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9)
2023(11286)
2022(9488)
2021(8538)
2020(6840)
2019(15388)
2018(14598)
2017(26744)
2016(15340)
2015(17427)
2014(17393)
2013(16343)
2012(15282)
2011(14014)
2010(14183)
2009(12327)
2008(11801)
2007(10511)
2006(9402)
2005(8542)
作者
(45651)
(37967)
(37741)
(35527)
(23928)
(18378)
(17015)
(14861)
(14521)
(13653)
(12960)
(12724)
(12225)
(11932)
(11862)
(11845)
(11546)
(11314)
(10917)
(10851)
(9732)
(9526)
(9170)
(8740)
(8718)
(8670)
(8432)
(8371)
(7699)
(7605)
学科
(62541)
经济(62480)
(38121)
管理(38001)
(27751)
企业(27751)
中国(23089)
方法(21292)
地方(19508)
(19486)
数学(18542)
数学方法(18355)
业经(15566)
农业(13971)
技术(12581)
(12453)
贸易(12443)
(12131)
(12015)
(11997)
(11153)
地方经济(11023)
环境(10841)
理论(10536)
(10469)
银行(10420)
(10357)
金融(10357)
教育(10188)
(10108)
机构
学院(217205)
大学(205993)
(84840)
经济(83107)
研究(77213)
管理(74717)
理学(64305)
理学院(63439)
管理学(62165)
管理学院(61797)
中国(55435)
科学(49731)
(44781)
(44569)
(40582)
研究所(37115)
(36157)
业大(35973)
农业(35195)
中心(34314)
(34149)
技术(31230)
(30912)
师范(30481)
财经(28612)
北京(28231)
(27673)
(27511)
(26049)
经济学(25489)
基金
项目(145605)
科学(114104)
研究(107121)
基金(100586)
(89479)
国家(88576)
科学基金(74648)
社会(66167)
社会科(62624)
社会科学(62611)
(62341)
基金项目(53656)
教育(52792)
(51767)
自然(47862)
自然科(46787)
自然科学(46773)
自然科学基金(45935)
编号(44951)
资助(39915)
(37475)
成果(34935)
课题(34119)
重点(34104)
(31931)
(30782)
创新(29458)
发展(29310)
(28829)
(27812)
期刊
(96253)
经济(96253)
研究(61796)
中国(52930)
(41106)
教育(39374)
学报(38090)
科学(33692)
农业(28508)
大学(28389)
管理(27446)
学学(26742)
(25443)
技术(22102)
(19377)
金融(19377)
业经(17936)
经济研究(15965)
职业(15368)
(15213)
财经(13899)
问题(12783)
(12089)
(11390)
论坛(11390)
科技(11094)
商业(10436)
(10416)
业大(10382)
技术经济(10036)
共检索到327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张耀华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俊杰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动机与心理、身体素质、家庭社会资本、学校品牌与就业支持等9项因素的影响。它们又可分为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环境三类。其中,个人因素对就业能力所占总权重最高(55%),个人环境次之(29%),外部环境最低(16%)。藉此可以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社会支持体系进行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  
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颂平  赵莉  
充分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职能,也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王彦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常州高职园区顶岗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用人单位因素5个因素和18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结论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在于能否就业,而在于缺乏就业的自主性,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束梅玲  
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IT类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高职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测试数据,分析就业能力纵纬度因素与横纬度因素,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从而廓清了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给出了将IT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方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艳  徐智策  张雪梅  
文章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化工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展开调查,就当前影响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高职院校、企业、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较客观、清晰地反映出高职化工类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根据调研情况从企业、学校、政府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方案,探寻提高化工类高职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纯  周丽  
通过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部分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毕业生和专家进行访谈等实证研究,力图从社会、酒店、学校及毕业生个人等方面来找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方面因素主要是父母建议以及社会认同;酒店方面最主要因素是酒店的发展空间;学校方面主要因素是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知名度;毕业生方面主要是个人的沟通能力等因素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时就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有利于指导实践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陆根书  刘秀英  
整合院校影响模型及学习环境理论,基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大学生能力发展不均衡。代表学生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三个指标,增值有多有少。(2)不同因素对学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在程度和方向上存在差异。在程度上,背景因素、学生投入和学习环境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力依次递增;而且,课堂环境的影响大于校园氛围的影响,常规投入的影响大于在线投入的影响。在方向上,学习环境和学生投入的不同维度的影响,有的积极,有的消极。高校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均衡发展,构建有利的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问卷调查及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职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是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且学生较为欠缺的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蕙羽  
利用北京15所高校4771名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从大学生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个人主观态度等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意愿现状及何时、何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于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偏好稳定的行业;大学生的个人、家庭特征以及对社会、个人层面的主观态度分别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且体现出对同一因素的主观态度与客观实际作用不同的特点。研究从政府、高校、学生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腾讯教育频道对2307名在校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和高职高专生)的专项调查显示,大学生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仍然是"收入"(占71.4%),排在第2位的是"职业发展前景"(占59.9%),第3是"行业前景"(占49.6%)。接下来是:个人兴趣(占40.7%)、稳定(占34.2%)、编制(占25.5%)、社会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