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3)
2023(6911)
2022(6056)
2021(5721)
2020(4835)
2019(11138)
2018(10678)
2017(19361)
2016(11830)
2015(13947)
2014(13880)
2013(12934)
2012(12114)
2011(10854)
2010(11398)
2009(9877)
2008(9848)
2007(9103)
2006(8307)
2005(7529)
作者
(32504)
(26971)
(26906)
(25820)
(17482)
(12921)
(12420)
(10452)
(10299)
(10266)
(9042)
(8994)
(8912)
(8908)
(8787)
(8543)
(8387)
(8038)
(7957)
(7699)
(6986)
(6847)
(6563)
(6454)
(6201)
(6146)
(6137)
(6042)
(5566)
(5560)
学科
(34588)
经济(34542)
(31934)
管理(31555)
(26575)
企业(26575)
方法(13260)
(13022)
中国(12304)
理论(11130)
(11011)
教育(10865)
(10854)
数学(10541)
数学方法(10163)
教学(9772)
技术(8894)
业经(8731)
农业(8637)
(8039)
(7983)
地方(7865)
(7683)
贸易(7676)
(7539)
(6744)
(6573)
及其(6557)
财务(6543)
财务管理(6528)
机构
学院(161375)
大学(151227)
(56748)
经济(55099)
管理(55073)
研究(54590)
理学(46359)
理学院(45739)
管理学(44561)
管理学院(44266)
中国(39741)
科学(33599)
(33015)
(28512)
(28101)
(27452)
技术(26904)
(26285)
研究所(25213)
中心(24683)
(24117)
职业(24085)
师范(23877)
(22008)
业大(21960)
财经(21458)
北京(21242)
农业(20468)
(20054)
(19285)
基金
项目(99014)
研究(79814)
科学(77653)
基金(65858)
(56296)
国家(55676)
科学基金(47328)
社会(44159)
(42966)
教育(42672)
社会科(41589)
社会科学(41580)
编号(36971)
(35917)
基金项目(33129)
成果(31926)
自然(30334)
自然科(29634)
自然科学(29628)
自然科学基金(29090)
课题(28715)
资助(28154)
(24706)
重点(23464)
(21948)
(21648)
项目编号(21643)
(21601)
(21487)
规划(20676)
期刊
(67484)
经济(67484)
研究(49237)
中国(42780)
教育(41064)
(24749)
学报(22904)
管理(22322)
(21889)
科学(21004)
技术(19983)
大学(17618)
农业(16832)
职业(16318)
学学(16060)
(15853)
金融(15853)
业经(11265)
(10516)
论坛(10516)
经济研究(10395)
财经(10370)
技术教育(9993)
职业技术(9993)
职业技术教育(9993)
(8971)
(8831)
图书(8137)
问题(7995)
(7945)
共检索到254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广全  
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的共性问题。其中,方法核心能力培养的困境即是其一。高职学生方法核心能力培养的困境主要在于:偏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欠缺博雅教育的涵养。该困境的原因在于片面理解教育方针,突出实用主义教育观。其破解的关键需在贯彻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俊辉  
伴随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提出,如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成为高职教育必须关注的问题。目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对此,高职院校需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视角,转变职业能力观,更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明确自身定位,更新办学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凤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逐年增长,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工作中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愈发难以保障实训教学质量。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实训教学缺乏有效指导,实训室建设质量偏低;师资力度偏弱,实训团队有待完善,经费保障不力;实训教学模式亟待完善,实训教学考核方式陈旧。为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高职院校需要组建实训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升实训室的建设质量;引入"双师型"师资,构建实训团队,强化经费保障;完善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实训教学考核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陪航  杜凤伟  闫志利  
参照德国职业能力分类方法,将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设定为6项二级指标和24项三级指标,在全国8省(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二级指标均达到重要程度,但岗位表现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部分三级指标远未达到用人单位的期望要求;不同省份、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用人单位对中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部分指标的评价存在显著差异。加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中职学校明确培养重点,做到循因施策,强化就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区域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牟云  
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终身自主学习能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高职教师应通过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策略、开展多元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评价能力,让学生逐步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英芹  郑淮  
职业能力水平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的筹码,职业能力的市场定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能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而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改变教育观念,确定职业定向;优化教师结构,构建"双师型"队伍;合理设置专业,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结合,走校企合作道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黄明睿   欧阳奕滨   侯永雄  
以国家战略方向、人才素质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为着眼点,挖掘“人工智能+”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相契合的内在逻辑。基于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现状,分析“人工智能+”赋能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有针对性地从育人生态构建、课程体系完善、专创融合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体系优化5个方面提出发展策略,致力于推动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燕瑾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意义重大,但也面临重重困境。文章建议合理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树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典范;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投入专项经费;推行完全学分制,倒逼高职院校提高管理水平、开展教学改革;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深入研究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规律,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静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职业、新岗位出现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速度越来越快,促使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这些工作岗位要求劳动者不再固守传统的技术分工,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沟通和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才能适应不断变换的岗位需求。这些变化都使得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突出。根据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就培养策略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娟  王美萍  许荣华  
基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背景,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典型成功经验,针对旅游类高职学生核心能力培养采取基础策略和渗透策略,通过常规教学、专业实践活动、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和公共选修课培养及自我学习等途径培养核心能力,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明  
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指出了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对策,如深化高职教育就业体系改革,加强就业能力培养;突出专业技能培养,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完善就业指导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葵  宋翎  
高职院校的工科类学生其职业能力侧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文科类学生的职业能力侧重动脑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者的培养模式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和相邻学科领域的一些规律可以为高职文科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带来重要的启示。在新的视野下,职业院校文科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除了要转变教学理念之外,还要关注培养的手段和方法,注重心智模式的养成,此外,作者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提出了个人建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利桃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自己与社会之间的交换过程,通过了解外界信息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学习系统是具有自组织性质的开放系统。提高学生自组织能力是网络环境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进行创新性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自觉而有计划地了解、适应、甚至于顺应学习活动的自组织特点,及时向学习系统提供教学信息的交换,鼓励其自身的正确否定,为其内反馈提供必要的客观依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立新  
高职教育是以高端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根本目标,是否具备创造力,是衡量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实现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基于目前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切实可行的培养策略来实施教育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重庆  
职技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职教师资的使命,是职业教育的"母机"。当前,职技高师院校面临职教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不高,技术性、师范性和学术性不强等诸多困境。从职技高师院校的发展定位、培养模式、生源素质和办学经费等层面探寻困境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化解策略: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职技高师院校坚守职教师资培养的定位,重点实施"4+2"本硕连读的研究生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制度,实现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兼顾与优质高职院校合作,分段联合培养"3+2"本科职教师资和"3+4"硕士职教师资;采取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模块课程和学科课程的内容组织形式,构建实践导向的有职教特色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