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7)
- 2023(8063)
- 2022(6501)
- 2021(6250)
- 2020(5152)
- 2019(11463)
- 2018(11231)
- 2017(21281)
- 2016(12116)
- 2015(13731)
- 2014(14061)
- 2013(12825)
- 2012(11792)
- 2011(10476)
- 2010(10590)
- 2009(9201)
- 2008(9055)
- 2007(8151)
- 2006(7086)
- 2005(6312)
- 学科
- 济(34924)
- 经济(34861)
- 管理(32499)
- 业(29171)
- 企(24618)
- 企业(24618)
- 方法(13696)
- 中国(12165)
- 农(11590)
- 制(11317)
- 财(11188)
- 数学(11086)
- 数学方法(10875)
- 理论(10829)
- 学(10325)
- 体(9570)
- 业经(9085)
- 教学(8726)
- 技术(8041)
- 教育(7904)
- 银(7705)
- 银行(7685)
- 行(7385)
- 融(7268)
- 务(7263)
- 金融(7261)
- 财务(7229)
- 财务管理(7210)
- 农业(6918)
- 企业财务(6902)
- 机构
- 学院(163433)
- 大学(154237)
- 管理(55023)
- 研究(54510)
- 济(53777)
- 经济(52239)
- 理学(46850)
- 理学院(46286)
- 管理学(45226)
- 管理学院(44941)
- 中国(39338)
- 科学(34899)
- 京(33244)
- 农(29891)
- 所(28046)
- 财(27989)
- 技术(26733)
- 江(26202)
- 研究所(25564)
- 业大(24910)
- 中心(24717)
- 农业(23611)
- 职业(22760)
- 范(22341)
- 师范(22014)
- 财经(21828)
- 州(21045)
- 北京(20527)
- 院(20139)
- 经(19831)
- 基金
- 项目(108773)
- 科学(84264)
- 研究(82482)
- 基金(74277)
- 家(65925)
- 国家(65309)
- 科学基金(54625)
- 社会(47992)
- 省(46066)
- 社会科(45123)
- 社会科学(45109)
- 教育(42119)
- 划(38647)
- 基金项目(38514)
- 编号(36104)
- 自然(35212)
- 自然科(34420)
- 自然科学(34407)
- 自然科学基金(33792)
- 资助(30382)
- 成果(30069)
- 课题(27506)
- 重点(25822)
- 部(23395)
- 创(23281)
- 年(23189)
- 发(23177)
- 性(23015)
- 创新(21586)
- 项目编号(21412)
共检索到24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云志
高职院校参与式治理合法性的建构,对多元主体治理秩序建设意义重大,而两个历史阶段合法性建构方式的差异又导致多元主体治理秩序类型的不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职业院校参与式治理的"政校合一"式合法性建构方式形成了"隶属型"多元主体治理秩序,20世纪后期至今的"府管校办"式合法性建构方式形成了"松散型"多元主体治理秩序,这导致多元主体治理秩序的弱化。为重塑多元主体治理秩序,应从法治、民主、自治等维度寻求高职院校参与式治理合法性建构的方式、方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乌杰
一、思维范式的转换 本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范式。所谓范式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在某一学科所具有的共同信念,这种信念规定了他们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为他们提供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婉妮
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秩序大辩论;新冠疫情扩散和俄乌冲突爆发,令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和重新构建的同时,全球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备受冲击,全球文化形态趋于多样化。近年来全球秩序动荡的原因可以从权力、制度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在权力维度,新兴国家的出现令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东西方政治对立加剧;世界权力中心的多极化和权力主体的多元化使大国对权力的垄断出现裂缝,也使国家行为体对权力的约束愈发困难;在制度维度,全球制度化的密度分布不均、深度欠缺、内化度出现问题,令既有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遭受质疑和破坏;在文化维度,全球秩序覆盖面扩展,其间所流行的文化观念发生转变,“西方中心观”受到质疑,新道路和新发展模式日渐显现。三个维度的变化,拉大了全球权力结构和治理框架间的鸿沟,使既有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与安全观、经济与发展观、全球治理观、文明价值观方面,为重塑全球秩序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在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等不同领域为探索全球秩序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伟
美国大学教师参与共同治理在当前陷入"合法性危机",社会对教师参与共同治理的能力、正当性、目的和效益等均提出质疑。这种情况的出现既与美国大学共治传统并不稳固以及大学教师与社会沟通渠道不畅有关,也与公众对高等教育的信任感下降密切相连。唯有正视大学教师共同治理面临"合法性危机"的现实,才能找出应对方法来实现大学共同治理的目标。
关键词:
共同治理 教授治校 教师身份 美国大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金春
边疆治理模式存在族际主义与区域主义的分野,区域主义模式是当下边疆治理应该提倡与建构的主导性方向。建构区域主义的边疆治理,最重要的应是发掘并揭示其中蕴含的空间逻辑与内在机理。在德勒兹"空间层化"的视野下,国家在边疆所施行的治理使其从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平滑空间"转变为被国家秩序化了的"纹理空间",呈现出基于空间上的举措而推动国家权力在边疆延伸并重塑边疆社会秩序的过程。这不仅展现了区域主义边疆治理的空间意象,而且还揭示出边疆治理的内在逻辑与机理。"空间层化"的关键在于对流动性的控制与调节,由此推动空间形态的转换与社会秩序的重塑。通过"空间层化"这一概念的意象与机理,不仅可以理解历史上边疆治理的空间过程,而且对推动流动性情境下的当代边疆治理及其区域主义转向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昌明 杨慧
近年来,竞争性多边主义作为一种国际制度现象和国家在国际制度框架中的优势竞争行为呈现兴起之势。从国际制度合法性流变的视角来看,竞争性多边主义是特定领域国际制度"去合法化"及相关行为体对制度"再合法化"分歧而导致制度参与行为分化的结果,是制度改革失效后制度体系演进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层次,国际经贸和金融领域的竞争性多边主义兴起均与各自领域制度体系的合法化困境有关。在地区层次,亚太地区小多边机制的涌现也是地区制度合法性长期缺失的结果。将对特定领域和地区制度合法性的探讨延伸到关于国际制度体系合法性的观察可知,制度体系合法性下降是秩序转型的主要诱因。竞争性多边主义不断解构着现行国际制度体系,因而成为推动国际秩序演进的重要动力。当前美国主导下的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因美国制度霸权与制度合法性的动态演进规律之间的根本性矛盾而面临"再合法化"难题,未来秩序转型的结果将取决于新兴国家的广泛崛起之势能否保持以及秩序主导国美国的霸权护持态度是否出现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在于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然而,在"乡政村治"治理模式下,基层政府与村民自治之间并没有形成互动双赢的良性格局,乡镇政府的权力只是在形式上被弱化,实际上由于村委会的角色错位导致村民自治功能受到极大的抑制和削弱,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重塑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契机,有助于构建政府引导、农民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和市场运作的网格化治理格局。
关键词:
多元主体 乡村治理 必然选择 角色重塑
[期刊] 改革
[作者]
这是一个多极思维的战略例证。中国总体对外政策的契合,将在互惠融通进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自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发端,中国和邻邦民众筚路蓝缕,联袂拓展了绵延万里、横贯欧亚、利益交融、兴衰相伴的丝绸之路。2100多年后的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承继开放和包容,中国的战略是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不仅仅是悉数开放,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下简称新丝绸之路)还将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恩惠和利益。新丝绸之路相较正在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文学
美国加入并主导TPP谈判出于多重考虑,从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的视角看,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主导亚太区域贸易秩序构建的手段,为塑造区域贸易秩序提供范本;另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撬动多边贸易谈判的工具,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范本,并减少未来贸易谈判的障碍。中美在国际贸易秩序重塑中存在竞争关系,为应对美国的TPP战略,中国应致力于增强东亚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并妥善处理中美竞争关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俊 徐祖祥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层工程。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重塑,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的内在需要。桂西南壮族地区传统文化与乡村治理的多维耦合空间,表征出"文化空间""空间表征""象征秩序"三个维度的空间生产特性。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自治法治德治"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中,乡村治理中的个体实践能动性、内在价值动能性和社会互动礼俗性,诠释出了地方传统在乡村治理中的价值重塑效能。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传统文化 文化重塑 现代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云志
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是高职院校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它为高职院校管理提出了与传统高职院校管理理念完全迥异的治理逻辑。主体多元化治理理论在当前高职院校治道变革中最大的亮点就是突破传统政府单主体治理模式,构建高职院校、政府与社会三维框架下的主体多元化治理模式。多元主体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可为高职院校管理现代化保驾护航。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纪珍 周江华 谷海洁
女性创业者合法性对于女性创业者取得创业所需的关键资源和市场接受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6位女性创业者的深度案例研究,在界定女性创业者合法性概念之后,深入研究了女性创业者合法性的构建、困境与重塑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发现:(1)女性创业者合法性是个多层次的概念,包括社会层面对女性创业者合法性的共识以及女性个体对创业者合法性的自我认知,后者受前者及女性自身创业资质的共同影响。(2)为构建创业者合法性,女性创业者需要适应社会层面的男性化创业规范,并且在"遵从男性规范"和"发掘女性优势"之间保持精妙平衡。(3)女性创业者合法性会因女性受到的角色冲突困扰而出现"合法性困境"问题,因此,女性创业者需要通过"家庭—社会"角色的动态匹配和自我的价值认同来重塑其合法性。本文的结论既丰富了女性创业的学术研究,也对创业合法性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宏斌
长期以来,由于各个治理主体的身份失衡——主要表现为身份失位、身份越位和身份缺位,致使全球环境治理效果差强人意。中国倡导构建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对于引导和鼓励各个治理主体进行身份重塑以适应新型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对于全球环境领域强有力的治理中心和权威的确立,对于推动构建以合作、平等、包容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意义重大而深远。在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中国必将充当重要角色并发挥独特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