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9)
- 2023(5840)
- 2022(4753)
- 2021(4397)
- 2020(3721)
- 2019(8404)
- 2018(8166)
- 2017(14418)
- 2016(8679)
- 2015(10248)
- 2014(10805)
- 2013(9930)
- 2012(9057)
- 2011(8100)
- 2010(8322)
- 2009(7487)
- 2008(7350)
- 2007(6692)
- 2006(5866)
- 2005(5220)
- 学科
- 管理(27604)
- 济(24127)
- 经济(24090)
- 业(20957)
- 企(18724)
- 企业(18724)
- 财(10107)
- 中国(9303)
- 理论(9017)
- 制(8262)
- 学(8200)
- 方法(8107)
- 务(7430)
- 财务(7402)
- 财务管理(7392)
- 企业财务(7100)
- 农(6962)
- 教育(6799)
- 体(6721)
- 教学(6528)
- 业经(6298)
- 和(6065)
- 数学(5975)
- 数学方法(5883)
- 银(5883)
- 银行(5864)
- 资源(5538)
- 行(5480)
- 技术(5428)
- 地方(5095)
- 机构
- 学院(119421)
- 大学(110379)
- 研究(39749)
- 管理(38696)
- 济(36450)
- 经济(35225)
- 理学(31931)
- 理学院(31534)
- 管理学(30811)
- 管理学院(30604)
- 中国(30341)
- 科学(26084)
- 京(25536)
- 技术(21996)
- 所(21234)
- 农(20949)
- 江(20833)
- 财(20486)
- 职业(20247)
- 研究所(19119)
- 中心(18197)
- 范(17868)
- 师范(17640)
- 业大(17336)
- 州(16862)
- 农业(16424)
- 北京(15980)
- 技术学院(15376)
- 财经(15349)
- 院(14825)
- 基金
- 项目(76112)
- 研究(60271)
- 科学(58314)
- 基金(49777)
- 家(43944)
- 国家(43499)
- 科学基金(35923)
- 省(33440)
- 社会(33381)
- 教育(31319)
- 社会科(31278)
- 社会科学(31267)
- 编号(28488)
- 划(27526)
- 基金项目(25768)
- 成果(23721)
- 自然(22755)
- 自然科(22017)
- 自然科学(22005)
- 自然科学基金(21588)
- 课题(21582)
- 资助(20323)
- 年(18403)
- 重点(18373)
- 发(16654)
- 项目编号(16465)
- 部(16202)
- 性(15796)
- 创(15629)
- 规划(15216)
共检索到18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理连 董刚
高职院校内部资源可分为教学科研资源、师资资源、学训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其资源的多寡、优劣和使用效率、效益以及分布状况,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内部资源配置要突出专业导向、师资重点、资源匹配、资源持续等价值取向。基于人的需求和社会需求两者的平衡,围绕科学决策、资源整合、资源控制、资源共享、资源匹配、管理机制等六大构成要素,来设计完成高职院校内部资源配置的操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思勇 何明友 葛晓波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明确价值理性追求的价值性、持续追求改善的卓越性、协同推进的关系性、效益上的有限工具性等特点。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仍然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质量文化尚未形成、数据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路径: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增强质量保证体系的自适应性;多维涵育质量文化,增强理性自觉的能动性;强化教育数据治理,关切大数据的伦理向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万里亚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职院校以增强利益相关者信任为目的,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质量标准、规范及方案,质量诊断、反馈与改进,质量资源供给为要件,建立的全面保证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品质的质量管理综合体。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坚持强化领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完善制度与塑造精神相协同、控制过程与评估绩效相统一、内部保障与外部保障相呼应等原则。建设涵盖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行政管理服务、后勤服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五个领域,强调质量标准体系、过程诊断与改进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淑娟
在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许多困境和制约因素。由于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着缺乏内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意识等问题,导致资源配置随意性强,传统的弊端难以纠正,故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要转变办学观念,创新办学模式;二要科学制定战略规划,在规划指导下进行内部资源配置;三要创新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健全适合本科院校的资源配置制度;四要强化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评估体系。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教育资源配置 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继存
从思维方式上讲,教学论体系的科学化建构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找到逻辑起点;二是必须明确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三是必须建立与前两者相一致的一整套范畴系统.近几年来,不少人正在孜孜以求教学论的本体,竭力界定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并试图建构符合我国时代特征的教学论体系.然而,却忽视了范畴问题,常常用哲学的范畴代替教学论范畴,或将其它学科的范畴移植到教学论中,再用教学方面的有关例证将这些范畴予以证明,这就使教学论几乎丧失了早已有之和应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兴革 曹晔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建立国家、省级、校级三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必要探讨教师教学创新这一基本问题。借鉴国内学者的研究观点,探讨教师教学创新的内涵,从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条件、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用途6个维度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进行了分类,进一步丰富其内涵,构建了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的五个方面,即教学思想与理念创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旨在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提供基本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雅娜 胡晓旭 赵萍
为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自主调控机制,在分析和研究现有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体系不足的基础上,采用Delphi法建立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价指标集,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构建评价体系的三级分层结构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且进行了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通过对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4年专业发展状态的测评,证明该系统能科学、稳定、实时地监控专业的发展轨迹,可以为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诊断和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巧玲 谢安邦
我国高校内部资源的配置面临以下难题:校内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难以兼顾,资源决策中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难以互容,资源配置方式中集权与分权的尺度难以把握,校内资源共享难以实现,校长多重角色的冲突难以协调等。为此,应实施战略管理,按照清晰的战略方向整合资源;通过制度设计,有效监控资源配置权力;推进科学决策,克服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影响;设立多种平台,构建科学的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加强评估监督,使资源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相联。
关键词:
高校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段铸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知识经济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办学规模持续扩大。但在高校经济活动逐步走向市场机制的转型时期,高校内部审计资源配置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将内部审计资源合理配置,笔者谈谈个人的观点。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牛征
股份制作为一种资产经营方式,通过个别资本向股份资本的转化,实现社会资本的集中与联合。中国部分高职院校的股份制改革,应该处理好依法办学与大胆改革、有效积累与股东权益、争取政策与自主改革、质量与效益等关系,需要解决好新增资产产权、公有资产产值、教工股份认购和财政投入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源配置 新探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汪基德 周凤瑾 毛春华
构建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需从构建教育技术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入手。教育技术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包括起点范畴——"教育技术"、中心范畴——"现代媒体教学"、中介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结果范畴——"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终点范畴——"教育绩效"。从起点范畴、中心范畴,经中介范畴,至终点范畴所形成的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反映了人们对教育技术各种现象及其辩证关系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体。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范畴 范畴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广军 金建雄
基于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高职院校可构建党委与校长、党政管理部门、二级院系教学单位、教师、学生等利益相关主体构成的内部质量保证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由决策指导、沟通协商、自主自治、质量监管、质量评价等构成的主要治理机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健全质量保证治理责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一致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关系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协同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制度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程序化水平;健全质量治理文化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过程化水平;健全质量保证治理平台体系,增强质量保证治理信息化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 治理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熊威 吴访升
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在解决多元共治、权力共享、约束制衡等方面存在五重困境,即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困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平衡困境、二级管理的落实困境、治理过程的透明化困境、治理文化的熔铸困境、治理能力的提升困境。破解这些治理困境,亟须全方位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建立由"五位一体"内部治理结构、"一章八制"制度体系、"五纵五横"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制度化"内部控制体系、"数据化"治理平台构成的内部治理体系。
关键词:
内部治理 高职院校 二级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昊 费云生 周海英
信息化治理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扁平化组织,实现内需驱动的办学愿景;强化交互式信息沟通,形成协同参与的办学合力;开发智慧化应用,助力精准决策;营造开放式环境,发挥评价反馈的作用。提出完善信息化治理制度、完善信息化治理结构、构建多元化治理模式的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治理的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现代治理水平,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衡宇 王元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和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学校提质培优和增值赋能的内在需求。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性改革意见多、与高职教育实际环境匹配度较低的现状,应积极探索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通过优化重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健全校行企社等利益相关方治理机制、强化学术权力治学作用、推进基层民主管理等举措破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发展的瓶颈,明确高职院校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形成"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制可规、有绩可考"的院校治理模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治理水平 治理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