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4)
- 2023(13393)
- 2022(11446)
- 2021(10330)
- 2020(8829)
- 2019(20180)
- 2018(19501)
- 2017(36924)
- 2016(20832)
- 2015(24178)
- 2014(24433)
- 2013(23707)
- 2012(22571)
- 2011(20655)
- 2010(20806)
- 2009(18750)
- 2008(18395)
- 2007(16445)
- 2006(14278)
- 2005(12799)
- 学科
- 济(105352)
- 经济(105266)
- 管理(55353)
- 业(49270)
- 方法(42797)
- 数学(38630)
- 数学方法(38335)
- 企(38231)
- 企业(38231)
- 地方(26985)
- 中国(24657)
- 农(24074)
- 财(21371)
- 学(19621)
- 业经(18716)
- 农业(16654)
- 贸(16050)
- 贸易(16039)
- 地方经济(16023)
- 易(15403)
- 理论(15209)
- 制(14918)
- 环境(14319)
- 和(13235)
- 务(13052)
- 财务(13034)
- 融(13028)
- 金融(13025)
- 财务管理(12998)
- 企业财务(12300)
- 机构
- 学院(302711)
- 大学(296080)
- 济(128962)
- 经济(126231)
- 管理(108664)
- 研究(104255)
- 理学(93321)
- 理学院(92162)
- 管理学(90623)
- 管理学院(90058)
- 中国(76054)
- 科学(62836)
- 京(62389)
- 财(56792)
- 所(53162)
- 农(49153)
- 研究所(47937)
- 中心(47752)
- 江(47264)
- 财经(45719)
- 业大(42729)
- 范(41391)
- 经(41323)
- 经济学(41229)
- 师范(41028)
- 北京(39196)
- 农业(38545)
- 院(37784)
- 州(37510)
- 经济学院(37191)
- 基金
- 项目(197985)
- 科学(155139)
- 研究(148483)
- 基金(139965)
- 家(121196)
- 国家(120180)
- 科学基金(102405)
- 社会(92544)
- 社会科(87644)
- 社会科学(87619)
- 省(80340)
- 基金项目(74412)
- 教育(72081)
- 划(66960)
- 自然(64462)
- 自然科(62872)
- 自然科学(62856)
- 编号(62344)
- 自然科学基金(61725)
- 资助(57705)
- 成果(50219)
- 重点(45956)
- 课题(45085)
- 发(44762)
- 部(44345)
- 创(40948)
- 创新(38235)
- 教育部(38221)
- 国家社会(37838)
- 科研(37585)
共检索到452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伟
以成渝经济区8所高职院校为例,对人才培养质量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渝经济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和不均衡现象。对此,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组建高职教育战略联盟,优化职教资源配置,实施区域倾斜政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昶 李嵩然
区域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汇聚优化金融资源、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梳理区域金融中心理论,总结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定位分析,提出在金融条件欠成熟的情况下,成渝金融中心建设应突出特色走专业化金融中心之路,模式宜选择"双核"推动下的区域金融协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爱珍 洪如霞
江西高职教育主动对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逐步提升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但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完全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新型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因此,江西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打造优质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合作,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新型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速增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由晓霞 吴斌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前提,在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规划指导之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合理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广泛开发创新基地,以促进创新型能力与区域岗位需要快速、有效对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区域经济发展 创新型 人才培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邹博宇 韩鹏 黄一鸣
本文通过对成渝经济区1978-2012年反映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影响的5个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对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通过分区的模型估计则发现,各变量对重庆和四川分区的影响不尽相同,这说明成渝经济区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依旧不够,重庆和四川相关地区没有能够有效打破省域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和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颜炼钢
对浙江省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新生报到率、专任教师生师比和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比例等因素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有较大影响,并且省内各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的绩效水平很不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绩效水平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经费投入 绩效 评价 实证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田琳子 丁兆妤 沈晨
增值性评价为职业教育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解决方案。通过对国内12所样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2018-2022年期间岗位胜任力进行测评并计算增值效应量,得出:相较于结果评价,增值评价排序更能全面、客观、直观地体现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效能;“双高”院校的增值效应量略高于地方一般院校;西南地区的学校增值水平较小;“双师型”教师占比越高的院校增值效应量越大;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增值效应量较高;以“营销推广”为优势专业的院校增值较大;师资队伍、“1+X”证书制差异、岗位群差异等因素对学生岗位胜任力增值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建立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的耦合机制、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构“1+X”证书制度下应用型人才培养逻辑、优势专业群精准对接岗位群等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鞠明明 李华 黄晓雪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职业能力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向丽 刘晓欢 陶济东
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走区域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合理选择。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内容与路径等角度进行系统探索。借鉴湖北省高职院校经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孟瑞 杨云峰 王玉
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制度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履行社会职责,提高竞争和质量意识的重要环节。从2011年教育部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选取试点院校,到2012年要求全部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和省级示范高职编制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简称"质量报告",下同),该项工作进展怎样、编制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乃至关心高职教育的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28所首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管理的"先锋",对其质量报告进行分析,对进一步规范、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预测人才市场走势,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创新型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存在倾向性、教学功能单一灵活性差、产学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文章提出从打造师资队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珊 李卓运 郭锡泉
通过对清远市4所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和研究,发现结合粤北山区高职院校的地域特点,将"互联网+"与科普、专业技能和众创空间等深度融合运用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在培养网络安全技术人才和现代农业人才方面成效显著,有利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若愚 邹玲
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资源配置的纯经济问题,事实上,它的发展也伴随着国家公共管理体制的演进。国际产业转移的深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区域的区域治理模式的变革,那么,当前日益深入的由东向西的区际产业转移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区域管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合作治理的形成,并运用三圈理论,以长株潭和成渝经济区为例对区域合作治理战略进行分析,找出区域治理中价值、能力、支持因素的变化对合作成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唐代芬
[目的]区域经济发展反映经济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规划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构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再采用层析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生态农业评价指数,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态农业各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最终确定生态农业对成渝经济区经济的影响程度。[结果]生态农业指标中评价指数大于0.9是森林覆盖率,介于0.8~0.7的包括投入产出比、土地生产率、农业科技贡献率、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劳动生产率、化肥施用量。且生态农业中各个指标与GDP都正相关,其中森林覆盖率、人均收入增长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和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与GDP显著相关,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大。[结论]成渝经济区经济受生态农业的影响,进一步选取更多生态农业相关因素,对于全面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钟和平
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划分为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师资水平等六个主要构成要素,基于许昌学院的实证分析,验证了这六个构成要素对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正向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发现,人才培养定位、学生管理与学风建设、实践教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