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2)
- 2023(9930)
- 2022(8988)
- 2021(8737)
- 2020(7465)
- 2019(17240)
- 2018(17001)
- 2017(32154)
- 2016(18501)
- 2015(21605)
- 2014(21954)
- 2013(20883)
- 2012(19098)
- 2011(17092)
- 2010(17094)
- 2009(14833)
- 2008(14158)
- 2007(12204)
- 2006(10511)
- 2005(9072)
- 学科
- 济(62625)
- 经济(62553)
- 管理(49353)
- 业(45798)
- 企(38228)
- 企业(38228)
- 方法(31184)
- 数学(26897)
- 数学方法(26552)
- 中国(20051)
- 农(17072)
- 财(15052)
- 理论(14792)
- 教育(14560)
- 学(14513)
- 业经(14281)
- 地方(13290)
- 技术(12605)
- 农业(11602)
- 和(11183)
- 贸(11093)
- 贸易(11089)
- 易(10747)
- 教学(10738)
- 制(10086)
- 环境(10027)
- 务(9973)
- 财务(9909)
- 财务管理(9895)
- 企业财务(9385)
- 机构
- 学院(250548)
- 大学(248566)
- 管理(98473)
- 济(88215)
- 理学(86019)
- 经济(85929)
- 理学院(85033)
- 管理学(83356)
- 管理学院(82935)
- 研究(79704)
- 中国(54731)
- 京(53741)
- 科学(51840)
- 所(39975)
- 财(38742)
- 农(38636)
- 业大(38258)
- 研究所(36825)
- 范(36390)
- 江(36097)
- 师范(36066)
- 中心(35583)
- 北京(34228)
- 技术(33539)
- 财经(31938)
- 农业(30325)
- 州(30168)
- 院(29099)
- 经(29084)
- 师范大学(28901)
- 基金
- 项目(175290)
- 科学(136813)
- 研究(133527)
- 基金(122010)
- 家(105112)
- 国家(104108)
- 科学基金(89263)
- 社会(78444)
- 社会科(73950)
- 社会科学(73929)
- 省(72030)
- 基金项目(65867)
- 教育(65726)
- 划(60375)
- 自然(58661)
- 编号(58200)
- 自然科(57278)
- 自然科学(57266)
- 自然科学基金(56211)
- 资助(50415)
- 成果(47679)
- 课题(41625)
- 重点(39376)
- 部(38390)
- 创(37124)
- 发(36970)
- 项目编号(35401)
- 大学(34543)
- 年(34151)
- 创新(34148)
共检索到354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月波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则表现为部分高职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基本工作能力存在弱化的趋势、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以及心理调适能力不高等。高职院校需要将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看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志红
又到一年就业季,从今年就业形势来看,不亚于去年"最难就业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是在不同的专业之间,高职高专、本科、研究生之间在就业状况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系统科学的摸底调查可以为更好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可以帮助广大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而更加客观理性地面对就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郑喜淑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岳昌君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从而提出有关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 起薪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敖俊梅 次旦央吉
本文就西藏籍藏族大学生就业准备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西藏籍藏族大学生已形成主动就业意识并展开积极的就业准备,但存在择业取向相对单一、就业准备不充足、就业竞争力欠佳等问题。究其成因在于就业扶持措施的双重社会效应、社会文化适应状况影响就业资本的获得、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间接影响就业竞争力、高校教育过程中不平等对就业准备和能力的重要影响。当前解决问题的实质在于采取措施推进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西藏 藏族大学生 就业准备 调查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海 牧小霞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体制、就业途径、就业去向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职业理想、求职地域、起薪期望、专业对口四个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向,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基本状况 职业理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调查情况概述本次调查对象为2011届毕业生。通过对省、高校、学生三级进行分层抽样,确定各省各调查学校的调查样本。调查的内容涵盖求职基本情况、就业满意度、就业影响因素、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就业政策以及创业情况等6个方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阳 陈怡 刘晓婕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将有利于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收益,有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有利于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因此,微观个体、中观环境和宏观政策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其就业能力应是一个由个体、家庭和学校、政府参与的系统过程。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影响因素与提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美倩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并探讨了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服务,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就业 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娟 赫雷霞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的新生力量以及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其毕业生应具备地方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有地方特色的职业规划能力、符合地方文化的交际沟通能力,以及适应区域环境的能力。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在对高考弃考现象分析和对学习能力、就业质量概念界定基础上,通过对72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得出课程学习比较困难和比较容易的专业较好就业,反之则不太容易;大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文艺活动通告"和"学术讲座",最喜欢的学习模式为"个人自主学习"与"体验式学习",最不喜欢的是"问题式学习模式";在大学期间,大学生们更愿意表现出"学习坚韧、学习兴趣、知识拓展、学习团队"四方面,而他们对就业质量偏差性认识主要体现在"晋升机会、工作收入、职业发展前景"三方面。最后,据此提出在校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习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康声
情绪是客观存在的,同一个体面对不同的事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每个诱发性事件的诱因不同,个体情绪就不同。而最应引起重视的是,不同个体面对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情绪,这是因为个体对诱发性事件的看法、理解和评价不同,促发的情绪就不同。由此说明,情绪是可以调动、控制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平均年龄在19~22岁,正处在关键成长期,面临许多人生重大课题,如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择业就业的重压、职业生涯的规划等,很容易情绪波动、心理骤变,加上普遍缺乏足够的自我调整和控制的能力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亮 黄堃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以及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玮 许锦民
文章从职业发展的视角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理论模型,采用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自评量表及就业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通过对64所高校2571份有效样本的分析,考察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之间呈现正相关性。就业能力结构中一些稳定性、内隐性的能力或要素不仅影响就业能力整体水平,也会影响就业质量,并将影响个体未来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质量 影响关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文霞
就业是国家政治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本文在对国外学者所做大学生就业理论简述基础上,综述我国学者的大学生就业研究的理论观点,最后结合大量我国实际统计数据和权威的调查数据,系统地梳理出中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七大诱因,即大学扩招导致论,体制弊端论,劳动力市场结构缺陷论,初次就业率统计指标设计局限论,结构性或摩擦性失业论,高端产业发展不足论,就业能力欠缺论。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困境 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