翔云  
职业化素质是员工职业能力的综合体现,本文以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为着眼点,从构建以职业化素质内容为重点的目标体系、构建以"三元教育"为支撑的培养体系,以及构建涵盖施受双方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讨论了高职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玲珑  
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创业教育提升毕业生创业素质是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要求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文祥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成为高等教育机构探讨的重要课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众多,本文仅以职业化能力研究为切入点,探讨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维维  
一、职业素质培养问题提出的现实背景2006年11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广阔的国际视野和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高职大学生素质培养不仅要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还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形成核心价值观、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三核"为主体内容的综合素质。除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指标体系外,构建一套培养核心价值观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合适的指标体系,合理认定素质学分,并通过行之有效的程序环节、操作规则和规章制度,将二者有效贯彻落实,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学生素质培养运行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静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却略显薄弱,文章从职业素质的构成、意义和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盖晓芬  
高等职业院校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由职业教育的特质决定的,也是学生适应岗位要求、与其他类型和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错位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主要包含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个性、职业文化等方面内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体现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定位和要求,要在实践中通过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机制,通过营造企业文化、校友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育人途径,培养学生具有金融职业人才特色的职业个性,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满益  王磊  宋刚勇  李敏  魏晓娅  
职业素质是产学无缝衔接的接口,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其开发途径包括教育、培训、实践、自我修炼等。职业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高职院校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到职业素质教育中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雅芹  王璐  温伟  
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及职业素质的培养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空间,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职业素质的培养对课程体系、对教师、对学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鸣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大投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明确教育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展职业道德教育渠道,多管齐下;全面构建职业道德素养评价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露  陈丽娟  张家明  
新时代,为更好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出既拥有专门知识和能力,又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和创新热情的人才。这需要从建构素质教育立体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而提出建构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义彬  
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在重视培养学生优秀的专业素质的同时,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不容忽视,这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构建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健全评价和反馈机制,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红波  
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试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定位、基本内容以及控制保障系统等方面着手,构建一个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并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国桢  
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其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目前高职学院存在的评价主体单一、内容简单和指导不够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高职学生多元化、多面化、多样化综合评价体系的原则和实行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条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堂  吴文彬  
要充分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其职业生涯的有效持久发展,就需要加强学生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价值观(统称为"三核"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通过粗糙集的方法构建学生素质"三核"素质评价模型建构,并结合三个课堂、校企合作的素质培养实践模式,能够有效开拓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新途径,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