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71)
- 2023(5061)
- 2022(4338)
- 2021(4046)
- 2020(3385)
- 2019(7330)
- 2018(7015)
- 2017(12426)
- 2016(6675)
- 2015(7624)
- 2014(7163)
- 2013(6298)
- 2012(5752)
- 2011(5019)
- 2010(5123)
- 2009(4287)
- 2008(4110)
- 2007(3750)
- 2006(3095)
- 2005(2621)
- 学科
- 管理(24835)
- 业(24010)
- 企(22337)
- 企业(22337)
- 济(20482)
- 经济(20472)
- 技术(15332)
- 技术管理(11261)
- 中国(7993)
- 理论(6595)
- 方法(6441)
- 业经(6344)
- 教学(5806)
- 地方(5773)
- 财(5021)
- 农(4963)
- 数学(4903)
- 数学方法(4843)
- 教育(4578)
- 制(4397)
- 划(4211)
- 银(4193)
- 银行(4188)
- 学法(4124)
- 教学法(4124)
- 行(4056)
- 学校(3989)
- 产业(3885)
- 融(3803)
- 金融(3803)
- 机构
- 学院(86051)
- 大学(75298)
- 管理(33374)
- 济(31712)
- 经济(31046)
- 理学(28687)
- 理学院(28426)
- 管理学(28035)
- 管理学院(27863)
- 研究(23443)
- 职业(17513)
- 中国(17316)
- 技术(16839)
- 京(15083)
- 江(14290)
- 财(14290)
- 科学(12891)
- 职业技术(12767)
- 技术学院(12690)
- 州(11821)
- 财经(11074)
- 中心(10848)
- 范(10592)
- 师范(10515)
- 所(10218)
- 经(10022)
- 商学(9371)
- 商学院(9261)
- 北京(9228)
- 业大(9157)
- 基金
- 项目(56823)
- 研究(48465)
- 科学(47054)
- 基金(38270)
- 家(31713)
- 国家(31388)
- 社会(29788)
- 科学基金(28879)
- 社会科(28235)
- 社会科学(28230)
- 省(27236)
- 教育(25450)
- 编号(21410)
- 划(21180)
- 基金项目(20527)
- 创(19412)
- 课题(16887)
- 自然(16883)
- 创新(16864)
- 自然科(16601)
- 自然科学(16599)
- 自然科学基金(16340)
- 成果(15975)
- 年(14687)
- 资助(13636)
- 规划(13576)
- 发(13370)
- 重点(13336)
- 制(12797)
- 项目编号(12689)
共检索到128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朝众
为了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国家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倡导实施协同创新。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提高高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行业产业的能力,有利于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师资团队,有利于提升院校的科研水平、促进院校的专业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地方行业产业的发展质量。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要把握与普通本科院校协同创新的区别与联系,本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进步的目的,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综合协调各层级、各类别的协同创新,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效应,重视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创新、合作、开放的协同创新氛围,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利军
本文针对深圳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要在就业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深圳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就业工作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炳金
高职院校要培养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就如何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春林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定向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应面向行业产业与区域的协同创新方向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障碍有:一是培养模式没有完全摆脱学科本位的窠臼;二是师资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三是体制机制难以催生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为此,要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系统化改革,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协同创新的催生机制与保障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文涛
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指引着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的转型。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自身转型发展、校企合作深化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等多种需求之下,高职院校要以人才培养为切入点,通过抓准问题、理清内涵、重塑体制机制、构建组织平台等方式突破现实障碍,实现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创新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龙建佑 唐芳
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管理普遍滞后,具体表现在缺乏专业发展规划、缺乏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和缺乏专业建设宏观指导。文章提出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以协同为切入点,以创新协同途径为核心,以整合与共享资源为目的,建立协同主体之间互动共赢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专业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着重阐述了专业协同建设专业群、院系协同打造特色专业、校企协同推动专业工学结合和国际协同推动专业国际化办学四大协同途径。
关键词:
协同创新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昌送 张俊平
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组织内外协同开展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新知识生产范式条件下知识生产的跨学科、多主体和应用导向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创新,并指引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和制度设计改革的方向。在新知识生产范式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技术开发和实践为核心的协同目标任务,建立专业——专业集群——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链条、提升知识生产能力,在政府、院校和协同组织三个层面建立有利于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搭建开放、多元的协同创新组织平台,推进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卫华
"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在社会各个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整合教育资源、协同攻关,从而推动教育建设的一种创新活动。文章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分析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协同创新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建设路径进行了探讨:建立合作"区域联盟",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学术"共同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师资建设保障体系,以期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资队伍 建设路径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骆秋琴
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推动下,学校乃至学科边际日渐淡化,而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的功能作用日益突出。基于此,文章针对现实中高职院校教学与科研分离的问题,试通过"系所"协同、"师生"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的多元创新构建和完善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的相关体制机制,以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与科研 协同创新 实践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续总成
协同依赖于参与创新的各主体间的信任水平、诚信以及对公平价值观的共同维护,因而结果往往难以预测;参与创新的主体若要达到"多赢"的目标,必须在协同进程中充分考虑彼此的利益关切。不同创新主体可以建立协同创新模式,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机制性互动带来效率提升、效益增加或价值创造。我国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破解高职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面临的难题,应着力寻求创新目标、组织结构的共同点,进而培育协同创新动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艳
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是高职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探讨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基本现状。以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深入挖掘广东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技术成果转让、校企深度融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及教师四个层面研究提升广东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认为政府层面应完善社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高职院校层面应健全社会服务管理机制,设立和完善社会服务机构及平台;企业层面应拓宽产学研合作范畴,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与效果;教师层面应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芳
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需要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在努力探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上,高职院校如何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高职院校德育创新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开放办学战略的现实需要。据此,以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必要性为逻辑起点,在深入比较分析高职院校开展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探讨高职家校德育协同创新的方法,从而为新时期切实改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提升高职德育实效性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家庭德育 协同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协同创新"的政策要求和"新四化"建设特别是县域"新四化"建设的战略实施,对高职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高职院校寻求服务区域发展的主战场提供了难得的契机。高职院校要围绕这一创新诉求和特色需求,通过"县校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合作创新并以此转变社会服务方式,通过构建联动机制、推进办学模式管理创新、凸显功能优势"三管齐下"的实质性行动,不断提高其县域-区域发展服务能力。
关键词:
县校合作 协同创新 社会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