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39)
2023(9741)
2022(8833)
2021(8567)
2020(7177)
2019(16700)
2018(16605)
2017(31677)
2016(17863)
2015(20645)
2014(20912)
2013(19902)
2012(18049)
2011(16239)
2010(16102)
2009(13978)
2008(13227)
2007(11336)
2006(9741)
2005(8262)
作者
(49127)
(40430)
(40155)
(38257)
(25725)
(19483)
(18336)
(16093)
(15441)
(14516)
(14083)
(13316)
(12627)
(12605)
(12509)
(12442)
(12169)
(12047)
(11488)
(11388)
(10013)
(9948)
(9647)
(9238)
(9180)
(9014)
(9013)
(8900)
(8156)
(8059)
学科
(62089)
经济(62018)
管理(51092)
(44605)
(38260)
企业(38260)
方法(31113)
数学(26719)
数学方法(26343)
中国(16191)
(15883)
(15182)
(15017)
环境(14706)
理论(14189)
业经(13854)
教育(13233)
地方(13093)
技术(12051)
(11687)
(11311)
教学(11024)
(10729)
贸易(10724)
农业(10572)
(10400)
(10258)
财务(10201)
财务管理(10186)
企业财务(9661)
机构
学院(244363)
大学(239008)
管理(97158)
(86305)
理学(85338)
理学院(84358)
经济(84171)
管理学(82736)
管理学院(82332)
研究(74920)
中国(52089)
(51238)
科学(48877)
(37989)
(36863)
业大(36116)
(35011)
(34793)
师范(34739)
(34355)
研究所(33993)
中心(33861)
北京(32293)
技术(32263)
财经(31482)
(29138)
(28633)
师范大学(27901)
(27508)
农业(27247)
基金
项目(172185)
科学(135103)
研究(130881)
基金(121273)
(104236)
国家(103288)
科学基金(89380)
社会(77908)
社会科(73516)
社会科学(73495)
(70069)
基金项目(65703)
教育(63907)
自然(58930)
(58649)
自然科(57491)
自然科学(57479)
编号(56909)
自然科学基金(56404)
资助(49913)
成果(45502)
课题(39911)
重点(38601)
(37578)
(36124)
(36105)
项目编号(34712)
创新(33243)
大学(33233)
(32969)
期刊
(89749)
经济(89749)
研究(67785)
中国(46989)
教育(44242)
学报(36642)
科学(33827)
管理(33760)
(30490)
大学(27812)
(27190)
学学(25701)
技术(24924)
农业(22167)
图书(15191)
业经(15105)
(14744)
金融(14744)
职业(14718)
财经(14300)
经济研究(13548)
理论(12156)
科技(12075)
(11996)
问题(11568)
实践(11501)
(11501)
(11314)
论坛(11314)
情报(11041)
共检索到33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衍  徐梦佳  于海波  
在借鉴课堂学习环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我国东、中、西部32所高职院校的2081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总体感知情况较好,但对物理环境和制度环境的感知程度较低;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密切相关,课堂学习环境感知不同的学生,其学习行为也存在显著差异。建议高职院校加强课堂学习环境管理,平衡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创设理想的课堂学习环境来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以提高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爱景  滕春玉  
基于福建省4所高职院校1 082名大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体验整体上趋于正向,但还存在改善空间。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建议:高职院校应进一步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有针对性地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关注院校间差异,多维度优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着力打造同伴互动、师生交流的平台,实现师生共同建构课堂;挤水添金,打造高职教育的"金课",着力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综合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桃梅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程黎  赵晓桥  王东升  刘发茂  李智玲  洪国慧  
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云梅  
利用自编问卷,随机抽取我校2006级418名大学生和6名教师对其所在口语课堂进行调查,研究学习者对课堂环境的社会心理感知在师生、性别及英语能力上是否存在差异,学生的口语成绩与学生对口语课堂环境感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对口语课堂社会心理环境的感知值明显低于口语教师;(2)女生对口语课堂环境的感知值显著高于男生;(3)英语能力不同的学生对口语课堂环境的感知差异不大;(4)英语口语成绩与学生对口语课堂环境的感知之间有一定的相关。研究结果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文雯  陈丽  陈强  吴运新  
课堂是学习活动进行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会影响学生的教育收获。本研究选择留学生课堂学习这一微观视角,依据学生发展理论和课堂学习环境理论,以清华大学在校留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课堂学习环境对留学生教育收获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群体留学生感知的课堂学习环境存在差异,韩国留学生、"分离"教育模式下的留学生以及不以中国为留学首选国的留学生群体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感知显著低于其他留学生群体;课堂学习环境感知对留学生的教育收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锐  马云鹏  
本研究主要采用单组前后测的方法,对吉林省长春市某小学的两个数学课堂进行了前实验研究。研究者将课堂环境量表以及课堂观察的结果反馈给实验教师,并与实验教师一起讨论每个班级数学课堂环境的干预方案。经过将近一年的干预实验,研究者对比了课堂环境的改变前后,学生的数学学习表现的变化。结果发现,数学课堂环境的改变能够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观、数学学习取向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积极变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秋前  丁佩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丹丹  
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学习者的输出与交际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采用输入等相关视角对某职业学院英语课堂的输入、互动、输出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教师可以通过监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教师应注重教师话语质量,使可理解语言输入带动语言输出;教师要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加强知识输入,增强信息输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泽宇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课堂文化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引导相得益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构建和谐课堂文化,应该从教师转变教学观开始,注重营造师生民主平等环境,建立师生平等对话交流平台,逐渐形成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共同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青  
英语人文融合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英语学习过程;人文融合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激发生成、愉悦共享、反思升华的平台,也是教师实施人文关怀、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责任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熊蕾  
移动学习正潜移默化而又快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课堂,对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独立性和学习自控性较弱等问题。从学生自身、教学模式、教学环境等方面深入剖析,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下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自主性的策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优势,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正平  
课堂"学习共同体"体现平等合作,彰显和谐共生,促进情感交融。高职院校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注重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教学内容的生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基于课堂"学习共同体"模式下实施教学设计,构建追寻"共同愿景"的教学目标,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倡导"对话体验"的教学策略,恪守"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雨  
本文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状。自主学习模式与生态课堂有一定的结合点。自主学习模式能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能力,使师生达到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实现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良性生态运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安民  
通过将自我效能、教师行为和教材特性这三个与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情境密切相关的变量纳入一般的科技接受模型,构建了解释和预测高职翻转课堂学习成效的扩展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教师行为、自我效能和教材特性对高职翻转课堂学习认知均有显著影响的假设,并得出高职生翻转课堂学习过程中他引性和自觉性是同时存在的,其学习过程被构筑在内(自觉)外(他引)"互动"的层面上。学习成效是"高职生—教师"以及"高职生—知识"双重互动渗透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内外因素不断递推的多层级供递系统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