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9)
- 2023(6558)
- 2022(5642)
- 2021(5445)
- 2020(4632)
- 2019(10010)
- 2018(9801)
- 2017(16833)
- 2016(9861)
- 2015(11544)
- 2014(11092)
- 2013(9997)
- 2012(9505)
- 2011(8411)
- 2010(8923)
- 2009(7736)
- 2008(7810)
- 2007(7237)
- 2006(6354)
- 2005(5603)
- 学科
- 管理(32793)
- 业(31565)
- 企(29070)
- 企业(29070)
- 济(27074)
- 经济(27037)
- 技术(16754)
- 技术管理(11647)
- 中国(11293)
- 理论(11147)
- 方法(10169)
- 教学(9706)
- 教育(8994)
- 业经(8228)
- 农(7963)
- 财(7677)
- 数学(7414)
- 数学方法(7172)
- 制(6873)
- 学(6727)
- 学法(6488)
- 教学法(6488)
- 策(5829)
- 划(5792)
- 银(5724)
- 银行(5703)
- 学理(5569)
- 学理论(5569)
- 行(5438)
- 地方(5356)
- 机构
- 学院(130676)
- 大学(122100)
- 管理(46576)
- 济(43234)
- 经济(41982)
- 研究(40715)
- 理学(39419)
- 理学院(38960)
- 管理学(38059)
- 管理学院(37823)
- 中国(29977)
- 京(26649)
- 科学(25317)
- 技术(24088)
- 江(22695)
- 职业(22033)
- 财(20806)
- 所(20509)
- 范(18915)
- 中心(18795)
- 农(18735)
- 师范(18706)
- 州(18234)
- 研究所(18164)
- 业大(17445)
- 北京(16865)
- 技术学院(16374)
- 职业技术(15841)
- 财经(15803)
- 教育(15033)
- 基金
- 项目(82459)
- 研究(66555)
- 科学(65481)
- 基金(54240)
- 家(46651)
- 国家(46117)
- 科学基金(40194)
- 社会(37994)
- 省(37682)
- 教育(36110)
- 社会科(35717)
- 社会科学(35708)
- 划(30431)
- 编号(29732)
- 基金项目(28573)
- 自然(25297)
- 自然科(24854)
- 自然科学(24849)
- 自然科学基金(24422)
- 成果(24292)
- 创(24035)
- 课题(23452)
- 资助(21331)
- 创新(21185)
- 年(20215)
- 重点(19593)
- 发(17827)
- 规划(17804)
- 项目编号(17770)
- 部(17341)
共检索到208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燕
2011年4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同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大力推动协同创新;2012年3月,《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出台。"协同创新"成为高等院校发展热词。在这新一轮争取中央资源配置和谋求学校新发展的激烈竞争中,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兴海
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创新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关键所在。因此,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要遵循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和依托企业、立足岗位原则,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专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培育、现实职业需求与未来职业发展等三个方面的关系,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岩 胡小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传统意义上技术力一维的单向度人才培养模式迫切需要转向融合技术力、文化力、生态力三维的多向度、立体新模式,发挥技术力奠定基础、文化力支撑体系、生态力引领方向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技术力 文化力 生态力 高职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苗勇 徐瑾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基地,施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其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的体现。正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中尚存在的问题,从校园文化建设、教师素质的提高、课程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创新活动平台构建等方面着手,有助于培养并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职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炳金
高职院校要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就如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莉东 杨晓华 余文华
CO-OP教育的核心是将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真实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高度统一,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都会带来收益。借鉴北美CO-OP教育经验,我国在发展CO-OP教育过程中,也应成立专门的CO-OP教育管理机构,大力宣传CO-OP教育,理清CO-OP教育中学生、企业和学校的权益,同时在具体实施层面规范CO-OP教育的操作程序,建立严格、完善的推荐与审核制度,明确CO-OP教育的时间,强化考核与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怡
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不仅是英语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学生的语言应用较为欠缺、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和培养模式趋同等问题,应立足社会实际,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革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将英语与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语言知识与应用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英语学科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勇
基于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视角,通过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实施等三个层面来讨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与观点。
关键词:
高职 模式 改革 培养 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家礼 许芳奎
职业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主要体现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行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构建"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工程型专业教学团队。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人才培养理念、强化校企合作机制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夏新燕
为了全面系统掌握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笔者从创新型人才教学、学生学习以及就业等三个层面,对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调查。调查中,笔者针对该校教师、学生、校企合作单位分别设计制定了不同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1497份,回收有效问卷1235份,有效回收率为82.5%。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跟市场需求仍有差距,进一步探索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刻不容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
高职 跨界 协同机制 先进制造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园全
数字化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对营造数字化开放共享的育人环境、实现教师角色嬗变、提高学生的数字职业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教育教学理念滞后、课程建设与数字技术脱节以及产教融合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数字化时代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建设需要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环境;以数字化开辟教育教学新形态,构建人才成长的运行和保障环境;加强产教融合,创设数字化时代“工学结合”的人才融通环境。
关键词:
数字化时代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环境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