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57)
2023(12270)
2022(10607)
2021(10484)
2020(8492)
2019(20073)
2018(20226)
2017(37052)
2016(21605)
2015(24672)
2014(25235)
2013(23730)
2012(21755)
2011(19321)
2010(19527)
2009(16843)
2008(16314)
2007(14194)
2006(12304)
2005(10647)
作者
(58395)
(47845)
(47791)
(45630)
(30556)
(23169)
(21992)
(19155)
(18595)
(17448)
(16653)
(15975)
(15214)
(15084)
(14962)
(14906)
(14663)
(14321)
(13758)
(13748)
(12126)
(11956)
(11514)
(11091)
(11024)
(10822)
(10786)
(10640)
(9682)
(9679)
学科
(72185)
经济(72103)
管理(54118)
(49547)
(40809)
企业(40809)
方法(36587)
数学(31908)
数学方法(31402)
中国(25144)
教育(23786)
(20180)
理论(18748)
(18217)
(17092)
业经(15715)
地方(14585)
教学(14070)
农业(13795)
技术(13544)
(12401)
(11502)
贸易(11495)
环境(11297)
(11140)
(11115)
(10990)
财务(10924)
财务管理(10902)
企业财务(10240)
机构
学院(285898)
大学(284993)
管理(108896)
(98191)
经济(95532)
理学(94652)
理学院(93519)
研究(93269)
管理学(91563)
管理学院(91044)
(62990)
中国(62821)
科学(59958)
(47557)
师范(47208)
(46497)
(43872)
研究所(42734)
(42597)
业大(41981)
中心(41842)
(41809)
北京(40640)
教育(39669)
技术(39613)
师范大学(38457)
财经(35734)
(35152)
(34306)
职业(33128)
基金
项目(196910)
科学(154392)
研究(152139)
基金(135987)
(116961)
国家(115799)
科学基金(99058)
社会(89190)
社会科(84099)
社会科学(84077)
(80534)
教育(78953)
基金项目(72110)
(68804)
编号(66652)
自然(64020)
自然科(62490)
自然科学(62476)
自然科学基金(61266)
资助(56783)
成果(55618)
课题(49167)
重点(45193)
(44171)
(41953)
(40827)
(40785)
项目编号(40307)
规划(38374)
教育部(38336)
期刊
(102868)
经济(102868)
研究(86900)
教育(70453)
中国(64242)
学报(42784)
科学(39069)
管理(38058)
(36694)
技术(33895)
大学(33312)
(32122)
学学(29575)
农业(26549)
职业(21290)
图书(17839)
(17575)
金融(17575)
业经(16648)
财经(16067)
经济研究(15362)
(14131)
论坛(14131)
技术教育(14037)
职业技术(14037)
职业技术教育(14037)
(13931)
理论(13613)
(13573)
科技(13431)
共检索到414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建军  吴伟生  傅强  蔡雪霁  管玲凤  陈天宇  
当前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如何实施评价的研究较少,由于评价制度的缺乏和不完善,导致劳动教育大多被弱化、流于形式、不成体系。文章结合劳动教育的实施情况,对劳动教育评价标准体系的构建开展实践应用研究,构建了一套家、校、企、社、平台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东  邓昌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构建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丽君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部分劳动可以有适当报酬,但不能所有劳动都讲报酬,忽视劳动应具有的人文性、公益性和教育性。要根据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劳动教育的使命。劳动教育需要对不平等劳动制度进行思考和改革,把劳动平等作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核心要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建立系统的劳动教学体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价值观与技能、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玉曼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地位的路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重新诠释劳动教育的内涵是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也是劳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促进人性解放的关键。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和创造适宜的劳动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注重劳动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既要为活动设置清晰的目的,又要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兴趣集中在劳动过程中;以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形式,明晰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深刻意义,狠抓知识和技术技能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在劳动过程中坚持手脑结合。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精神怎样才能完全地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从而促进儿童全面地发展,进而显现劳动教育的价值,这涉及到劳动教育实践取向的问题。劳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应当以"遵循儿童内在的自然,挖掘自然界的教育资源;尊重儿童的精神生活,深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依托国家共同体,走向教育共同体"为取向。只有这样,合乎理性、合乎道德的劳动教育才能得以完美地展现,儿童才能通过劳动教育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建构自我未来的良善生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今科  陈斌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鲜明职业性、实践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系统性设计、忽视内在育人性、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联动机制、搭建模块化内容体系、推进"四维"同时发力、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实行"三方"多元评价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尹魁   尹镜涵  
在“大思政”背景的支撑下,各院校越发注重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也不例外。秉承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积极响应政策的要求,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展开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为目标,不断探索“以劳树德,德劳结合”的展开方式,立足于实际,完善高职院校的教育机制,打造良好的德劳融合氛围。文章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展开工作出发,分析当前高职类院校展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的解决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瑞  
当前高职劳动教育面临“浅表化”、劳动教育时空局限、劳动理论教育与劳动实践教育脱节、劳动教育评价单一等问题,SPOC教学模式的深度互动性、灵活性、混合性、考核综合性等特点与高职劳动教育的特征、方式、目的、需求高度契合。将SPOC混合教学模式引入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将教学内容扩充为“理论、实践和价值观”三种类型,教学过程设置为“课前导学、课中教学、课后反思、实践跟踪”四个阶段,采用“全方位、过程性、生成性”综合评价体系,优化现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模式,提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阳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基本原则、内容及实施路径等基本问题。劳动教育评价应遵循体现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指向劳动教育的“双重育人性”、适应职业教育的学段特点以及立足学生的现实学情等基本原则。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这四个方面也构成劳动教育评价的一级指标。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多方主体联动机制、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妍  辛磊  
文章通过对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比较以及二者的相关性分析得出高职院校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可能。借助高职流通类专业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教育"融合递进式"教学模式,创新高职流通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出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途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家仁  
劳动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理念、融合职业素养培育要求。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惑是在认识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在实践层面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专业技能训练。据此,文章提出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理路: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打造特色校园劳动文化、发挥课程思政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引领作用、突出工匠精神培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院校育人特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谦  
劳动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各职业院校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劳动教育路径,但劳动教育仍然存在淡化和弱化现象。针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劳动教育内涵不深、课程体系不实、师资队伍不专、实践载体散乱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为例,通过构建模块化进阶式课程体系,搭建专兼职结构化师资队伍,搭建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基地,强化职业教育劳动文化以及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创新突破了劳动教育困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贾妍  
实训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主要途径,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流通类专业实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推手。文章以末端物流实训课程为例,从劳动教育融入实训课程标准出发,阐述了劳动教育在末端物流实训课程中的实施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