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8)
- 2023(6184)
- 2022(5043)
- 2021(4638)
- 2020(3731)
- 2019(8394)
- 2018(8052)
- 2017(13306)
- 2016(8580)
- 2015(10214)
- 2014(10700)
- 2013(9483)
- 2012(8813)
- 2011(7677)
- 2010(7893)
- 2009(6697)
- 2008(6498)
- 2007(6163)
- 2006(5339)
- 2005(4600)
- 学科
- 管理(23512)
- 济(19872)
- 经济(19760)
- 业(17940)
- 企(14972)
- 企业(14972)
- 中国(9956)
- 理论(9473)
- 教学(9097)
- 财(8794)
- 教育(8737)
- 农(7868)
- 制(7081)
- 学(6417)
- 学法(6191)
- 教学法(6191)
- 方法(6130)
- 体(6036)
- 务(5991)
- 财务(5937)
- 财务管理(5922)
- 企业财务(5715)
- 业经(5390)
- 学理(5347)
- 学理论(5347)
- 地方(4979)
- 技术(4926)
- 学校(4905)
- 银(4817)
- 银行(4791)
- 机构
- 学院(111486)
- 大学(101808)
- 研究(37543)
- 管理(33690)
- 济(31674)
- 经济(30506)
- 理学(27794)
- 理学院(27416)
- 管理学(26634)
- 管理学院(26451)
- 中国(26283)
- 科学(24258)
- 技术(23236)
- 京(23169)
- 职业(21679)
- 农(21190)
- 江(19919)
- 所(19748)
- 财(18224)
- 研究所(17818)
- 业大(17403)
- 中心(17061)
- 范(16963)
- 师范(16724)
- 农业(16688)
- 技术学院(16203)
- 州(16008)
- 职业技术(15537)
- 教育(14523)
- 院(14450)
- 基金
- 项目(71824)
- 研究(58645)
- 科学(54133)
- 基金(44122)
- 家(38640)
- 国家(38202)
- 省(33703)
- 教育(32215)
- 科学基金(31313)
- 社会(31105)
- 社会科(28967)
- 社会科学(28957)
- 编号(28403)
- 划(27130)
- 成果(24180)
- 课题(22791)
- 基金项目(22724)
- 年(19644)
- 自然(18969)
- 自然科(18495)
- 自然科学(18483)
- 资助(18161)
- 自然科学基金(18100)
- 重点(17656)
- 项目编号(16482)
- 发(15756)
- 规划(15414)
- 性(15368)
- 创(15259)
- 部(14675)
共检索到1773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旗
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可认为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功能。高职院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是人而不是物,不能等同于生产型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高职院校需要逐步形成制度完备、组织严密、运行有序、监控到位的内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并在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面严格执行,切实保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元春 王璜
高职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改革传统的以校内监控评价为主的教学导向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 教育教学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宗熹 刘占文 王淑娟
谢宗熹,刘占文,王淑娟在《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第11期中撰文,阐述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定位,并对如何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根本,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进行自身办学定位的分析过程中,应该充分研究整个高等教育的分类体系以及自身的办学条件,从而进行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国、刘志峰在《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7期中撰文,指出一些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提出要在组织系统、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控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作者将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概括为衔接模式、资源共享平台、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其中,质量保障体系是基础。从人的发展理论看,质量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国 刘志峰
中高职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尽管一些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中高职衔接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质量保障体系亟待从组织系统、制度体系、运作机制和监控评价系统等方面加强建设。
关键词:
中高职衔接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华平
当今社会的突出矛盾是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矛盾,具体表现为企业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加,是由我国转型期特殊的产业结构决定的。因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尤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加大的今天,不得不反思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方法。文章立足于上述现状,结合国外高等职业院校先进办学经验,以教学质量保障、评估体系为核心,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柏伟 冉晓宇
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完成好为生产、服务、管理和技术领域培养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 质量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晓明 张成萍
高职教育改革和管理模式创新是各高职院校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高职院校在改革和发展中,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主动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使学校内部诸工作单元形成有机的整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敏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保证高职教育质量、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从质量本身出发,结合多年高职教学管理实践,参照国际经验,构建了"1413"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1"即一种理念——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出发点与归宿是让顾客满意,统筹兼顾政府、用人单位、学生等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福强 许芳奎
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对于高职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然后论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坚持正确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理念;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制定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质量评价标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峰 罗尧成
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由大变强的必由路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就是一个组织学习系统,组织学习理论能为构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启迪。以"目标使命"来审视组织的"共同愿景",当前高职院校存在着目标使命缺失与模糊并存、同质化现象严重、外缘性问题突出等诸多缺陷。应重视师生的"个人愿景",凝练学校"共同愿景",超越"防卫型愿景",确保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自觉性、目标性与适切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江涛 唐继红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的一般作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内适"质量观、"外适"质量观和人本质量观,研究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建设的原则、内容和结构关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勤华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在新时期加大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改革探索和培养法律人才来说,都是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2012年,教育部遴选并确定建设58个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2个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和12个西部基层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积极探索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华东政法大学3个类型基地均入选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柏伟 徐茂
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和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应用型 质量保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卫东
政策是社会政治组织以权威形式,为完成特定工作目标而制定的标准化规定。通常包括实施原则、任务、步骤和措施等。政策的实质是政治组织或社会集团利益的制度化反映。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这一政策制定过程的理解,一般有两个不同视角。一种是把政策制定理解为一个工作流程,包括政策问题的提出,解决该问题的目的任务,为完成该任务所设计的规划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流程。另一种是将政策理解为理性的分析决策行为。具体到新闻教育领域政策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