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5)
2023(1757)
2022(1544)
2021(1660)
2020(1353)
2019(3072)
2018(2629)
2017(4258)
2016(3090)
2015(3802)
2014(4019)
2013(3253)
2012(2998)
2011(2654)
2010(2642)
2009(1837)
2008(1644)
2007(1458)
2006(1285)
2005(1160)
作者
(6166)
(5041)
(4989)
(4883)
(3200)
(2374)
(2343)
(2049)
(2043)
(1946)
(1802)
(1755)
(1669)
(1663)
(1610)
(1586)
(1576)
(1486)
(1435)
(1396)
(1358)
(1349)
(1250)
(1249)
(1194)
(1189)
(1185)
(1150)
(1145)
(1136)
学科
教学(4799)
管理(4573)
(4272)
教育(3853)
(3778)
经济(3767)
理论(3661)
学校(3545)
学法(3284)
教学法(3284)
(3155)
中国(2989)
学理(2829)
学理论(2829)
技术(2486)
农业(2468)
(2389)
企业(2389)
高等(2150)
职业(1954)
职业技术(1896)
收入(1858)
技术学校(1828)
高等职业(1815)
分配(1609)
(1606)
贸易(1606)
(1602)
政治(1593)
思想(1581)
机构
学院(37007)
大学(27322)
职业(15038)
技术(12526)
职业技术(11039)
技术学院(10653)
研究(10014)
教育(9301)
(8569)
师范(8531)
管理(7428)
(7334)
经济(6957)
师范大学(6557)
(6466)
理学(6125)
(6117)
科学(6074)
理学院(6001)
(5773)
管理学(5709)
管理学院(5657)
中国(5063)
(4742)
中心(4401)
研究所(4232)
教育学(3901)
北京(3886)
(3856)
(3772)
基金
研究(22907)
项目(21624)
科学(17256)
教育(16077)
编号(13366)
(11988)
课题(11391)
基金(11351)
成果(11065)
(10803)
社会(10680)
社会科(9930)
社会科学(9930)
(9815)
(8798)
国家(8608)
规划(7652)
(7449)
科学基金(7253)
项目编号(6817)
年度(6660)
(6655)
研究成果(6274)
重点(6008)
(5932)
(5931)
阶段(5905)
(5877)
主持(5850)
高职(5795)
期刊
教育(23091)
中国(12794)
职业(11097)
研究(10732)
(9008)
经济(9008)
技术(8106)
技术教育(7011)
职业技术(7011)
职业技术教育(7011)
(4577)
论坛(4577)
(4046)
职教(3919)
学报(3205)
科学(2928)
成人(2913)
成人教育(2913)
大学(2845)
农业(2778)
(2505)
学学(2323)
管理(2286)
高等(2061)
(2049)
金融(2049)
(1987)
业经(1829)
发展(1586)
(1586)
共检索到5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菲尹   何志伟   浦琳琳   罗莹  
教师队伍素质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引进博士教师必然成为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本研究选取X、Y、Z三所高职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扎根研究后发现:高职院校博士教师引进的困境主要源于博士生和人才管理者的认知偏差,重要他人产生的正影响和负影响,引进政策的工具取向和目的取向,博士群体和高职教育社会形象的刻板化。基于以上困境,从国家、学校、个体三方面提出了突破路径:一是建立“自塑”与“他塑”结合的传播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形象;二是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引进政策,实现政策供给与博士教师需求的匹配;三是各主体参加精准式培养培训,深化对高职院校博士教师规律的认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吴访升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在解决多元共治、权力共享、约束制衡等方面存在五重困境,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困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困境、二级管理的落实困境、治理过程的透明化困境、治理文化的熔铸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困境。破解这些治理困境,亟须全方位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建立由"五位一体"内部治理结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化"内部控制体系、"数据化"治理平台构成的内部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程火波  
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技能实用型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高职学生对自身专业有着准确的定位、认知以及较高的认同度。提升专业认同,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效率,也有助于加强高职学生的专业就业能力和信心。这对于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还面临着院校、学生以及社会多层面的困境。为了有效突破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认同困境,促进高职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高职院校需要优化专业引导工作,完善专业培育工作,重视就业指导教育;高职学生需要科学认知报考专业,合理规划学习生活,养成积极专业心态;社会需要提升专业认知程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提高部分专业从业人员的待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凤山   姜伟强   徐知萌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职院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高职院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着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不足、科技成果成熟度不够、评价激励机制不够科学、转化渠道不够通畅、缺乏资金支持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需要高职院校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课程整合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门类归并、内容统整、教法革新的系统集成和重构的过程。当下高职课程整合面临课程观念陈旧,整合能力欠缺,内容整合难产,教材整合滞后等诸多困境;但我们没有理由拒斥整合,因为整合是具有多元价值和正能量的事物,即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整合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课程整合是特色建构的抓手,课程整合是教育创新的纽带,课程整合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课程整合困境突破、价值赋予的路径是,培养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思维,提升课程整合的方法与能力,实现课程整合教材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天佑  石猛  
2012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12]54号),就落实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扶持、扩大民办高校自主权、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民办高校办学行为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意见。2013年2月厦门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厦府[2013]62号),就厦门市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十四条实施意见。在这些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我们选取厦门市8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实地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婧  
"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对当下的社会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显性教育模式在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成效逐渐降低,因此隐性教育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隐性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物质文化特色不够突出、规章制度文化流于形式、网络文化发展滞后以及娱乐文化过于单调等。我国高职院校应当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以氛围感化人;规范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激励人;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从"微"育人;打造校园活动文化,育人于活动之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磊  朱庆卉  刘夏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审视民办高职院校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关键利益相关者,对于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水平和实现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的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看,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陷入董事会机构运行虚化、民主管理与监督弱化、权力主体权责边界模糊的困境,导致各治理主体间的权力配置和利益分配失衡,阻碍民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因此,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要发挥党建引领来增强党组织政治监督与保障作用,用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立足依法治校构建多元共治的长效治理新格局,并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方向下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云  
教师资格国考无差别、全覆盖推行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持续推进,令作为职前卓越教师培养主体的高师院校,陷入既要确保"国考"通过又要着眼"卓越"发展的"两难"抉择困境。事实上,"国考"已导致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重心失衡、正常教学失序、生源质量降低、培养模式守旧、职业道德淡化等问题。摆脱"国考"导向的"假性卓越"评价标准、突破传统卓越观念、改变"国考"应试型课程设置、拓宽卓越教师培养的"国家"视野、借鉴美国教师资格标准化考试制度,对我国现行"国考"制度进行改革,有利于有效化解"国考"对高师院校职前卓越教师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封云  黄宏晖  刘石柱  
伴随高等教育课程研究体系日益完善,教师相关课程研究课题逐渐增多,而这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关键在于了解教师的课程权力。教师的课程权力大小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唯有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权力,才能持续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课程场域视角来看,目前高校课程权力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课程惯习使得教师忽视了课程权力发挥,资本积累不足制约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以及课程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教师课程权力发挥。为此,高校应当改善教师课程惯习机制,丰富课程实践形式,促进资本积累,优化课程体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教师共同体的本质是促进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共享意识薄弱、共享层次低端、共享机制匮乏、共享生态缺失等困境,究其根源,主要是由管理本位知识观的盛行、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泛滥、霸权主义知识观的作祟、普遍主义知识观的弥漫等造成的。为此,要突破困境,就应实现从管理本位走向专业合作、从客观主义走向生成建构、从霸权主义走向和谐共生、从公共知识走向个体知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斌辉  
教师领导者在教师领导实践中面临领导意识困惑、领导能力困难、领导权力困顿、组织环境困处以及人际关系困扰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领导力的发挥,影响了教师领导的效果。本文指出,应通过开展教师领导教育、建设合作学校文化、建立扁平组织结构、改变校长领导方式、加强教师自我领导,使教师领导者走出实践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军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教学方法和技能、职责和工作重心、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挑战,迫切需要教师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有质量的教师终身学习,需要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引,不断完善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构建学校层面立体化的推动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教师个体将终身学习从一种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