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0)
2023(9369)
2022(7949)
2021(7523)
2020(6153)
2019(13919)
2018(13734)
2017(25009)
2016(14224)
2015(16056)
2014(16289)
2013(15146)
2012(14053)
2011(12629)
2010(13125)
2009(11667)
2008(11407)
2007(10681)
2006(9581)
2005(8581)
作者
(38954)
(32525)
(32205)
(30677)
(20840)
(15387)
(14569)
(12541)
(12434)
(12053)
(10854)
(10833)
(10723)
(10546)
(10401)
(9982)
(9747)
(9716)
(9586)
(9127)
(8530)
(8036)
(7919)
(7612)
(7508)
(7351)
(7298)
(7114)
(6766)
(6636)
学科
管理(45941)
(44417)
(43262)
经济(43207)
(38762)
企业(38762)
技术(18275)
中国(16696)
(15393)
(13170)
(13061)
方法(13026)
(12808)
理论(12678)
业经(12315)
技术管理(12044)
地方(11015)
教育(10677)
数学(9990)
(9834)
银行(9812)
数学方法(9781)
教学(9718)
(9708)
农业(9689)
(9517)
(9308)
(8994)
(8580)
金融(8573)
机构
学院(193600)
大学(182130)
(72320)
管理(71392)
经济(70345)
研究(65811)
理学(59861)
理学院(59210)
管理学(58272)
管理学院(57869)
中国(48816)
(39020)
科学(38686)
(36054)
(33446)
(32864)
(30911)
技术(30035)
中心(29816)
研究所(29455)
财经(26792)
职业(26479)
(26347)
(26296)
师范(26039)
业大(25955)
(24605)
北京(24587)
(24101)
农业(23892)
基金
项目(121941)
研究(97802)
科学(96215)
基金(82090)
(70587)
国家(69856)
科学基金(59843)
社会(57464)
社会科(54189)
社会科学(54181)
(53451)
教育(49046)
(43653)
编号(43040)
基金项目(42473)
自然(37095)
自然科(36277)
自然科学(36265)
成果(36018)
自然科学基金(35645)
课题(33529)
资助(32830)
(31151)
重点(28368)
创新(27947)
(27897)
(27854)
(26227)
项目编号(25456)
(25274)
期刊
(88748)
经济(88748)
研究(60013)
中国(51178)
教育(41221)
管理(31483)
(29098)
(27570)
学报(26007)
科学(25076)
技术(23533)
大学(20233)
(19949)
金融(19949)
农业(19574)
学学(18643)
职业(16938)
业经(15814)
经济研究(13545)
(13190)
论坛(13190)
财经(12999)
科技(11548)
(11328)
技术教育(10759)
职业技术(10759)
职业技术教育(10759)
(10577)
问题(10451)
技术经济(9490)
共检索到30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树民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职院校承载着向社会输送技能型复合人才的任务,而培育创新型师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公体师资队伍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是主体。文章剖析创新型公体师资队伍内涵特质,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探讨高职院校公体创新型师资培育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可  
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与培育成为高职院校提升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文章从队伍建设、外部环境建设、创新模式建设及激励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展开讨论,阐述了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金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路径之一。运用全国61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单位和47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单位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体现了不同地域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特色;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布局依托了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满足了协调发展要求;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各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有显著的带动效应。同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在不同行业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创新型产业集群已拥有国际国内有影响的知名品牌;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培育集群主要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体现了国家战略;重要细分行业还缺乏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培育集群。未来,应推动创新型产业集群的连片发展,促进建成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集聚区;促进集群内企业、研发机构、服务机构等的深度分工协作,增强集群的国际竞争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支撑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丽芝  
加快我国农村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科技人才队伍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帅  
大多数高职院校篮球教学都表现出不规范、不专业等问题,平衡能力训练无一套完善的方法体系,且教师对于能力训练也持有一定怀疑态度。文章立足于国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具体要求,首先分析了篮球运动平衡能力的内容,然后对具体的训练策略进行了详尽论述,指出高职院校应通过篮球运动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准,突出篮球运动本身的竞技性,以篮球运动的特性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青  
21世纪的时代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水平,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发展培养越来越多的职业型人才,基于此,加强劳动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开展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的内容。通过提高高职院校在劳动教育中的精细化程度和教学力度,能够令劳动教育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同时,对于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也具有极其显著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劳动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密切联系,结合当下劳动教育现状,就“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中的培育策略进行了探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云  刘炼  
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伴随着高职教育的扩招,如今70后和80后的青年教师(40周岁以下)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如何通过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青年教师职业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华坚  赵癸萍  强伟纲  
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要培育创新创业的文化。本文分析了创新创业文化的内涵,提出了高职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文化的途径及思路,为高职院校更高层次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健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激励创新的制度文化是高职院校创新文化培育的突破口和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将创新作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之一,作为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原则、总依据和总要求。创新是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大学区别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根本。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创新更侧重于应用技术和应用技能。但这丝毫不影响创新文化作为学校核心竞争力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南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迪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举办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克服制约创新教育的各种因素,提升教师创新素养,完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职业人",而解决"农民荒"问题的根本策略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注意精准锁定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和培育对象,实行分类培养、分型发展;要通过前瞻性的制度与政策体系的构建,拓展新型职业农民来源渠道;要坚持和凸显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涉农企业积极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原则;要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激活培育主体,强调协同培育;要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注重顶层设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明媚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在许多农村地区老年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他们依靠传统的生产方式辛苦劳作,然而农业比较效益并不理想。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应均严重滞后,兼之"重工轻农"思想在农村较为盛行,出现了农业生产后继乏人的问题。因此,按照来源的不同进而分类培育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促进传统农业的碎片化生产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生产转变,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仙芝  桑宁霞  
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出台了一系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多种形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践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增加培育经费投入、完善培育过程管理、健全培育评价体系,以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瑜  秦凤梅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中央统筹城乡、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巩固脱贫成果、进行相对贫困治理的有力手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水平、激发贫困人口内在脱贫潜能。文章基于行为学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方法验证了农民个人因素和职业教育因素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参训农民对职业教育因素的满意度及现实需求。建议从培训对象选拔与认证、教学管理与服务、课程建设与实施几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