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
2023(979)
2022(960)
2021(1082)
2020(947)
2019(2162)
2018(1757)
2017(2640)
2016(2206)
2015(2987)
2014(3209)
2013(2780)
2012(2632)
2011(2304)
2010(2443)
2009(1772)
2008(1612)
2007(1445)
2006(1288)
2005(1183)
作者
(5839)
(4700)
(4686)
(4562)
(3028)
(2361)
(2165)
(2003)
(1904)
(1881)
(1689)
(1631)
(1623)
(1591)
(1580)
(1562)
(1555)
(1435)
(1386)
(1353)
(1339)
(1301)
(1264)
(1254)
(1196)
(1105)
(1090)
(1073)
(1070)
(1070)
学科
教育(6017)
教学(4316)
(3966)
研究(3885)
理论(3549)
研究生(3526)
学校(3469)
学法(3117)
教学法(3117)
学理(2886)
学理论(2886)
管理(2751)
(2293)
中国(2275)
(2121)
制度(2119)
高等(2101)
技术(2091)
医疗(2086)
(2086)
(2004)
经济(2003)
服务(1936)
职业(1929)
职业技术(1892)
技术学校(1826)
高等职业(1813)
政治(1632)
思想(1601)
思想政治(1452)
机构
学院(29090)
大学(21554)
职业(13613)
技术(11680)
研究(10264)
职业技术(10135)
技术学院(9975)
教育(6432)
(6119)
(5816)
科学(5725)
(5193)
(5121)
(5036)
(5021)
师范(4988)
管理(4940)
研究所(4554)
经济(4505)
中国(4446)
(4244)
(4240)
(4063)
北京(3796)
师范大学(3763)
理学(3616)
业大(3614)
中心(3606)
(3605)
理学院(3504)
基金
研究(16272)
项目(15733)
教育(12444)
科学(11661)
编号(10033)
(9651)
课题(9171)
(8354)
成果(7616)
(7542)
基金(7167)
社会(5989)
(5790)
国家(5673)
高职(5576)
社会科(5466)
社会科学(5466)
规划(5456)
(5348)
(5174)
主持(5112)
主持人(5050)
年度(4896)
(4753)
研究成果(4699)
重点(4659)
项目编号(4562)
(4507)
职业(4386)
科学基金(4355)
期刊
教育(19618)
中国(13396)
职业(10139)
研究(9502)
(8118)
经济(8118)
技术(7173)
技术教育(6496)
职业技术(6496)
职业技术教育(6496)
(6383)
(4199)
论坛(4199)
职教(3594)
学报(3420)
(3303)
(3230)
卫生(3230)
研究生(3153)
学位(3144)
大学(2721)
科学(2636)
农业(2445)
学学(2241)
高等(1834)
成人(1808)
成人教育(1808)
(1666)
(1618)
教研(1574)
共检索到45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职院校与考生是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主要参与者。引导普通高中毕业生向高职教育合理分流、应对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困境、回应考生群体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强烈愿望是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原因。相较于重点大学自主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特点是终结性录取、以民办高职院校为招考主体、报考条件比较宽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经教育部批准,河北、辽宁、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四川、新疆等8省区今年将在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此举旨在积极引导普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旭辉  
引导高中毕业生更好地向高职教育分流,是高职院校自主招考试点的政策动因。招考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招考有效性不强、测评科学性不够、高职院校的参与度有限。增加招考规模、推行专门化考试、完善招考管理制度,是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自主招考工作的关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柱  
2008年全国8省区20所、2009年全国13省区33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本文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基本特点及经验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涛  
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示范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工作试点省份、试点院校以及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在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创新高职院校生源选拔模式、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合理分流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全面落实"阳光工程"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高职院校通过单独招生来吸引优秀生源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单独招生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文化考试自主命题工作难度较大、生源类型单一、考生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标准的确定与职业岗位关联度不够等问题,而且由于时间紧、招生量较小,也带来了招生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审核单独招生改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生源类型以及提早启动单独招生工作,将是今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邬卫  
我国高职教育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的试点。文章以一所国家示范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为蓝本,从命题依据、内容选择、考试管理、结果分析和问题思考等方面来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刁瑜  
单独招生作为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人才选拔机制的试点。本研究分析了高职单独招生中的信息"四不对称"现象对高职单独招生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及高职单招信息不对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为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解决高职单招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了基本的路径与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苏小冬  丁鸿利  高宏彦  鲁忆  
从2007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开始自主单独招生试点。自主单独招生给考生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圆了考生的大学梦,但招生的自主性决定了招生权力的产生。本文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单独招生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立的必要性,提出了运行监控机制的建设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山艳  蓝欣  张龙梅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指导下,结合天津高职院校发展实际,天津市制定了《2009年天津市部分高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实施办法》。该政策提出,试点院校自主确定报考资格、自主组织考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进行录取。调查分析表明,这一自主招考政策初步达到了分层选拔的政策目的。但总体来看,该政策在考核内容、宣传及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细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斌  
什么样的人适合接受高职教育?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招什么人、怎么招?本文在阐述高职院校学生智力类型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单独招生考试的若干选择模式及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佩国  
高职教育单独招生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推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出"会考成绩引入,文化考核划线,素质考核排序"的单独招生考试多元选拔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梁柱  廖非  
文章通过现场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等主要形式,对部分已实施高职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省市招生考试院、招生计划管理部门、高等职业院校和在校学生进行调研,结合通过其他各种途径收集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的现状、成功经验,以期为高职院校进一步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培江  王敏弦  
以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为切入点,以新疆高职单独招生试点院校为样本,调研结果表明:新疆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制度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一套较完整规范的招考流程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但也存在面试方式欠科学、技能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对优秀考生吸引力不足、对民族考生的招生考核办法亟待加强等问题。对此,应从完善"知识+技能"特点的高职单独招生考核模式、建立统一第三方单独招生考核机构、推行单独招生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加大双语考核专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着力解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刁瑜  
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同等待遇。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以期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改革和完善及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数据支撑和实证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张俊姣  
美国平权法案对高校招生制度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了高校平权行动。实施近半个世纪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决废止平权行动,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高校基于国家利益开展平权行动,综合种族在内的多因素招生,以学生群体多样性为行动目标,将种族因素作为录取学生的加分项。平权行动在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反对歧视与逆向歧视、个体平等与群体平等、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的法理讨论与价值冲突。平权行动废止在美国产生严重分歧,反对者认为其违背公平理念,加重种族隔离,影响国家安全;赞同者认为其遵守宪法公平原则,消解种族不平等,破除种族刻板影响。未来,美国高校招生公平改革将重在重塑公平价值理念,重构多元招生格局,重调卓越教育机会,优化黑人高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