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8)
- 2023(5496)
- 2022(4516)
- 2021(4533)
- 2020(3571)
- 2019(8345)
- 2018(8269)
- 2017(14348)
- 2016(8694)
- 2015(9655)
- 2014(9845)
- 2013(8809)
- 2012(8062)
- 2011(6874)
- 2010(7205)
- 2009(6213)
- 2008(6246)
- 2007(5244)
- 2006(4783)
- 2005(4443)
- 学科
- 济(25237)
- 经济(25196)
- 管理(22973)
- 业(19227)
- 企(17917)
- 企业(17917)
- 财(11397)
- 制(11230)
- 中国(9924)
- 体(9196)
- 方法(8571)
- 体制(7992)
- 理论(7958)
- 教学(7833)
- 农(7387)
- 业经(7205)
- 务(7084)
- 财务(7081)
- 财务管理(7067)
- 数学(6958)
- 企业财务(6885)
- 数学方法(6871)
- 教育(6735)
- 结构(6012)
- 银(5885)
- 银行(5878)
- 行(5591)
- 学法(5518)
- 教学法(5518)
- 融(5479)
- 机构
- 学院(106560)
- 大学(99157)
- 济(38598)
- 经济(37620)
- 研究(37603)
- 管理(34232)
- 中国(28755)
- 理学(28292)
- 理学院(27942)
- 管理学(27444)
- 管理学院(27230)
- 财(22466)
- 京(22301)
- 科学(20370)
- 职业(19396)
- 技术(18619)
- 所(18414)
- 江(18315)
- 中心(16537)
- 财经(16293)
- 研究所(16214)
- 范(15985)
- 师范(15819)
- 经(14838)
- 州(14519)
- 北京(14470)
- 院(14262)
- 职业技术(13977)
- 技术学院(13872)
- 农(13733)
- 基金
- 项目(64652)
- 研究(55551)
- 科学(50949)
- 基金(42838)
- 家(36267)
- 国家(35880)
- 社会(32031)
- 科学基金(30702)
- 教育(30661)
- 社会科(30106)
- 社会科学(30095)
- 省(27591)
- 编号(25836)
- 划(22757)
- 成果(22206)
- 基金项目(21824)
- 课题(20312)
- 年(17677)
- 自然(17444)
- 资助(17005)
- 自然科(16971)
- 自然科学(16968)
- 自然科学基金(16682)
- 重点(16369)
- 性(15359)
- 项目编号(15057)
- 部(14992)
- 规划(14673)
- 制(14395)
- 发(14100)
共检索到175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泛行政化"倾向严重,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走向,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大学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的整合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权力结构 变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啸宇
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举措,需要从理论上对这一制度进行系统的研究。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体系、治理目标和治理依据出现了内涵的嬗变,但参与式治理理论、产权激励理论和均衡博弈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使这一嬗变本身具有了合理性。面对这一创新举措需要对实践进路重新规划,应当从调解制度供求关系、确立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探索"院为实体"的改革路径三方面进行,以实现这一改革举措在理论及实践中的意义与优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清源 傅伟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有关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理论对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现代高职教育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内涵发展观视野出发,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内部治理理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基于内涵发展观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涛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专家治学是公办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的价值取向。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其基于共同治理等理论构建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型:办学理事会辅助党委的决策制度、专门委员会策划的院长执行制度、质量管理委员会统筹的监督制度。思考通过章程建设、信息公开、培育组织文化等途径,实施有效治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玥忞 张应强
“在地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源于欧洲,与“境外国际化”相对的概念。西方学界主要从高等教育机构层面来理解和界定“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与西方国家在具体语境上存在重大差异。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研究和实践必须实现方法论转变,需要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研究在地国际化概念及其实践内涵,需要通过保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来研究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要素和实施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心亚 鲁武霞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包括主体、过程和机制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这些要素最终都归集于"专业",要素的建设过程与水平最终体现在专业建设过程与水平上,所以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和主线。高职院校必须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好专业,在专业的转型升级中增强内涵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外部适应上,要依据区域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对应社会职业带移动确定培养规格及层次目标;内部适应上,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与区域内高职院校进行专业错位发展,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培养、合作育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杰 张俊平 邓子胜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存在三种动因,其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通过开展"分权制衡、协同联动"的内部管理改革,建立"决策、动力、运行、保障、文化"五种机制,能够有效激发院校的办学活力,构建内生式发展机制,可为高职院校开展内部治理改革提供一种路径和实践样本。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 分权制衡 协同联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万里亚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职院校以增强利益相关者信任为目的,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质量标准、规范及方案,质量诊断、反馈与改进,质量资源供给为要件,建立的全面保证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品质的质量管理综合体。建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坚持强化领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完善制度与塑造精神相协同、控制过程与评估绩效相统一、内部保障与外部保障相呼应等原则。建设涵盖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行政管理服务、后勤服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五个领域,强调质量标准体系、过程诊断与改进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宏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须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内部治理变革以凝聚内生发展动力。据此,文章以对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变革的时代背景——"新常态"的简要解读为逻辑起点,科学界定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内涵,明确提出了推进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变革要始终坚持"强化利益整合、推崇协同创新、注重共同治理"的主要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创新理念、优化结构、完善制度、提升能力与构建文化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与内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光臻 王郁葱
完善内部治理是新形势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完善基于院系两级管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动力。树立现代高校治理理念、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制度、改革机构设置与功能、健全多元化参与机制,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院系两级管理 内部治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万一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正由外延式扩张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面对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办学主体单一、行政代替学术、内控机制不健全等制度性问题,急需通过改革内部治理结构进行破解。高职院校应围绕组织发展目标,调整内外利益关系,完善运行机制,在纵向、横向和外向三个维度上积极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 目标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寿根
公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必须把握高职院校组织特性,改革和创新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系统:建立董事会制度,变单一的领导决策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横向调适权力,变党、政二重唱为党、政、教、学和谐合奏;纵向下放权力,变系部被动应付为主动经营;重构监督体系,变零星监督为系统控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改革走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勇
本文提出加快学校章程制定、深入探索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与内涵建设、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三结合,构建和完善高职院内部权力结构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宏昌
近年来,伴随我国高职院校由办学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的转变,传统高度集中统一的内部管理体制已不合适宜。为了推进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高职院校必然要建立健全内部治理结构,这既需要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顶层设计"的强力推动,也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的自我改革与创新。为此,文章以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内涵为逻辑起点,在阐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价值诉求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与创新的思维向度与路径选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寿根 刘涛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亟待改革,应当以解决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目标,以法人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为指导,在学校内部建立起党委主导的理事会决策制度、基于专门委员会策划的院长执行制度、"标准、评估和奖惩一体化"的质量监督制度,形成与外部治理制度相衔接的内部治理体制、机制,为学校的发展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