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
2023(912)
2022(878)
2021(885)
2020(770)
2019(1816)
2018(1469)
2017(2255)
2016(1860)
2015(2615)
2014(2873)
2013(2234)
2012(2076)
2011(1760)
2010(1759)
2009(1058)
2008(891)
2007(756)
2006(595)
2005(530)
作者
(3485)
(2853)
(2787)
(2677)
(1818)
(1384)
(1352)
(1226)
(1224)
(1063)
(1048)
(1033)
(995)
(954)
(937)
(926)
(917)
(867)
(866)
(826)
(821)
(820)
(767)
(752)
(742)
(707)
(706)
(703)
(665)
(637)
学科
教学(4192)
学校(3341)
理论(3316)
学法(3204)
教学法(3204)
管理(2951)
学理(2899)
学理论(2899)
教育(2538)
中国(2187)
技术(2074)
高等(2047)
职业(1958)
职业技术(1898)
技术学校(1834)
高等职业(1821)
(1492)
(1458)
经济(1455)
政治(1408)
思想(1398)
思想政治(1382)
政治教育(1382)
治教(1382)
德育(1381)
(1330)
企业(1330)
(897)
(699)
财务(699)
机构
学院(21530)
职业(13684)
技术(10997)
大学(10969)
职业技术(10172)
技术学院(9717)
研究(4726)
(4279)
教育(4146)
(3785)
管理(3184)
(3143)
师范(3111)
(3020)
职业学院(2920)
(2866)
中国(2709)
科学(2704)
经济(2660)
(2317)
理学(2287)
理学院(2245)
(2195)
中心(2134)
管理学(2126)
师范大学(2125)
管理学院(2105)
研究所(1970)
(1930)
浙江(1928)
基金
研究(13333)
项目(11138)
教育(10401)
编号(8781)
科学(8496)
课题(7796)
(7755)
(7536)
成果(6394)
(5800)
高职(5603)
(5226)
主持(5183)
主持人(5135)
规划(4807)
(4773)
社会(4706)
年度(4468)
职业(4379)
社会科(4259)
社会科学(4258)
项目编号(4162)
基金(4141)
研究成果(4133)
(4072)
院校(4001)
(3861)
教学(3726)
重点(3458)
(3447)
期刊
教育(15072)
职业(10099)
中国(8867)
技术(7210)
技术教育(6644)
职业技术(6644)
职业技术教育(6644)
研究(4940)
(3947)
论坛(3947)
职教(3632)
(3355)
经济(3355)
(1947)
成人(1649)
成人教育(1649)
高等(1310)
(1292)
会计(1245)
学报(1129)
大学(1043)
管理(1038)
教研(1031)
高教(1031)
(1003)
图书(1000)
农业(994)
高等教育(876)
书馆(780)
图书馆(780)
共检索到31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孟瑞  杨云峰  王玉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履行社会职责,提高竞争和质量意识的重要环节。从2011年教育部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选取试点院校,到2012年要求全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和省级示范高职编制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简称"质量报告",下同),该项工作进展怎样、编制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乃至关心高职教育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28所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管理的"先锋",对其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对进一步规范、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祥勇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发掘、整理宣传素材,展现师生风采,推出了大量有广泛影响的文章,为树立学校良好的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各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之间,微信公众号的综合影响力存在明显的差距。这里既有客观的软、硬实力差距大的原因,也有高职院校各自的主观原因。在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上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应是提升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应崧  苏志刚  齐小萍  徐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据此,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对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报制度进行了探索,确立了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琴  
"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我国旨在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内涵采取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以来,示范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但合作的内涵还需拓展;课程内容体现了职业性的要求,但需继续推进课程体系的结构化和系统化;制定了详尽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但具体的管理措施还需加强;还需进一步探索实现顶岗实习教学功能的策略;与企业共建了实训基地,但在基地的管理运作方面企业参与的深度不够;在教学评价方面还应进一步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  
基于西部地区49所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数据,在分解变量的基础上构建截面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校企合作整体上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其中"教师平均在研技术开发到款数"和"企业捐赠设备占比"的贡献显著;但校企合作各个方面对人才培养不同阶段的质量影响不同,前者的不均衡发展和短期性倾向,阻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未来需要加快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重视其阶段性特征,不断创新校企合作理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敏燕  邹寄燕  
构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高职院校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需坚持四项原则,即持续改进原则、要素的系统性与开放性原则、信息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原则、信息的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内容设计应包括办学基本信息、生源、培养过程质量、培养结果质量、社会服务等模块,组织机构应为多元主体,信息采集可分为直接采集、汇集统计、调查分析三类,信息的采集和反馈处理要及时、准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黎荷芳  
通过示范性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与社会声誉迅速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然而,"高峰"过后容易有"低谷",作为示范性院校,应该站在新的起点上思考学校的未来发展问题,把握高职教育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和矛盾,做好学校的发展规划,鼓舞员工士气,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回归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资源统筹工作,统筹规划专业建设,探索符合中国高职教育规律的院校发展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云东  李俊涛  刘金明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国内职业教育领域的顶级赛事,始终与产业紧密贴合,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向,引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本着以赛促建、以赛促改、赛教融合的原则,探究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引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可从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建设与优化、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备赛场地与设备向非赛教学实践活动迁移、融入思政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协会社团促进学生自主成长等方面展开。实践证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有效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梁克东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升,是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要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共识、治理工具和治理成效等构成的治理系统,其运行以人才培养目标的识别、理解及定位为起点,以此统领治理共识、指引治理主体、规约治理工具,治理主体开发并运用治理工具取得预期治理成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剖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现实,发现在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治理共识的有效达成、治理工具的科学供给、治理成效的持续改进等方面仍面临不少挑战。为此,应着力构建治理主体良性互动长效机制、发挥治理共识激发内源动力作用、优化治理工具多元互补供给结构、提供治理成效持续改进动力源泉,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提升提供行动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婷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势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探索实践。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侯长林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目前,在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高职院校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探索中存在误区。针对高职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种种现实问题,提出培育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有:重视校园基本建设和实训条件的改善,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加强文化建设,注重办学特色的培育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洪列平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本文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涵的分析,提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松林  
本文通过对第一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有一种以上的培养模式,同时发现三明治式、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和订单模式占总培养模式的65.16%,另外还发现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名称、结构、内容、关键要素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上述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延寿  徐镇辉  
对福建省部分高职院校师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依次是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学生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条件及管理等;而就业指导工作、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同时,也发现教师对学校的人文关怀和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举措、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教研活动的安排和内容、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较不满意;学生则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外辅导、校园环境、实践教学管理、班级凝聚力等较不满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献奇  王彦平  钱志伟  焦镭  宿时  智利红  张丹  雷清泉  
根据教育部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要求,探索食品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针对专业特点从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徒制课程体系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教学团队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特色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并对食品类专业"双身份、双交替"现代学徒制建设成效和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