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78)
- 2023(12457)
- 2022(9906)
- 2021(9309)
- 2020(7333)
- 2019(16486)
- 2018(15842)
- 2017(28019)
- 2016(16095)
- 2015(17653)
- 2014(17735)
- 2013(16447)
- 2012(14749)
- 2011(12864)
- 2010(13353)
- 2009(11997)
- 2008(11851)
- 2007(11130)
- 2006(9822)
- 2005(9048)
- 学科
- 业(75028)
- 企(68703)
- 企业(68703)
- 管理(59325)
- 济(55946)
- 经济(55877)
- 业经(26269)
- 农(24285)
- 技术(21552)
- 财(21510)
- 中国(21334)
- 教育(21277)
- 方法(20826)
- 农业(18191)
- 理论(18032)
- 务(16696)
- 财务(16672)
- 财务管理(16664)
- 企业财务(15711)
- 技术管理(13362)
- 数学(13356)
- 数学方法(13125)
- 制(12980)
- 策(12957)
- 划(12224)
- 和(11974)
- 企业经济(10872)
- 体(10585)
- 经营(10532)
- 教学(10529)
- 机构
- 学院(218308)
- 大学(207065)
- 管理(82533)
- 济(81905)
- 经济(80085)
- 理学(70262)
- 理学院(69574)
- 管理学(68641)
- 管理学院(68219)
- 研究(67242)
- 中国(47477)
- 京(43912)
- 财(39394)
- 科学(37491)
- 江(36016)
- 范(34921)
- 师范(34736)
- 教育(32666)
- 所(31751)
- 农(31447)
- 技术(31384)
- 职业(30688)
- 财经(30657)
- 中心(29903)
- 州(28652)
- 研究所(28271)
- 北京(28161)
- 经(27771)
- 师范大学(27594)
- 业大(27065)
- 基金
- 项目(136505)
- 研究(114834)
- 科学(111515)
- 基金(93642)
- 家(78586)
- 国家(77564)
- 社会(71058)
- 科学基金(68575)
- 社会科(67063)
- 社会科学(67048)
- 教育(60587)
- 省(59520)
- 编号(50454)
- 划(49001)
- 基金项目(48527)
- 成果(41306)
- 自然(39965)
- 自然科(39087)
- 自然科学(39076)
- 课题(38664)
- 自然科学基金(38478)
- 创(35658)
- 资助(35183)
- 年(32879)
- 业(32784)
- 发(32619)
- 创新(31984)
- 重点(31938)
- 部(30859)
- 规划(30827)
- 期刊
- 济(98700)
- 经济(98700)
- 研究(72556)
- 教育(61468)
- 中国(55154)
- 管理(36918)
- 财(33837)
- 农(32005)
- 技术(29118)
- 科学(24868)
- 学报(23216)
- 农业(22276)
- 大学(20503)
- 职业(19841)
- 业经(19802)
- 学学(17850)
- 融(17372)
- 金融(17372)
- 财经(15224)
- 经济研究(14584)
- 业(14083)
- 经(13375)
- 技术教育(12991)
- 职业技术(12991)
- 职业技术教育(12991)
- 坛(12699)
- 论坛(12699)
- 技术经济(12549)
- 问题(11922)
- 科技(11480)
共检索到33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烨婷 杜德昌
创业教育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适应创业型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而产生的一种教育模式,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和支持。高职院校在国家政策驱动下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如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校企合作深度不足、院校创业教育质量不高、师生观念认知存在偏差等问题。急需厘清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本质逻辑,基于三螺旋理论,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维度探讨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三螺旋理论 校企合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正安
中国高职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建设的转变之际,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虽经长期摸索,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进行理性反思和追问,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只有在嬗变中进行策略调整,以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基点,无缝衔接教师的行动,在高绩效文化的引导与绩效结果的充分运用之下,方能实现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突破和跃迁。
关键词:
绩效管理 内涵建设 路径选择 平衡记分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慧芳
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职业教育整体转型的路径。尽管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在政策传导机制、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及企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对象及教育方式进行反思,并实施模式变革,从履行三大理念、整合三类资源、打造三支队伍、构建四阶段人才培养体系出发,全方位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转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玮 王浩澎
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以技术学习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面临内外部产业链对接不强、专业设置趋同、学生素养体现不足等实践困境。为破解僵局,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机制切入,提出外部产业链、内部教育端、学生主体三者皆为专业设置的逻辑起点,且它们彼此之间存在内部互动联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充分考虑外部产业链发展要求、内部教育端需求以及学生主体发展诉求,通过形成三者的耦合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走向科学化进程探寻新路径,以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基本逻辑 耦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彦龙
研究发现,新时期下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创业教育受益者受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支持体系失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以"培养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为目标扩大创业教育受众体;第二,建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教育模式;第三,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
新时期 创业教育 高校 专业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重熹 周士敏
深化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基于河北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的数据统计,以河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现状为研究个案,在教学诊改视阈下,以问题为导向,从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梳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通过整合高职院校、企业、政府等多方社会资源,探索解决路径并研究激励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志敏 夏人青
高校创业教育是指在高校中实施的、旨在培养学生现在或未来开拓事业所需素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培养人"。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发展的人"为逻辑终点,而要实现从起点到终点的转变,则需要在高校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框架内,不断强化对学生开拓性素质的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莎莎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着力点。完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然而,目前相关政策无法满足现代化诉求、信息孤岛问题阻滞信息流通、数字化资源平台功能不足削弱资源供给阻碍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进程。为加速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应制定数字赋能政策,建好制度指南“强磁场”;建立数据管理机制,筑好技术应用“蓄水池”;搭建数字资源平台,绘好教育供给“同心圆”;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种好管理改革“试验田”。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数字技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慧婷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排头兵”。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历史必然、时代使然和体系应然,同时还存在高职院校区域协同效应发挥不足、技术协同效应发挥不够、质量协同效应发展不均、培养协同效应规格滞后等困境。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院校参与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三轨协同”的协作共生共建模型,其实践路径是:以内涵发展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畅通本轨自我协同提升链路;以提质增效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畅通内轨多维协同合作链路;以互惠互利为导向,扩大交流合作,畅通外轨互通协作联合链路。
关键词:
协同理论 高职院校 技能型社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丽丽 杜学文
培养卓越中职教师是巩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应然需要,是解决技能错配结构性矛盾的必然之举,是中等职业教育观念变革的必然选择。工科院校卓越中职教师培养面临来自遴选机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协同机制等方面的困境。要想破除这些困境,突破传统师范教育模式,必须在明确卓越中职教师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变革遴选方式,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积极推动多方协作,推进优质师范生的培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卓越教师 中职教师 工科院校 教师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书铭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的实施是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实施在考核机制、岗位设置和管理过程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困境。为促进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的有效实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体系,设定绩效工资的结构比例,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水平,实现单向透明公示,培育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注重结果运用和绩效改进,发挥奖励绩效的激励导向作用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绩效工资 困境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令人非常欣喜的是,张健先生的又一力作《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论》终于杀青。这一力作的关键词,或者说是核心概念,就在于"整合"二字。高等职业教育的整合源于何方?整合又如何进行?这大概是读者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我以为,"整合"二字的逻辑起点,在于作者对职业教育本质的深刻把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层次,也必然遵循职业教育这一"跨界"的本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鑑民
突出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淡化技能型人才精英的传统培养思维、提升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联程度、充分遵循由"守成教育"、"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趋势的原则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面对社会转型和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时代,寻求增强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本文运用系统思考的方法和手段,分析高职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体系构建、深化路径等问题。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魏红梅 黄明东
学区制是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区域内优质均衡,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设计与现实选择。有别于英美"学区制"以"自治"为核心的制度变迁逻辑,我国学区制受到行政管控逻辑的支配,呈现出鲜明的"自上而下"的路径依赖特征,不可避免地导致学区自主发展能力弱化,改革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而使学区制改革陷入低效的"纳什均衡"状态。为此,回归学区制"自治"内核成为优化学区制改革最佳路径,在组织管理模式上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在制度变革方式上由"行政驱动"向"自主变革"转变,最终形成"自治""主动""内生""开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 学区制 自治 制度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