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9)
- 2023(11011)
- 2022(9855)
- 2021(9441)
- 2020(7961)
- 2019(18504)
- 2018(18264)
- 2017(34793)
- 2016(19894)
- 2015(22595)
- 2014(22960)
- 2013(21941)
- 2012(19962)
- 2011(17877)
- 2010(17817)
- 2009(15409)
- 2008(14750)
- 2007(12762)
- 2006(10829)
- 2005(9182)
- 学科
- 济(67325)
- 经济(67247)
- 管理(52521)
- 业(49374)
- 企(41428)
- 企业(41428)
- 方法(33782)
- 数学(29256)
- 数学方法(28862)
- 中国(18480)
- 农(17886)
- 财(17100)
- 学(16709)
- 理论(16001)
- 业经(14967)
- 教育(14578)
- 地方(13541)
- 技术(13148)
- 农业(11935)
- 制(11731)
- 教学(11620)
- 务(11568)
- 财务(11509)
- 贸(11509)
- 贸易(11505)
- 财务管理(11491)
- 和(11462)
- 易(11171)
- 企业财务(10967)
- 环境(10539)
- 机构
- 学院(269396)
- 大学(264117)
- 管理(103599)
- 济(94719)
- 经济(92360)
- 理学(90785)
- 理学院(89697)
- 管理学(87896)
- 管理学院(87426)
- 研究(85565)
- 中国(59162)
- 京(56401)
- 科学(56267)
- 农(43198)
- 所(43061)
- 财(42830)
- 业大(41828)
- 研究所(39775)
- 江(38623)
- 中心(38290)
- 范(37938)
- 师范(37571)
- 技术(35998)
- 财经(35334)
- 北京(35332)
- 农业(34042)
- 经(32234)
- 州(32210)
- 院(31276)
- 师范大学(29980)
- 基金
- 项目(189805)
- 科学(148021)
- 研究(141674)
- 基金(133357)
- 家(115985)
- 国家(114946)
- 科学基金(98427)
- 社会(83925)
- 社会科(79256)
- 社会科学(79235)
- 省(77566)
- 基金项目(71815)
- 教育(69729)
- 自然(65476)
- 划(65030)
- 自然科(63959)
- 自然科学(63944)
- 自然科学基金(62764)
- 编号(60661)
- 资助(55284)
- 成果(49144)
- 课题(43195)
- 重点(42941)
- 部(41453)
- 创(40018)
- 发(39643)
- 项目编号(36967)
- 创新(36927)
- 科研(36382)
- 大学(36365)
共检索到374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娜
在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压力下,进入职业教育阶段的高职生需要接受独立性教育。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独立性现状,分析发现影响高职生独立性的不利因素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家庭的溺爱、高职院校的忽视、学生自身薄弱的意识以及缺乏社会支持力度等。通过分析影响高职生独立性发展的原因,进而提出家庭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学生自身要增强独立意识、政府和社会要提供相应支持等思考和建议,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切实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落到实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独立性 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丽英
自主学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主学习是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能力。本文在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以学习风格理论为指导,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探索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创新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倪焕敏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本文分析了行业性高职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根据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立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创品牌显特色,获得优势资源的聚焦;引企业深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链等加强行业性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旨在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行(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就业能力 学生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选择行业性高职院校这一对象,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社团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分析了这一类院校中专业型社团的特点及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优化专业型社团管理,组建就业服务类机构;加强社团活动指导,凸显行业要素;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和"浸"入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学院建立专业型社团的新模式,挖掘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途径等发展策略。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专业型社团 就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云
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高职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性学习 学习方式 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近年来,就业导向、能力发展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最强音,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发展的特殊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更加需要侧重的是学生就业岗位的针对性,注重的是毕业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发展,包括岗位晋升的能力以及领域内转岗的能力。本文根据目前行业性高职院校还没有切实将学生的就业能力融入专业建设全过程这一现状,结合能力发展与专业建设之间的契合点,从专业建设的目标、过程以及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可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行业性高职院校 专业建设 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友秀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拓展就业渠道的关键。文章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意识培养的方法与对策,以达到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择业与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职业意识 职业道德 市场经济 社会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隆
新时期,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其首要的教学任务,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了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提出德育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德育 职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丽洁
培养高职学生职场英语能力既是人才市场需求,也是高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高职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需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条件、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突出实用性、职业性、服务性、开放性和人文性。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能力 培养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林 肖彩霞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管理、服务、建设、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详细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深入地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高职 创新能力 必要性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萍 沈红伟 赵卫红
本文简要分析了民办院校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状况及教育形势发展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围绕学风建设、学习型班级的建立、英语学习氛围的创设、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改革、评价体系的完善六个方面探讨了推动民办院校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
民办 高职 英语 自主学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唐静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重点,使其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的职业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进行研究,从而使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 职业能力 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雄飞
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立体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优雅全面的育人环境,引入企业特色文化和职场精英文化等,努力拓展和丰富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 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荣红
高职院校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良性运转,最终满足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受阻,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主线,构建"三课堂"联动教学,实施"双学分制"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