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
- 2023(803)
- 2022(724)
- 2021(760)
- 2020(690)
- 2019(1554)
- 2018(1263)
- 2017(2113)
- 2016(1816)
- 2015(2556)
- 2014(2873)
- 2013(2208)
- 2012(1973)
- 2011(1664)
- 2010(1767)
- 2009(1114)
- 2008(873)
- 2007(782)
- 2006(635)
- 2005(632)
- 学科
- 中国(4268)
- 教学(3737)
- 学校(3300)
- 理论(2960)
- 学法(2880)
- 教学法(2880)
- 学理(2600)
- 学理论(2600)
- 教育(2205)
- 管理(2098)
- 职业(2066)
- 高等(2034)
- 技术(2005)
- 职业技术(1885)
- 技术学校(1821)
- 济(1821)
- 经济(1816)
- 高等职业(1809)
- 思想(1387)
- 政治(1381)
- 劳(1373)
- 劳动(1373)
- 思想政治(1368)
- 政治教育(1368)
- 治教(1368)
- 德育(1367)
- 业(1358)
- 农(1026)
- 农业(912)
- 方法(804)
- 机构
- 学院(22871)
- 职业(13484)
- 大学(12209)
- 技术(10730)
- 职业技术(10030)
- 技术学院(9684)
- 研究(4545)
- 济(4351)
- 江(4257)
- 经济(4170)
- 州(3776)
- 教育(3608)
- 管理(3485)
- 范(3255)
- 师范(3234)
- 京(3012)
- 职业学院(2883)
- 理学(2740)
- 理学院(2696)
- 科学(2618)
- 管理学(2569)
- 管理学院(2543)
- 所(2399)
- 师范大学(2260)
- 财(2096)
- 研究所(2094)
- 中国(2014)
- 中心(1859)
- 业大(1856)
- 浙(1856)
共检索到30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涛 毛彩琴 张迪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高职院校女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其求职、就业过程更为艰辛。为了更好地帮助高职院校女生顺利实现就业,本文对高职院校女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来缓解当前高职女生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
高职女生 就业 对策 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姜向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炜 廖斌
就业歧视违反平等原则,侵犯了公民基本的生存权利,扭曲了人力资源配置。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身材相貌歧视、经验歧视、学历歧视乙肝歧视、血型歧视等等现象已成蔓延之势,使得原本就已经很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化,不断演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秀兰
女大学生对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导致她们对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的视而不见、认同与容忍,这种态度再生与强化了性别歧视现象。而女大学生之所以有这种态度,是性别不平等、"男性中心"的性别文化意识建构的结果。此外,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过程中女性主体意识的淡薄,也助长了这种态度。要解决性别歧视问题,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当其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嗣胜
就业歧视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的负面作用,国际社会以及各国政府都采取了反歧视措施。本文从比较研究角度出发,对就业歧视治理措施进行评述,同时对我国未来法律制度设计和政策取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就业 歧视 法律 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艳 戴良铁
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的就业歧视现象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具有某些特殊性。本文拟对这些特殊性进行初步的阐明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及促进我国进一步完善有关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
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权 特殊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谷国锋 姜莹
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在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更加突显,由此带来一定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问题。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社会角色教育,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性别歧视 性别观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长华
近年来,学历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许多用人单位不顾岗位属性和实际需要,互相攀比,争相抬高学历门槛,盲目追求高学历、重点大学,一些用人单位还在人才招聘中设置"特殊条款",造成事实上的"同等学力不同等",也造成人才浪费,直接损害了普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权益。杜绝学历歧视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和高校要达成共识,步调协同,发挥规范、引领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1.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充分广阔的舞台。全社会都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崇尚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管理体制,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申晓梅 谭远发 边慧敏
本文以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山东省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Probit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考察了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和工资状态。结论是:女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中遭遇着就业机会和工资的双重歧视。故,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一方面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反性别歧视的法律干预;另方面还得靠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其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得到改善。
关键词:
性别歧视 工作能力 个体异质性 法律干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齐秀强 唐新格
面对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垄断行业歧视、出身背景歧视、经验歧视等多种就业歧视,大学生"集体无意识"状况愈发严重。造成此种状况既有传统观念原因,又有学生自我认知原因,还有制度不健全、相关主体职能没有发挥等原因。为此,应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公平、公正就业观,建立健全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就业平等委员会,明确各主体职责,充分发挥各主体应有的职能,不断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歧视 集体无意识 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艳
大学生就业难之所以在短期内难以解决,除却诸多宏观因素外,还在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性别、户籍与工作经历等各种隐性的歧视。相比较于显性就业歧视而言,隐性就业歧视存在的方式更为隐蔽,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更大,其解决的制度设计成本也更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隐性歧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汪栋 王宗业
我国博士生培养规模的持续扩张导致就业门槛不断提高,伴随着"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部分用人单位在学历背景方面提出歧视性要求,从而影响了教育结果公平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学历背景歧视现象是雇主、求职者和政府等主要参与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结果,雇主与不受歧视者在博弈中容易结成歧视偏好同盟,而政府作为制度因素的主导者在博弈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博士生 学历背景歧视 三方博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葛玉好 邓佳盟 张帅
本文通过在招聘网站上发布虚拟配对简历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本文发现:(1)男性大学生收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约42%;(2)学习成绩越好、学历越高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越严重;(3)有实习经历的女性大学生遭受的性别歧视较轻;(4)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导致女性大学生遭受歧视的深层次原因。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女大学生应增加实习经历来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规避性别歧视的困扰。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性别歧视 信息不对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快 何丹 涂勤建 牛更枫 周宗奎
为探讨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学历歧视知觉量表、就业焦虑问卷、学习投入量表和专业认同问卷对1 230名专科学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学历歧视知觉、学习投入、专业认同和就业焦虑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学历歧视知觉对专科生就业焦虑不仅有直接显著正向预测作用,还能通过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专业认同调节学习投入中介作用的前半段,具体而言,在专业认同水平较低时,学历歧视知觉对学习投入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研究揭示了学历歧视知觉影响专科生就业焦虑的作用机制,深化了我们对专科生就业心理和行为的理解,能够为专科生就业焦虑和学历歧视知觉的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彦彬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就业歧视 政府规制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