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27)
2023(15840)
2022(13335)
2021(12513)
2020(10599)
2019(24514)
2018(24168)
2017(46531)
2016(25501)
2015(28738)
2014(28775)
2013(27959)
2012(25408)
2011(22507)
2010(22728)
2009(20618)
2008(20265)
2007(17981)
2006(15714)
2005(13949)
作者
(71202)
(59053)
(58811)
(55893)
(37671)
(28239)
(26631)
(23095)
(22396)
(21337)
(20209)
(19808)
(18812)
(18740)
(18045)
(17993)
(17772)
(17523)
(16864)
(16849)
(14662)
(14659)
(14308)
(13620)
(13290)
(13225)
(13193)
(13097)
(11794)
(11728)
学科
(102384)
经济(102270)
(95311)
管理(86266)
(85752)
企业(85752)
方法(49168)
数学(39773)
数学方法(39073)
业经(31524)
(30987)
(29462)
中国(26094)
技术(23899)
理论(23058)
(21943)
财务(21868)
财务管理(21845)
农业(21761)
企业财务(20673)
(18753)
(18745)
地方(18480)
(18155)
(17130)
(16665)
贸易(16653)
(16308)
(16153)
环境(14723)
机构
学院(360373)
大学(350361)
管理(147468)
(139281)
经济(136285)
理学(127669)
理学院(126377)
管理学(124099)
管理学院(123459)
研究(108959)
中国(82698)
(74721)
科学(67855)
(63401)
(55850)
(53739)
(53664)
业大(52499)
财经(50962)
中心(49615)
研究所(48685)
北京(46893)
(46328)
(45395)
师范(45013)
(43764)
农业(43656)
技术(43430)
经济学(40322)
(39845)
基金
项目(242013)
科学(191764)
研究(181777)
基金(173155)
(148901)
国家(147548)
科学基金(129284)
社会(112219)
社会科(106334)
社会科学(106306)
(98400)
基金项目(91719)
教育(86061)
自然(84374)
自然科(82532)
自然科学(82516)
自然科学基金(81055)
(80706)
编号(76482)
资助(71698)
成果(60235)
(54236)
重点(53869)
课题(53008)
(52468)
(51474)
创新(49780)
项目编号(47106)
科研(45483)
教育部(45437)
期刊
(153643)
经济(153643)
研究(102053)
中国(70095)
管理(59191)
(51425)
(50473)
学报(50438)
教育(49480)
科学(48400)
大学(39348)
技术(38821)
学学(36901)
农业(36258)
业经(27981)
(27535)
金融(27535)
财经(24610)
经济研究(23612)
(21428)
(21076)
技术经济(20088)
问题(19424)
科技(18490)
图书(17578)
职业(17292)
现代(17183)
商业(16495)
理论(16286)
统计(16105)
共检索到521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怡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远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远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提出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校友的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陶慧  
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知模糊、机制不完善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升刚  刘文斌  刘锡冬  
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锦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要性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然后指出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职院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创业导师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增强校内孵化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俊娜  王成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阐释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爽  李凌  
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实践环节存在诸多不足,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强。然后阐述了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用系统化的观点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后提出了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依托于学校自身的教学实践子平台,构建依托于科技竞赛和科研课题的科技实践子平台,构建依托于良好环境氛围的科技信息交流子平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梅  罗南林  
文章针对目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松散、单一、可持续性差,没有统一的管理平台等问题,提出"三相融汇,分层递进"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具体包括将"竞赛项目""企业真实项目""高校科研项目"三项融汇,建立"专业社团—工作室—虚拟公司"分层递进式培养平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琳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新常态时代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在深入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对接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透彻分析根本原因,进而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深入论述了基于区域经济对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赛男  
“以赛促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赛促创”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影  
当前大学生创新型创业受到了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高校建立大学生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尤其关键。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与其他专业有着较大不同,艺术设计类学生更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普遍具备创新意识,而且动手操作能力突出,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在目前我国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背景下,万众创业、科技创新是大势所趋,而高职院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优势,高职院校必须把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转化为创业实效,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的全面就业。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建高职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然后指出了这一模式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高职艺术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