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9)
2023(5217)
2022(4495)
2021(4398)
2020(3697)
2019(8029)
2018(7676)
2017(13112)
2016(7758)
2015(9271)
2014(8900)
2013(7599)
2012(6873)
2011(6138)
2010(6401)
2009(5352)
2008(5041)
2007(4634)
2006(4018)
2005(3444)
作者
(17759)
(14860)
(14526)
(13894)
(9339)
(6975)
(6663)
(5629)
(5569)
(5471)
(4937)
(4866)
(4694)
(4620)
(4503)
(4449)
(4380)
(4340)
(4296)
(4200)
(3823)
(3714)
(3479)
(3425)
(3402)
(3299)
(3291)
(3263)
(3023)
(3018)
学科
管理(25858)
(24700)
(23372)
企业(23372)
(17702)
经济(17685)
技术(15574)
技术管理(11381)
中国(9318)
教育(9251)
理论(8733)
教学(8590)
方法(6438)
业经(6247)
学校(5629)
学法(5548)
教学法(5548)
(5203)
(4724)
数学(4656)
数学方法(4527)
学理(4488)
学理论(4488)
(4365)
政治(4251)
思想(4235)
(4159)
思想政治(4034)
政治教育(4034)
治教(4034)
机构
学院(95270)
大学(90367)
管理(34591)
(31175)
经济(30331)
理学(29871)
理学院(29493)
管理学(28791)
管理学院(28606)
研究(27364)
(19029)
职业(18676)
技术(18359)
中国(18044)
(16157)
(15563)
科学(15539)
师范(15453)
教育(14469)
(14414)
职业技术(13591)
技术学院(13567)
(13151)
中心(12325)
北京(12129)
(12050)
师范大学(11989)
财经(11261)
业大(10874)
研究所(10767)
基金
项目(61970)
研究(54117)
科学(51066)
基金(40368)
(33095)
国家(32672)
社会(31744)
教育(30950)
社会科(29922)
社会科学(29916)
科学基金(29706)
(29546)
编号(24648)
(23743)
基金项目(21380)
成果(20445)
(20215)
课题(20118)
(17520)
创新(17501)
自然(17382)
自然科(17099)
自然科学(17097)
自然科学基金(16830)
规划(15608)
项目编号(14816)
资助(14763)
重点(14731)
大学(14241)
(13599)
期刊
教育(37254)
(34230)
经济(34230)
研究(31135)
中国(30561)
管理(16186)
技术(14736)
职业(13744)
(11583)
科学(10305)
学报(10028)
大学(9738)
(8275)
论坛(8275)
(8269)
技术教育(8083)
职业技术(8083)
职业技术教育(8083)
科技(7825)
学学(7264)
高等(6672)
(6660)
金融(6660)
图书(6016)
业经(5956)
农业(5844)
财经(5657)
高等教育(5510)
经济研究(5336)
技术经济(5232)
共检索到147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红  刘亨荣  王路遥  
高等职业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不仅表现为人格上的顺从、依赖,也表现为行为上的自我低要求和自我价值感过低,这种现状是社会文化导向、教育缺失和女大学生人格弱点与自我认可缺失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构建有利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文化氛围、课程内容体系并激发女性创造性人格的发展,都是提高女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林  肖彩霞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管理、服务、建设、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详细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深入地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小涛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缺失主要体现在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淡薄、学校的就业指导力度不够和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就业交流平台的不完善。对此,应当通过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识,不断挖掘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教育能力,转变学校的就业服务的态度,加强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训和完善学校与就业市场之间的就业信息交流平台等手段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教育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丽萍  张鑫  杨静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艳坡  范海荣  何尚琴  高明晶  王娜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的特点,构建了具体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洪银  
建设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但创业文化仍未成为当今主流价值观。研究表明,创新文化培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创业教育需要从中小学教育方式变革中重塑创新文化内涵。中小学教育应将标准化教育转变为个性化教育,接受式教育转变为主动性教育,权威性教育转变为科学教育。创新文化教育应从大学向中小学和中职延伸,从普通高校向高职院校拓展,构建以职业生涯目标和成就事业为内驱力的高职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富有创新内涵的社会支持文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岳军  
文章对我国高校的师德缺失现状作出了四种判断,并对其缺乏的社会成因加以分析。文章提出师德重塑的有效路径为:建立健全师德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在高标准人生价值引领下完善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美蓉  丁三青  王希鹏  
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大学生是否参与创业以及大学生创业是否能够取得成功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地方政府在大学生创业中的角色定位是缺失的,其角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政策制定者角色的缺位;二是创业协调监督者角色的错位;三是创业服务者角色的虚位。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做到:创业政策制定者角色要补位;创业协调监督者角色要正位;创业服务者角色要实位。只有这样,地方政府才能够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郝静  赵丽  王丽晓  
文章从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现状着手,结合教学实际,对职业院校学生普法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自身教学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即明确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的内容;拓宽法制教育的方式,开辟法制教育的实践渠道;优化法制教育的环境,希望能促进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秦喆  杜琼  
创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但是在目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往往以"问题"为导向,过度关注极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忽视占学生群体大多数的正常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文章建议应该走一条创新的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卫芳  柏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立足点,而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二者相辅相成。文章辨析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关系,解决了高职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困惑,并从研究型课堂教学、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模式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高职大学生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全面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慧芳  
重塑形象主动适应——解决女大学生分配难问题的一种思路●黄慧芳女大学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现在是日显尖锐了。分配难的原因是什么?纯属对女生歧视?似乎不是。丝毫没有对女性歧视?似乎也不是。原因十分复杂,有人才市场的、经济的、文化传统的、企业的、女性自身的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会平  李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大学生动机缺失状况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主要测量工具为动机缺失量表。被试取自北京市三所高校的大学生,共1339人。结果显示,报告轻度动机缺失的人数高于高度动机缺失的人数。男性目标缺乏性动机缺失程度明显高于女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动机缺失程度明显高于公立高校的大学生,主要表现在知行脱节性动机缺失和认知歪曲性动机缺失。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可卫  
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诚信缺失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经济生活、求职择业及网络空间等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有社会、学校的客观影响,也有家庭及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丁玉泉  
责任感是大学生主要人格特征之一,责任感对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和群体责任等方面的缺失现象,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角色意识模糊、角色实践不力、角色价值物化所引起的。只有加强当代大学生角色意识教育、强化角色实践及责任教育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