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9)
- 2023(7156)
- 2022(6150)
- 2021(5898)
- 2020(4888)
- 2019(11053)
- 2018(10990)
- 2017(19472)
- 2016(11924)
- 2015(14097)
- 2014(14841)
- 2013(13439)
- 2012(12326)
- 2011(11032)
- 2010(11599)
- 2009(10325)
- 2008(10255)
- 2007(9729)
- 2006(8525)
- 2005(8045)
- 学科
- 管理(37321)
- 济(31294)
- 经济(31216)
- 业(29366)
- 企(25749)
- 企业(25749)
- 制(13851)
- 财(13715)
- 中国(12237)
- 教育(11728)
- 理论(11046)
- 教学(10676)
- 方法(10412)
- 农(10242)
- 体(9852)
- 业经(9099)
- 务(8396)
- 财务(8369)
- 财务管理(8334)
- 数学(8056)
- 企业财务(7864)
- 数学方法(7859)
- 体制(7674)
- 银(7559)
- 技术(7554)
- 银行(7539)
- 学(7314)
- 学法(7224)
- 教学法(7224)
- 行(7149)
- 机构
- 学院(158800)
- 大学(150862)
- 济(53040)
- 管理(51823)
- 经济(51295)
- 研究(48700)
- 理学(42454)
- 理学院(41901)
- 管理学(40939)
- 管理学院(40661)
- 中国(37560)
- 京(32932)
- 财(31368)
- 江(29036)
- 科学(28657)
- 技术(25918)
- 职业(25147)
- 所(24890)
- 州(23260)
- 范(23237)
- 中心(22986)
- 师范(22983)
- 农(22947)
- 财经(22667)
- 研究所(21541)
- 北京(21052)
- 业大(20389)
- 经(20207)
- 省(18705)
- 技术学院(18390)
- 基金
- 项目(93737)
- 研究(77916)
- 科学(72331)
- 基金(60947)
- 家(50929)
- 国家(50319)
- 社会(43973)
- 科学基金(42999)
- 教育(42418)
- 省(41358)
- 社会科(41136)
- 社会科学(41129)
- 编号(36354)
- 划(33511)
- 成果(31564)
- 基金项目(31556)
- 课题(28520)
- 自然(25879)
- 资助(25292)
- 自然科(25255)
- 自然科学(25248)
- 年(24935)
- 自然科学基金(24783)
- 制(23602)
- 重点(22160)
- 性(21729)
- 项目编号(21334)
- 部(20836)
- 规划(20496)
- 创(20405)
- 期刊
- 济(70046)
- 经济(70046)
- 研究(50927)
- 中国(49054)
- 教育(43754)
- 财(28620)
- 学报(22227)
- 管理(22181)
- 农(21788)
- 技术(20339)
- 科学(18797)
- 大学(17950)
- 职业(17486)
- 学学(15913)
- 融(15292)
- 金融(15292)
- 农业(14223)
- 财经(12053)
- 业经(11212)
- 技术教育(10891)
- 职业技术(10891)
- 职业技术教育(10891)
- 经(10439)
- 坛(10212)
- 论坛(10212)
- 经济研究(9344)
- 图书(9295)
- 财会(8461)
- 会计(8303)
- 问题(8137)
共检索到26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项建斌 林洁 李苏燕
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机制,能够提升学生工作实效,提高办学质量,对保证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的培育应以项目认同感培育、指导教师培育、保障体系培育为重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培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精品项目 培育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蕾
培育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是高技能人才成长、高职教育质量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高职专业教育还存在着对工匠精神培育的诸多欠缺。加强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要从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创设情境式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渗透式校园文化体系、完善外化式制度体系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的职业素养培育机制。
关键词:
工匠精神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育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 唐敏娟 赵红艳 于文荣
为了完善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和质量保障机制,使得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分别调查高职院校学生、教师和用人合作企业,明晰工匠精神培育总体效果、工匠精神培育实际效果、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评价机制、工匠精神培育质量保障机制等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在人才培养全要素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整体效果;强化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薄弱环节的工作力度,促进学生工匠精神全面提高;统一学生工匠精神考核评价标准,科学制定工匠精神培育效果考核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工匠精神培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过程精细化管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青春 桂德怀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工匠人才培育的使命。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品质、专心致志的品格、一丝不苟的品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淡泊名利的敬业精神。本文从校园工匠文化、校企深度合作、教学做合一、全面素质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丽如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特征,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校内协同,构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新格局;校外协同,延伸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平台。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职业核心素养 培育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重拾"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2025、"双创"等战略的现实需要。将工匠精神引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贯穿于高职"双创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职院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等产生革命性影响。要使"工匠精神"真正转化为"双创"人才的人力资本、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需要高职院校重新厘清和审视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推动价值转向、理念革新,构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体制机制,建设支撑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制度和文化。通过"双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双创"实训实战、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等,将"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耦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创人才 工匠精神 耦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加平
"技术素养"是对技术领域"知、能、情"的综合体现,是技术性、人文性的集合。在高等职业教育视域下,应该以专业课教学带动学生技术知识的建构,以实践教学带动学生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社会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行为处事的方式,整体上促进高职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学生 技术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燕萍
责任是道德伦理的重要规范,责任意识是职业素养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职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构念和个体职业道德的规定性蕴含。结合高职大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从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责任心理机制培育的要素构成,探索责任教育的实践路径,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责任心理机制 培育 实践探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征宇
文章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实例,从高职校园文化的现状分析、定位策略和建设途径等多个层面,探讨高职校园文化精品项目的培育问题。
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 精品项目 培育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景凌凌
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职教育评价趋势出发,对以往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历史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探讨了高职教育多元课程评价视野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机制的走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单凤儒
互联网发展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引发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和思维,乃至整个社会的巨大变革。大数据浪潮的本质是信息传播与应用的颠覆性变革,其作用的核心是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企业经营者社会资本转型是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而转型的核心是社会资本培育机制的创新。要变硬边界、孤岛型培育结构为无边界、网络型培育结构;遵循利益共生、认知信同、情感融通、交互传通、数据驱动、学习渗透等培育机理,构建以生活为媒介的"双网"渗透培育机制。并通过信息网、关系网与学习、工作、生活的多维渗透,树立数据意识、培养互联网技能,再造客户关系、经营关系、管理关系、泛社会关系等四大网络,以实现培育机制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幸福
德育工作者是当前职业学校落实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主体力量,其内在精神直接影响着职业学校德育内涵发展、德育实效提升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探究该群体的职业精神现状和培育方略,可有效超越当前德育工具主义的樊篱,帮助德育工作者认清德育内蕴的工作责任与使命,促进从教情感、从教意志和从教风范的提升,从而提升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整体形象与德育实效。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者 职业精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峰 刘志国 陈兆生 马伯华
高职院校品牌专业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功能机制,包括导向机制、动力机制、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各层面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推进品牌专业的建设。同时,也要基于各层面机制之间的关系机理,合理构建品牌专业的培育模式,实现品牌专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品牌专业 形成机制 培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丽
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为高职院校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能够促进提高师生文化素质,提升育人水平。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难的原因是: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办学条件与本科院校的差距明显;高职院校生源质量偏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难以深入进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较低。基于此,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路径:构建鲜明的职业特色;打造服务地方的特色校园文化;对外宣传自身特色文化;培养服务地方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自信 特色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