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7)
2023(4079)
2022(3643)
2021(3439)
2020(2948)
2019(6899)
2018(6648)
2017(13061)
2016(7106)
2015(8517)
2014(8728)
2013(8395)
2012(7777)
2011(6600)
2010(6752)
2009(5803)
2008(5491)
2007(4925)
2006(4387)
2005(3740)
作者
(17592)
(14706)
(14507)
(13986)
(9341)
(6937)
(6915)
(5734)
(5647)
(5501)
(5063)
(4963)
(4697)
(4670)
(4566)
(4530)
(4503)
(4270)
(4224)
(4190)
(3925)
(3515)
(3497)
(3439)
(3400)
(3344)
(3303)
(3286)
(3124)
(2962)
学科
(27244)
经济(27101)
(20220)
管理(17939)
(14363)
企业(14363)
方法(12919)
中国(9727)
数学(9562)
数学方法(9493)
理论(8437)
(7564)
业经(7331)
(6749)
地方(6521)
工作(6500)
服务(6360)
(5782)
技术(5701)
(5561)
教学(5253)
(5250)
贸易(5245)
(5126)
农业(5026)
服务业(4899)
教育(4868)
(4637)
(4336)
税收(4197)
机构
学院(94872)
大学(86589)
(37639)
经济(36687)
管理(34236)
理学(28950)
理学院(28656)
研究(28308)
管理学(28200)
管理学院(28028)
中国(20936)
(18301)
(18274)
职业(17483)
技术(16673)
(15975)
科学(15463)
财经(14056)
(13548)
中心(13342)
(12774)
(12745)
(12724)
职业技术(12713)
技术学院(12694)
师范(12686)
研究所(11825)
经济学(11814)
北京(11405)
(11251)
基金
项目(60314)
研究(51049)
科学(48290)
基金(41169)
(34276)
国家(33904)
社会(32841)
社会科(29853)
社会科学(29842)
科学基金(29694)
教育(26605)
(26028)
编号(24040)
基金项目(21527)
(20634)
成果(19673)
课题(17222)
自然(16605)
资助(16326)
自然科(16272)
自然科学(16272)
自然科学基金(16013)
(15207)
项目编号(14292)
重点(14084)
(13552)
(13537)
(13293)
规划(13270)
(13139)
期刊
(42444)
经济(42444)
研究(27517)
中国(25378)
教育(21674)
(14709)
管理(12977)
技术(12852)
职业(11305)
学报(11071)
科学(10113)
(9527)
图书(9356)
大学(9185)
学学(8077)
财经(7454)
(7368)
论坛(7368)
技术教育(7224)
职业技术(7224)
职业技术教育(7224)
(7198)
金融(7198)
经济研究(7187)
书馆(7008)
图书馆(7008)
(6601)
农业(6213)
业经(5947)
问题(5383)
共检索到1485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久相  
高职院校如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也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人才服务、技术服务、培训服务、文化服务、咨询服务。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夯实服务基础、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服务机制、健全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建军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开展社会服务既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重视和加强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建立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社会服务,进行社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正义  
地方高校如何正确处理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个社会职能的关系,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也是加快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强化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就是强化吸收和掌握高校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理论、社会价值、成功经验乃至真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适应服务,变单一职能服务为全职能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日春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前不久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纲要》)对高等教育服务社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加全面的要求。作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不仅仅是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同样也是推动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清洁  徐传明  
三农问题在现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的联动作用,增强农业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新形势下,社会服务农业经济发展能力还存在较为薄弱的环节:服务主体薄弱、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联结紧密度不高等已经成为营销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培育服务主体,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健全服务体系、充实服务内容,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率,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持续持稳定增收,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倪生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高校作为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社会子系统之一,发挥着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师范大学作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母机",担负着优质人力资源保障的支撑性功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服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金岭  
增强高职院校的社会吸引力和经济贡献度,离不开其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而其服务活动范围、种类、方式等都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提升服务能力的方法与路径也有别于其他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凌敏  李伟明  
本文在梳理大学社会服务职能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深刻内涵,阐述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基本内容,并为高职院校科学、合理、高效地进行社会服务提供了相关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志强  唐军  
新时代,服务人民是高职院校的根本宗旨,服务国家是高职院校的家国情怀,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社会担当,服务经济是高职院校的本质要求。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方式缺乏创新。文章提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途径:提高服务意识,改变"等靠要"的办学思想;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增强精准服务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发服务内生动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南海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现行激励机制缺位以及观念上的偏差,是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体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冰漪  毛一萍  施文辉  
高职院校辅导员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肩负育人的重要使命。必须提高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准确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内容和方法,提高工作成效和水平,从而为国家输送德才兼备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炳金  
高职院校要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就如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秀清  
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一般应以应用型研究为主。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存在理论基础差、精力不足、缺乏科研方法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一方面,教师要苦练内功,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选准研究方向,树立学术规范意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建立"科研导师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外横向课题的合作研究,参加社会实践与服务活动,强化科研激励机制建设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