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6)
- 2023(12749)
- 2022(10840)
- 2021(9891)
- 2020(8217)
- 2019(18569)
- 2018(18022)
- 2017(34760)
- 2016(19512)
- 2015(22476)
- 2014(22715)
- 2013(21910)
- 2012(20536)
- 2011(18428)
- 2010(18959)
- 2009(17414)
- 2008(17069)
- 2007(15824)
- 2006(13982)
- 2005(12854)
- 学科
- 济(75038)
- 经济(74919)
- 管理(65181)
- 业(58759)
- 企(49871)
- 企业(49871)
- 方法(32044)
- 数学(28003)
- 数学方法(27725)
- 财(25865)
- 中国(23101)
- 制(21716)
- 农(21628)
- 业经(17581)
- 务(15585)
- 财务(15536)
- 财务管理(15496)
- 地方(15323)
- 体(15019)
- 策(14775)
- 银(14773)
- 企业财务(14767)
- 银行(14749)
- 行(14081)
- 贸(13970)
- 贸易(13952)
- 农业(13809)
- 融(13693)
- 金融(13686)
- 易(13565)
- 机构
- 学院(275054)
- 大学(268105)
- 济(113561)
- 经济(110977)
- 管理(103963)
- 研究(90040)
- 理学(88069)
- 理学院(87178)
- 管理学(85911)
- 管理学院(85368)
- 中国(70978)
- 财(60768)
- 京(56342)
- 科学(49429)
- 财经(45704)
- 江(45554)
- 所(43959)
- 中心(41906)
- 经(41361)
- 农(40828)
- 研究所(38785)
- 州(35437)
- 北京(35407)
- 业大(35376)
- 经济学(34974)
- 范(34198)
- 师范(33862)
- 院(33478)
- 技术(33460)
- 财经大学(33443)
- 基金
- 项目(173004)
- 科学(137351)
- 研究(134778)
- 基金(123720)
- 家(105289)
- 国家(104329)
- 科学基金(90374)
- 社会(84983)
- 社会科(80541)
- 社会科学(80527)
- 省(69328)
- 教育(65659)
- 基金项目(63646)
- 划(57324)
- 编号(56875)
- 自然(55427)
- 自然科(54153)
- 自然科学(54139)
- 自然科学基金(53229)
- 资助(51751)
- 成果(48432)
- 课题(41930)
- 部(39870)
- 重点(39247)
- 制(38101)
- 发(37303)
- 创(36272)
- 性(35872)
- 教育部(35198)
- 国家社会(34520)
- 期刊
- 济(131097)
- 经济(131097)
- 研究(86251)
- 中国(66296)
- 财(49497)
- 教育(41907)
- 管理(41764)
- 农(37349)
- 学报(36988)
- 科学(34196)
- 融(31585)
- 金融(31585)
- 大学(29745)
- 学学(27607)
- 技术(27493)
- 农业(24527)
- 财经(23901)
- 业经(20993)
- 经济研究(20688)
- 经(20484)
- 问题(16748)
- 职业(16529)
- 贸(14731)
- 坛(14304)
- 论坛(14304)
- 理论(12851)
- 国际(12626)
- 技术经济(12528)
- 业(12480)
- 会计(12015)
共检索到435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石磊 刘志峰
在高职教育不断深化内涵建设的背景下,教育部组织实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推进诊改工作,需要在统筹考虑办学内外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影响因素,科学构建运作机制,合理提出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峰 刘晓静
诊改工作是高职院校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推进诊改工作是一项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会受到高职院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多重影响。各种影响因素交织并存、相互催化,在不断保证诊改工作有序运作的同时,也能够诱发推进风险,制约诊改工作正常开展。面对复杂多元的诊改工作推进风险,必须在系统了解推进风险产生缘由、具体表现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策略途径来有效防范和化解。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峰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目的是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效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不仅要准确认识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概念特征和本质要求,也要系统了解诊断与改进工作的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 改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池云霞 王振杰 张淑艳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工作实践中,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问题已开始呈现,这将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需要更新体系构建理念,明确体系构建思路与路径,有效解决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立与运行面临内部治理能力不强、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内部治理自主保证认识不足、公开的常态化信息管理资源不足等制约因素,可采取以试点探索新经验、理念渗透、建立独立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基于质量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平台等破解策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诊断与改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广军 方建超 龙育才
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在分析研究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诊改工作的主要对策建议:一是要全面夯实政府主导、院校主体、第三方参与的质量保证评估制度;二是要全面落实学校自主、教师自觉、学生自律的质量保证责任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质量标准、实施运行、监控反馈等质量保证自治体系;四是要全面构建质量文化、多元协同、持续改进的质量保证协同体系;五是要完善实施政策支持、经费支持、项目申报的质量绩效奖惩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荣莉
以两级诊断与改进政策为评价对象,在准确理解文件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两级诊断与改进文件内容和诊断项目参考表,研究认为,教学诊改文件的名称和内容应进一步规范,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名称和结构应进一步优化,政策间的逻辑关系应进一步厘清。同时,在实践层面,应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内部机构建设,并对教学诊改的概念、实施等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池云霞 谢园 李新丽
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是职业本科学校落实"高标准建设"要求、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以22所职业本科试点学校2020年质量年报为样本,梳理了职业本科学校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系统观念指导下,从前瞻性思考质量目标设计、全局性谋划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战略性布局质量保证制度体系、整体性推进诊改运行联动机制等四方面提出改进职业本科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伟 王亚鹏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科学评价体系的运行效果是进行改进的前提。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一战略管理工具,根据学校的愿景与阶段性发展矛盾,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借助智慧校园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大数据整合与分析,形成体系运行的诊断报告作为体系改进的依据,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亚鹏
校本专业诊断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逻辑起点。开展校本专业诊断要以过程主导的教育质量观为价值取向,立足专业与师生共同发展,着眼于诊断的主体性、科学性、常态化和分类指导,应设计契合校本情境的诊断方案和实施程序,将校本专业诊断形成的高效准确、系统全面的诊断结果嵌入内部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专业层面质量保证机制作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和运行的内核与基础作用,增强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巩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新类型的合法地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校本专业诊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向平
基于"诊改"实践的视角,力图从破解高职院校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建立常态化的诊断改进机制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入手,深入探索高职院校"质量自治保证"的核心内涵,厘清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各主体的质量保证责任。通过试点院校"五纵五横一平台"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框架下"诊改"实践运行的探索,为高职院校进一步优化教学"诊改"机制,不断提升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水平,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保证工作持续改进并形成良性运行常态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诊改实践 高职院校 质量保证 建设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思勇 何明友 葛晓波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明确价值理性追求的价值性、持续追求改善的卓越性、协同推进的关系性、效益上的有限工具性等特点。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仍然存在着工作机制不够健全、质量文化尚未形成、数据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据此,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路径: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增强质量保证体系的自适应性;多维涵育质量文化,增强理性自觉的能动性;强化教育数据治理,关切大数据的伦理向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仇志海
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同样需要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基于诊改理念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五纵五横一平台",通过建立目标体系、健全组织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螺旋提升,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本质是结构化、系统化质量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质量保证组织系统和程序系统。章程建设实现了组织系统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程序系统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是当前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程序系统可由质量标准体系、诊断与改进体系、动力体系构成,标准体系包括过程标准和绩效目标,诊断与改进体系包括过程监控和绩效跟踪,动力体系包括行为激励和精神塑造。以先进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完善过程标准、绩效目标、过程监控、绩效跟踪、行为激励、精神塑造等制度,增强制度充分性和合理性,则是比结构设计更具重要性、规律性和艺术性的工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娥 刘存香
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是职业院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质量自主保证机制,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要抓手。第一轮诊改实践表明,职业院校由于缺乏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导致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仍存在体系不完善、目标链和标准链不衔接、信息化管理平台数据缺乏整合、质量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为此,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理念,提出“1543”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通过“一页纸”项目+分层标准链建设,采用“绩效+KPI”的质量考核体系,构建质量管理综合平台,从而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治理现代化能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