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06)
- 2023(20038)
- 2022(17190)
- 2021(16216)
- 2020(13494)
- 2019(31171)
- 2018(31095)
- 2017(59229)
- 2016(32748)
- 2015(37265)
- 2014(37458)
- 2013(36293)
- 2012(33786)
- 2011(30749)
- 2010(31362)
- 2009(28309)
- 2008(27824)
- 2007(24873)
- 2006(22366)
- 2005(20158)
- 学科
- 济(127663)
- 经济(127523)
- 管理(93318)
- 业(87769)
- 企(72703)
- 企业(72703)
- 方法(54803)
- 数学(46787)
- 数学方法(45943)
- 中国(39112)
- 农(36619)
- 财(31787)
- 地方(30238)
- 业经(29919)
- 学(27568)
- 理论(25086)
- 制(24772)
- 农业(24358)
- 贸(22668)
- 贸易(22649)
- 易(21926)
- 银(21532)
- 银行(21483)
- 技术(21248)
- 和(21203)
- 行(20623)
- 融(19901)
- 金融(19897)
- 策(19875)
- 教育(19736)
- 机构
- 学院(455906)
- 大学(453468)
- 管理(176243)
- 济(175461)
- 经济(171222)
- 研究(151600)
- 理学(150400)
- 理学院(148616)
- 管理学(145593)
- 管理学院(144725)
- 中国(115242)
- 京(98077)
- 科学(93128)
- 财(83418)
- 所(75715)
- 农(71823)
- 江(71767)
- 中心(70303)
- 研究所(68373)
- 业大(65320)
- 财经(65115)
- 范(64609)
- 师范(64045)
- 北京(62685)
- 经(58981)
- 州(58774)
- 农业(55505)
- 院(55423)
- 技术(53724)
- 经济学(51183)
- 基金
- 项目(299758)
- 科学(235153)
- 研究(225188)
- 基金(212484)
- 家(183531)
- 国家(181887)
- 科学基金(156529)
- 社会(137942)
- 社会科(130541)
- 社会科学(130507)
- 省(119346)
- 基金项目(111432)
- 教育(107405)
- 自然(100804)
- 划(100073)
- 自然科(98458)
- 自然科学(98436)
- 自然科学基金(96596)
- 编号(96051)
- 资助(88691)
- 成果(79947)
- 课题(67343)
- 重点(67266)
- 发(65799)
- 部(65627)
- 创(62064)
- 项目编号(58728)
- 创新(57623)
- 教育部(56623)
- 科研(56426)
- 期刊
- 济(199884)
- 经济(199884)
- 研究(136367)
- 中国(98521)
- 学报(69673)
- 教育(68647)
- 管理(67490)
- 农(65625)
- 财(63697)
- 科学(62550)
- 大学(53631)
- 学学(48367)
- 技术(45739)
- 农业(44978)
- 融(43393)
- 金融(43393)
- 图书(39379)
- 业经(34195)
- 财经(31223)
- 经济研究(31034)
- 书馆(29291)
- 图书馆(29291)
- 经(26770)
- 问题(25530)
- 业(23627)
- 坛(23623)
- 论坛(23623)
- 技术经济(21806)
- 职业(21544)
- 理论(21256)
共检索到701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幼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与发展方向,此特性决定了作为高职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必须摒弃传统的办馆理念与发展策略,确立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策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尤其是馆藏建设、信息服务建设,必须注重"工学结合"的内涵,突出"工学结合"的特点,彰显高职院校图书馆有异于普通高校图书馆的独特定位和鲜明特色,主动担当、完成历史赋予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图书馆 工学结合 核心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娜
高职院校办学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廖建华 刘慧娟
我国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实施主体上的误区;二是培养过程上的误区。为此,必须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和实施双主体、全过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改革,从而实现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严丽丽
工学结合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财经高职院校由于实习单位点多面广、实习岗位的特殊性,增加了实习成本和风险,这一直是困扰开展工学结合的难题。文章以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财经类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财经院校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端祥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所在。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着重从高职院校自身的角度,特别是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为例,来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积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校企融合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真正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普及。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资源建设投入,而是综合性、多样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秀荣
一、导言高职院校是以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机构,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受教育者掌握技术与就业本领,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是推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企业改革与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加强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也是走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必然选择。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立飞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模仿普通高校模式的现象,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导致目标不明确,结构不合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在组织机构、资源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建设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图书馆模式。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院校 图书馆改革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方家忠
文章从近年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快速发展形成的"广州现象"出发,讨论了引领事业发展,由图书馆界、政府、人大、公众等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形成的权利保障、绩效管理、规划管理、双向参与、立法驱动、区域共同体等六个核心理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徐诗豪
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构建模式和目前图书馆的现状,根据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图书馆发展策略与大家探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黄幼菲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是院校发展的生命线,图书馆评估则对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指标的设置必须遵循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宗旨和特点,反映图书馆工作的现实要求和发展趋势。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关于图书馆评估指标和数据采集平台的设置并不尽人意,存在着缺失与不足,必须在进行充分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保证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步入健康、稳妥、快速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 评估指标 数据采集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积极应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职业技能养成为落脚点,以教育教学规律为基本遵循,以更高质量产教融合为突破口,以完善课程体系为关键点,以加强教学管理为基本保障,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