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4)
2023(8360)
2022(7328)
2021(6979)
2020(5775)
2019(13519)
2018(13325)
2017(24615)
2016(14715)
2015(17438)
2014(18359)
2013(17250)
2012(16160)
2011(14604)
2010(15037)
2009(13420)
2008(13563)
2007(12746)
2006(10806)
2005(9685)
作者
(42470)
(35647)
(35411)
(34203)
(22447)
(17226)
(16404)
(13920)
(13433)
(13107)
(12004)
(11976)
(11735)
(11388)
(11238)
(11213)
(11154)
(10499)
(10427)
(10280)
(9080)
(9074)
(8859)
(8542)
(8096)
(8057)
(8037)
(8020)
(7402)
(7327)
学科
(52039)
经济(51990)
管理(36023)
(33402)
(26079)
企业(26079)
方法(24694)
数学(21687)
数学方法(21401)
(17083)
中国(15796)
(13854)
理论(12754)
教育(12632)
(12020)
业经(11274)
教学(11187)
地方(11185)
农业(11151)
(10437)
(10287)
贸易(10283)
(9960)
(8589)
财务(8566)
财务管理(8530)
(8526)
技术(8358)
(8338)
银行(8302)
机构
学院(209561)
大学(200794)
(74104)
经济(72018)
管理(69525)
研究(67114)
理学(58804)
理学院(58026)
管理学(56631)
管理学院(56264)
中国(49037)
科学(43650)
(43303)
(38489)
(35665)
(35662)
(35389)
业大(32444)
研究所(32177)
技术(31827)
中心(31554)
(30763)
农业(30491)
师范(30430)
(28541)
财经(27884)
职业(27704)
北京(27466)
(24973)
(24073)
基金
项目(130018)
研究(101415)
科学(98652)
基金(85214)
(73244)
国家(72448)
科学基金(59964)
社会(56816)
(56711)
社会科(53355)
社会科学(53334)
教育(52930)
编号(47224)
(46633)
基金项目(44948)
成果(39283)
自然(37475)
自然科(36504)
自然科学(36489)
资助(35863)
自然科学基金(35770)
课题(35148)
重点(30566)
(29879)
(29057)
(28212)
(27432)
项目编号(27107)
(26849)
大学(25908)
期刊
(85598)
经济(85598)
研究(59462)
中国(50076)
教育(45443)
(35119)
学报(34222)
(29809)
科学(28142)
大学(25341)
技术(24310)
农业(23569)
学学(23288)
管理(23246)
职业(17582)
(16663)
金融(16663)
业经(15378)
财经(13767)
经济研究(12989)
(12742)
(11908)
问题(11490)
图书(11320)
(11183)
论坛(11183)
(10947)
技术教育(10924)
职业技术(10924)
职业技术教育(10924)
共检索到314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红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升级提质的精神支柱,培育“工匠精神”是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需要,也是高职院校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但当前学校育人对“工匠精神”缺乏整体培养计划及学生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通过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校园文化,优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等培养路径来滋养工匠行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玲  
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工科院校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以及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为此,需要工科院校更新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把工匠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贺智慧  
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一种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当然是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具体实施者理应是高职教师。然而,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诸多现实困境。文章针对这些现实困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工匠精神培育路径:首先,在思想理念上确立培育工匠精神的根本地位;其次,在实践管理上完善工匠精神培育体系;最后,在师资培养上提高高职教师的职业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芮明珠  
社团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大学生社团文化与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所需要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社会、实践和主体价值意蕴。从实践层面来看,社团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引领功能、载体功能和激励功能。时代赋予了"工匠精神"全新的内涵与价值,高职院校承担着重要的职业人才培养功能,需要全面认识大学生社团在高职生"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地位,优化相应制度环境,营造"工匠精神"文化氛围,充分利用专业社团培育"工匠精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凯宁  孙勇  
文章剖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探究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工匠精神培养融合的意义,据此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创新思政课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加强思政课教师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创设思政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良好教学条件;营造工匠精神培养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卉  
"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企业、学校等方面对工匠身份、工匠文化及"工匠精神"的认识偏差,是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困境。为此,文章从开展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宝晶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培育,是履行立德树人使命任务的需要,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思政课融入"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观教育,开展工匠精神情感体验式专题教学,构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培育能力来加强工匠精神培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以及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构建,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而言,工匠精神包括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与人文素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存在专业精神培育缺乏理性支撑、职业态度培育过度依赖技术理性、人文素养培育缺乏理性约束等问题,导致工匠精神培育陷入困境。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需要依托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借助思政课平台来培育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灵魂,是职业教育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受教育者的核心素养。船员工匠精神,包括敢于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追求卓越的钻研精神,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航海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结合船员工匠精神的内涵,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职业院校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师资的"工匠精神"等维度进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洵  陈姣  
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三者紧密相连,这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在一种尊师重道、敬业乐业、勤奋创新、知行合一的积极职业心理美德下开展的。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加强高职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加强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经验,为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提供教学参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乃新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要,作为职业院校必须以培养具有吃苦耐劳、具有奋斗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因此,职业院校应该在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信守业、勤勉精业和奉献事业精神品质的技术技能型工匠人才方面进行大胆探索,通过价值引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创新教育、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等,培育和促进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品质的养成,为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做出职业院校应有的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梅洪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面临困境,以"技能本位"为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培育现代工匠,现代工匠的培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加强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高职教育要积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育人体系,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秋花  
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是新形势下"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工匠精神培育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系统性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在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存在困境。因此,必须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建设,重塑社会价值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工匠精神贯穿教学始终;加快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将工匠精神培育与实训教育紧密结合;大力推广现代学徒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国雄  
中国正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是核心。文章分析了工匠精神内涵,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社会价值导向异化、办学理念重技轻人、重理论轻实践三方面工匠精神的缺失现状,并对此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建立健全工匠制度体系、侧重思政培育路径、强化专业培育路径、打造校园文化培育路径、搭建产教融合培育路径、构建行业特色化培育路径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