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7)
2023(19846)
2022(16712)
2021(15455)
2020(12906)
2019(29658)
2018(29082)
2017(55781)
2016(30615)
2015(34552)
2014(34858)
2013(33629)
2012(31076)
2011(27881)
2010(27979)
2009(25030)
2008(24180)
2007(21260)
2006(18773)
2005(16847)
作者
(86509)
(71820)
(71222)
(68062)
(45539)
(34198)
(32552)
(28172)
(27513)
(25756)
(24389)
(24316)
(22936)
(22625)
(22224)
(22153)
(21377)
(21079)
(20537)
(20506)
(17985)
(17609)
(17425)
(16546)
(16176)
(16036)
(15918)
(15859)
(14507)
(14202)
学科
(124955)
经济(124801)
管理(85039)
(80470)
(65414)
企业(65414)
方法(51617)
数学(44251)
数学方法(43642)
中国(37589)
(34876)
地方(30725)
(30168)
业经(30107)
(25781)
(23916)
农业(23457)
理论(21289)
(20879)
贸易(20861)
技术(20712)
(20167)
(19845)
银行(19798)
(19188)
金融(19186)
(19174)
(18982)
环境(18928)
(17752)
机构
学院(425093)
大学(421143)
(168280)
经济(164617)
管理(163561)
研究(144486)
理学(140642)
理学院(139076)
管理学(136425)
管理学院(135663)
中国(107653)
(91191)
科学(88991)
(78417)
(71968)
(68473)
中心(65867)
研究所(65293)
(64187)
业大(62418)
财经(61633)
(57839)
北京(57780)
师范(57263)
(56045)
农业(53040)
(52978)
(52108)
经济学(50688)
技术(49297)
基金
项目(288445)
科学(226902)
研究(214366)
基金(206484)
(179752)
国家(178191)
科学基金(153033)
社会(133886)
社会科(126793)
社会科学(126764)
(114406)
基金项目(109061)
教育(100193)
自然(98147)
(96039)
自然科(95884)
自然科学(95863)
自然科学基金(94088)
编号(89228)
资助(84740)
成果(72447)
重点(65315)
(64489)
(63008)
课题(62428)
(60135)
创新(55984)
国家社会(54792)
科研(54677)
教育部(54247)
期刊
(188400)
经济(188400)
研究(126294)
中国(88880)
学报(65761)
(63020)
管理(61775)
科学(60905)
(59451)
教育(57216)
大学(50749)
学学(47249)
农业(43376)
技术(40989)
(38217)
金融(38217)
业经(32092)
财经(29965)
经济研究(29710)
(25728)
问题(24958)
图书(23856)
(22643)
科技(20213)
技术经济(19901)
理论(19473)
(19207)
(18856)
论坛(18856)
现代(18745)
共检索到63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屠立峰  李晶  
事业收入是高职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之一,其扣除学杂费后余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学校为社会提供教学和科研服务而获得收入的水平。利用2005~2011年30个样本省份高职教育事业收入余额与29个产业发展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算法,发现每个省份产业发展对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依赖方式与程度体现出地区差异性、局部一致性和不同程度的协同性。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和收入来源多元化上要走专业化和品牌化道路,发挥溢出效应,并形成动态核心竞争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潘国臣  张媛媛  王冰冰  
基于Solow模型,采用2001年~2010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检验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采用的"保险基准深度比"指标减轻了以往计量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得出了寿险业和财险业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结论。进一步地,计量结果显示,寿险和财险基准深度比每产生一个标准差的增长,将分别促进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64个百分点和0.68个百分点。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加快财产险和寿险的发展均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忠  崔艳丽  
本文选取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2014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限于因子分析法只适用截面数据的不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TOPSIS法结合,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R&D活动3个方面,测算了我国各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梯度变迁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维度,201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梯度省市的梯度变迁幅度不同;从空间格局看,我国29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大部分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且空间格局不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元军  
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促进就业增长,政府的就业促进功能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物质资本对就业增长的促进效率还需提高。显著影响中国就业增长的因素有出口比率、投资比率、人力资本、城镇化、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技术进步,这些因素对就业增长有不同的影响机理。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需要结合就业影响因素采取以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就业增长的新思路,通过全方位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最终达到就业和经济的协调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剑  刘培勤  朱四伟  
文章以1998~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中国开发规划,以产业结构为标准将中国分为东部、泛中部、泛西部,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就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对城镇化的动态效应和区域性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水平来看,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及前期城镇化率对当期城镇化水平作用显著。第一产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呈负相关。第二、三产业比重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引致作用对城镇化提升作用很明显;从东部来说,金融发展作用于第三产业进而作用于城镇化的影响力不明显;从泛中部、泛西部来说,这两个地区的金融对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不充分。最后依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庭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排除了环境因素和统计噪音的影响,实证研究了2003~2007年我国30个省区环保行业的技术效率。结果表明:(1)我国环保行业的整体技术效率依然偏低,只有0.621,且变化不大,而规模效率是制约其提高的重要因素;(2)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数和工业化率是影响环保行业技术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3)我国区域环保行业技术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东中西部效率值分别为0.684、0.668、0.524。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立泰  余春玲  王鹏  
笔者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用中国28个省市1990年~2010年的数据,检验了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财政支出对服务业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从省际层面来看,支出效应具有滞后性和深度扩张性,财政分权效果明显;从区域层面来看,各类地方支出在不同地区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弹性不同。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移相关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出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智洺  何冰雁  沈天苗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考察了我国2007-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CDM项目数量,借鉴离散型非线性模型——负二项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CDM在中国区域分布结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人均GDP、电力消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对CDM项目分布结构存在影响:地区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CDM项目分布存在负向影响;电力消费对CDM项目分布存在正向影响;外商投资与CDM项目则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最后,从我国碳减排、碳交易市场建立方面给出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爱真  苏治  付红妍  
本文基于中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系统GMM方法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融规模和金融深化程度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效率抑制了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技术创新都能有效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在金融支持产业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效应;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金融发展水平影响下,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间存在非线性影响效应,当金融发展达到某一水平时,技术创新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可见,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对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及促进城市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高立  王雪琪  李发志  邹伟  
在界定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动态修正的协调度模型,利用全国30个省会城市2004—2015年的人口、土地数据测算出各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实证分析了房地产经济对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全国省会城市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度虽然呈逐年增长态势,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协调度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协调度增长速度最慢,区域间协调度差距也最大;(3)不管在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增长都能促进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促进效果在中部和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4)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之外,房地产经济其余相关变量对东、中、西地区城镇化协调度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同,对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城镇化协调发展政策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毓卿  周才云  
贸易成本几乎被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但却广泛存在于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本文在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对1993—2011年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进行有效测度的基础上,对影响贸易成本变动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993—2011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成本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更为明显;通过进一步分析贸易成本的影响因素,认为空间距离、人均GDP差异、贸易伙伴国对外开放度、是否共边界、是否建立自由贸易区五个方面对贸易成本都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云  金祥荣  
近年来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呈现差距日益加大的"马太效应"。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技术创新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研发、技术机会及吸收能力对于区域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累积循环的影响作用,这一累积循环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轨道",从而导致创新的区域差异日益明显。实证研究还证实了研发两面性的存在,并首次证实技术机会对于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家庭  王璇  
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基础,利用2004-2008年中国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发现城市化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反U型曲线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从城镇人口、产业结构、环保技术和意识、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何珺子  
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额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果。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规模会降低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第二,金融发展规模会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降低产业结构高级化化程度。第三,现阶段,金融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不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文章最后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胜岳  李耀龙  马晓杰  刘红  
农业绿色发展是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实践,数字技术革命为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本文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SDM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以及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呈现明显空间集聚特征,核心增长动力来自社会经济效益,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发展水平欠佳。数字化水平与农业绿色发展间呈倒U形关系,提升数字化水平有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但过度的数字化投入并不能持续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相邻省份数字化对本地区农业绿色发展起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重点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加大数字化基础设施投入,缩小地区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差距;完善数字化建设规划,确保资源投入合理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