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11)
- 2023(6154)
- 2022(5128)
- 2021(5043)
- 2020(4074)
- 2019(9739)
- 2018(9761)
- 2017(17893)
- 2016(10519)
- 2015(12445)
- 2014(13044)
- 2013(11897)
- 2012(10694)
- 2011(9597)
- 2010(10081)
- 2009(8652)
- 2008(8458)
- 2007(7826)
- 2006(6807)
- 2005(6136)
- 学科
- 济(35573)
- 经济(35535)
- 管理(27670)
- 业(23759)
- 企(20122)
- 企业(20122)
- 方法(18185)
- 数学(16156)
- 数学方法(15601)
- 理论(11479)
- 中国(11279)
- 教学(10556)
- 农(10203)
- 教育(8911)
- 业经(8124)
- 财(7758)
- 技术(7079)
- 学法(7029)
- 教学法(7029)
- 学(6732)
- 农业(6459)
- 制(6385)
- 地方(6361)
- 和(6104)
- 贸(6051)
- 贸易(6045)
- 学理(5997)
- 学理论(5997)
- 易(5870)
- 银(5235)
- 机构
- 学院(141947)
- 大学(132098)
- 管理(49770)
- 济(46237)
- 经济(44818)
- 理学(41976)
- 理学院(41512)
- 研究(40480)
- 管理学(40215)
- 管理学院(39981)
- 中国(30226)
- 京(28833)
- 科学(25687)
- 技术(25046)
- 江(24125)
- 职业(23994)
- 财(22632)
- 所(20465)
- 范(20235)
- 师范(20030)
- 州(19935)
- 农(19687)
- 业大(19381)
- 中心(19112)
- 北京(18393)
- 研究所(18150)
- 技术学院(17664)
- 财经(17326)
- 职业技术(17212)
- 经(15520)
- 基金
- 项目(87805)
- 研究(70196)
- 科学(67660)
- 基金(56930)
- 家(48239)
- 国家(47776)
- 科学基金(41180)
- 省(39514)
- 教育(38441)
- 社会(38253)
- 社会科(35988)
- 社会科学(35978)
- 编号(33716)
- 划(31898)
- 基金项目(29006)
- 成果(27205)
- 自然(26599)
- 自然科(26027)
- 自然科学(26024)
- 自然科学基金(25501)
- 资助(25448)
- 课题(25297)
- 年(22030)
- 重点(20609)
- 项目编号(19587)
- 创(18930)
- 发(18776)
- 规划(18577)
- 部(18228)
- 性(17485)
共检索到216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振传 史岩 邹银
高职院校的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还无法真正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探索更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能够体现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未来国家与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在。因此,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职业教育发展大势的情况下,本文在针对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阐述目前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构建,最后在探索实践中总结出高职院校双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循环递进式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赖永辉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按培养工作开展深度和时间的先后次序,探索由熟悉和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开展对外行业工种培训、行业函授培训,承接行业内科研与教研课题,研究成果循环投入日常教学环节,研究成果申报评审和发表,自评估与总结等6个阶段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两个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瑜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内涵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任务,是就业教育的新路径。文章构建了基于"培育、体验、孵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从多角度、多方位对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做了分析和实践。
关键词:
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 培养体系 办学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碧琼
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商务行业所需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劳动者。学校教育应从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各种能力训练为重要抓手,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角色转换能力递进"式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向实践的转变,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毕丽丽
依据德国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以物流企业人才需求为主线,结合学生自身实际与学校教育现状,比较和分析三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探索北京市商业学校物流专业基于物流服务的"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洛 古凌岚 汪清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并实践"三阶段技能递进式"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在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时间分为三个阶段,第1至4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第5学期培养学生的企业项目开发能力,第6学期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并开发出学习评价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使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永明
大力推进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既是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与社会共同的目标和责任,也是共同的利益所在。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培养适应企业和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离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鸫根 陈侃贞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基础上,创造了"订单+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延伸出校企合作联办专业社团人才培养模式。前种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协议商谈、学生选拔、联合培养、质量监管、教学研讨等;后种模式则以校企共建的专业社团为载体,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订单+联合 人才培养 专业社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沈桂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多有创新,为人才培养和高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理解与处理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关系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面还有些不足之处。结合高技能人才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深挖不足、探索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宝 闫淼
高职院校技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该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有人才培养状况存在专业设置与定位模糊、校企合作难以稳固、实践教学有效性缺失等问题。鉴于此,文章提出要理性投资,谋求校企合作;基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定位专业;校企合作实施人才培养,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的有效性来应对现有问题,从而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服务外包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台生 张大凯 夏安琼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主动适应市场,主动贴近企业,构建并完善了"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的"三才"有机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要求,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管理文件和质量评价制度,调动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抓住契机,积极进行适应社会发展的教学改革,通过重新构建校企融合的适用于高等职业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真正将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普及。高等职业院校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资源建设,不是单一的资源建设投入,而是综合性、多样性、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结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芳 王敏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坚守职业教育时代使命的需要。高职院校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各环节,并从思想、管理、师资和课程等方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