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32)
- 2023(8013)
- 2022(6535)
- 2021(6341)
- 2020(4961)
- 2019(11446)
- 2018(11338)
- 2017(18921)
- 2016(12223)
- 2015(13975)
- 2014(14617)
- 2013(12997)
- 2012(11916)
- 2011(10750)
- 2010(10992)
- 2009(9436)
- 2008(8902)
- 2007(8457)
- 2006(7428)
- 2005(6656)
- 学科
- 济(31609)
- 经济(31570)
- 管理(24268)
- 教育(21372)
- 业(19608)
- 中国(18105)
- 企(14112)
- 企业(14112)
- 农(12852)
- 理论(12062)
- 方法(11787)
- 教学(10735)
- 数学(10257)
- 学(10225)
- 数学方法(10014)
- 农业(8619)
- 制(7998)
- 业经(7756)
- 财(7669)
- 地方(7418)
- 发(6875)
- 技术(6660)
- 体(6495)
- 学法(6125)
- 教学法(6125)
- 学校(5784)
- 发展(5777)
- 展(5652)
- 劳(5633)
- 劳动(5616)
- 机构
- 学院(154009)
- 大学(150059)
- 研究(57682)
- 济(46607)
- 管理(46207)
- 经济(45017)
- 理学(38441)
- 理学院(37875)
- 管理学(36835)
- 管理学院(36547)
- 科学(36318)
- 中国(35815)
- 京(34687)
- 教育(33135)
- 范(31489)
- 师范(31221)
- 所(29894)
- 技术(28544)
- 农(27452)
- 研究所(27293)
- 江(26815)
- 职业(26525)
- 师范大学(25150)
- 中心(24849)
- 业大(23106)
- 财(23009)
- 北京(22709)
- 院(21561)
- 农业(21552)
- 州(20941)
- 基金
- 项目(99626)
- 研究(82499)
- 科学(77405)
- 基金(62783)
- 家(54980)
- 国家(54283)
- 教育(47843)
- 社会(45427)
- 省(44393)
- 科学基金(43853)
- 社会科(42477)
- 社会科学(42464)
- 划(39050)
- 编号(39031)
- 成果(34407)
- 课题(32287)
- 基金项目(31677)
- 年(27428)
- 自然(25926)
- 资助(25657)
- 自然科(25269)
- 自然科学(25251)
- 重点(24837)
- 自然科学基金(24699)
- 发(23556)
- 规划(22781)
- 部(22552)
- 项目编号(22524)
- 性(21557)
- 创(20607)
共检索到246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阳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评价应关注基本原则、内容及实施路径等基本问题。劳动教育评价应遵循体现新时代劳动价值观、指向劳动教育的“双重育人性”、适应职业教育的学段特点以及立足学生的现实学情等基本原则。劳动教育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念、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这四个方面也构成劳动教育评价的一级指标。劳动教育评价实施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多方主体联动机制、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机制、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评价 原则 内容 主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宏宝 刘策 吴东照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以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为支撑,通过挖掘相关政策文本的评价要素,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响应协商与共同心理建构下,形成包含劳动技能水平、劳动价值取向、劳动精神面貌为核心类属的9个支援类属、若干指标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611份问卷调查,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类属进行了相关与回归分析,最终建构出"四阶递进"劳动教育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利益相关者 劳动教育 教育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东颖
构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迫切需要,产生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建设进程中,生发逻辑既体现出明确的任务性特征,又体现出强大的内需性。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主要围绕强化全社会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强化劳动教育功能保障,在劳动教育中突出职教价值导向等方面,全面构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生发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今科 陈斌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开展高职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具有鲜明职业性、实践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与劳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缺乏系统性设计、忽视内在育人性、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劳动教育联动机制、搭建模块化内容体系、推进"四维"同时发力、加强劳动教育保障、实行"三方"多元评价把准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林
新时期教育体系要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方向发展,同时要将弘扬劳动精神、尊重劳动精神融入到教育体系中,以让高职院校为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高水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发展。本文对劳动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目标和内容,最后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教育体系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慧萍 刘海舒 王汉江
基于"全息"理论思考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对于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创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层次维度包括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维度、家—校—社—企"全方位"育人维度、学校—社区(school-community)"全过程"育人维度。基于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全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包括优先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全息”理论 劳动教育课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谦
劳动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两年,各职业院校在积极探索不同的劳动教育路径,但劳动教育仍然存在淡化和弱化现象。针对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劳动教育内涵不深、课程体系不实、师资队伍不专、实践载体散乱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等系列问题,以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为例,通过构建模块化进阶式课程体系,搭建专兼职结构化师资队伍,搭建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基地,强化职业教育劳动文化以及建立健全劳动素养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创新突破了劳动教育困境。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实施路径 创新创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军
随着国家层面及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日益重视,实践中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缺失的现实状况亟需改善,采用SWOT分析法对我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以促进劳动教育发展。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劳动教育方法论体系、建设劳动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聚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着力拉动教育团队建设、构建劳动育人长效机制、开展劳动教育学生活动和营造热爱劳动氛围等举措,加强学生劳动实践观、劳动发展观、劳动教育观的教育,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政策作出总体部署,高职院校要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对推进工学结合、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产业大军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要结合职教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认同、遵循劳动价值观准则。高职院校要发挥学生主体及教师等内化要素的功能,搭建劳动育人平台,创设劳动教育介体,构建支持组织评价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本文先研究概述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内化理论,之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现状,最后提出了内化视角下的劳动教育路径。
关键词:
内化视角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俊辉 景忠玉 卢华伟 魏领军
随着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平公正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迫在眉睫。实训室是高职院校使用频率较高、非常重要的场所,也是高职院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分析实训室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场景,挖掘劳动教育相关指标,运用调查问卷、跨学科、层次分析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可以优化设计一种公平的、科学的、可实施的实训室场景下的劳动教育评价权重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评价体系 实训室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晓慧 黄君录
大力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是新时代的要求,是高职教育"以美育人"与"以劳育美"的融合。构建高职院校劳动美育体系,需要以劳动美的创造者和审美者为培养目标,在共性与特色的把握中确立教育重点。在实施中,需要搭建校企家社联动的格局,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实施体系,建立组织机构、师资队伍、经费"三个到位"的保障体系,构建常态化评价反馈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美育 劳动美育 劳动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东 邓昌大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途径。培养当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对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人格塑造和社会责任感培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的作用,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并对构建实践教学育人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思政课实践教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敦泽
新时代高职院校加强劳动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但一些高职院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劳动教育教师缺乏专业素养,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学生劳动的自觉性不足,监督考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安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鉴于此,应进一步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科学编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教材体系,拓展劳动教育的场所和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优化劳动教育环境氛围,健全劳动教育考核激励制度,健全经费投入和安全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渡帆 任捷
劳动教育作为一项具有多维性和立体性特征的教育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空间性,需要多维空间作为其实践的载体,因而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必须严格遵循其现实展开的空间逻辑。空间范畴是对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在空间功能、空间属性和空间环境三个方面的本质规定,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指引了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空间实践。然而,在职业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分别出现了知识空间与实践空间分离、工具空间和价值空间冲突、教学空间和工作空间桎梏的三重空间矛盾,阻碍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此,要通过设计课程体系,促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功能整合;通过践行主流价值,实现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价值引领;通过明晰职能分工,增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协同效应,最终构建起多元立体、纵横联动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空间体系。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劳动教育 职业院校 空间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孟
在当代生产劳动发展中,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发展迅速。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要适应当代数字劳动呈现的价值多元、形态多维、参与者广泛、时空环境灵活等特点,重构劳动教育模式。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模式重构需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去伪存真,重构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价值体系;守正创新,重塑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形态体系;兼容并蓄,重整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参与体系;灵活多样,重建数字劳动时代的劳动教育时空体系。在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重构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活动引导、革新课程体系、引入多元师资、开拓实践基地等举措,推动建立可操作、可实施、可持续的劳动教育模式,让更多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更好地贴近当代生产劳动。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劳动教育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